
作者 / 林海東
2月10日,金正恩到了鴨綠江中的威化島,參加新義州市下端裡和義州郡西湖裡地區“最大規模溫室農場和蔬菜科研中心建設開工典禮”。
我在休假中,還沒回丹東,沒能聽到一江之隔的威化島上響起的爆破聲,也沒親眼看到島上騰起的爆炸煙霧,但知道這陣爆破聲意味著,在消停了幾個月之後,對面又將進入紅旗飄飄、歌聲陣陣的熱火朝天狀態,只是不知道在江邊新建樓房的遮擋下,千軍萬馬搞出來的噪聲是不是會比去年小一些?



元帥背對新建住宅與鴨綠江,身後就是丹東市區。紅圈內為新義州標誌建築太陽樓,圖右可見鴨綠江大橋
威化島上的溫室農場工程,是去年12月新住宅竣工典禮上提出來的新目標。從規劃圖上看,佔地450公頃的大棚幾乎佔據了威化島除住宅之外的全部空地。這是朝鮮近年來建設的第四座大規模溫室農場;相比此前的三大溫室農場——咸鏡北道中坪溫室農場(2019年,200公頃)、咸鏡南道連浦溫室農場(2022年,250公頃)、平壤江東溫室農場(2024年,300公頃),威化島上的這個新農場的確如朝鮮定義的那樣屬於“最大規模”。金正恩曾經把上述三大溫室農場稱之為“溫室大海”,那麼,規模遠超它們的威化島新溫室農場未來會不會被他稱為“溫室汪洋”?




在威化島建設迄今最大規模的溫室農場,至少有以下幾個目的——
-
其一,把這座“祖傳的災殃之島”(這不是我說的,是朝媒的正式定義)改造成為“城市化、現代化的文明繁榮理想村”。但個人認為,這場改造首先要看今年雨季的降水量,看天公是否作美;其次考驗去年災後重建工程的質量,尤其是沿江新修堤壩的抗洪防汛能力。否則,450公頃的溫室建設會遇到麻煩。 -
其二,朝鮮要將新義州市及其所屬郡建設成為“現代化國境關門城市”的樣板,建設這樣一個“最大規模”溫室農場,不僅是滿足新義州群眾的副食供應,也是順應“地方發展20×10政策”的需要。有這個“最大規模”溫室農場在,新義州和義州郡就不再需要投入新的地方工業工廠專案,可以“靠溫室吃大棚”,算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式的因地制宜。搞得好,還可以成為今年“20×10”專案的一個典範。 -
其三,新義州境內及周邊有朝鮮空軍的轟炸機基地,還有“無人航空技術聯合體”基地,這個“最大規模”溫室農場一旦建成,不但可以保證新義州的蔬菜供應,也可以為上述兩個基地提供部分後勤保障。
總是這樣一箭數雕、一舉多得,這是元帥一以貫之的做法,也是我們觀察朝鮮內政外交必須採取的角度。同理,IN朝鮮發公號文章、做赴朝旅遊、搞丹東草莓,亦然。
參加“最大規模”溫室農場建設的,仍然是白頭山英雄青年突擊隊和人民軍兩部分人馬;只不過去年參加災後重建住宅工程的護衛司令部所屬部隊換成了海軍、空軍聯合建設部隊。所以然者何?因為此前的三大溫室農場都是海軍、空軍負責工程建設的,有技術儲備,有實踐經驗,所以,從規劃之日起,元帥就定下了把工程交給海軍空軍的任務,這在朝媒報道中被稱為“採取深恩措施”。所謂“深恩措施”,意味著威化島上這個“最大規模”溫室農場是欽定工程;搞得好的話,也會像江東溫室農場那樣,由元帥親自做“業主”。





元帥在開工典禮上發表了“勉勵詞”,闡明意圖、鼓舞士氣之類。在提到海軍、空軍部隊參與建設的時候,元帥說了兩句話——
其一,這是一項重大建設任務(按內閣總理樸泰成在開工緻辭中所說,是“重大國事”),所以,交給“最為忠實的革命武裝力量的軍種大聯合部隊”和青年突擊隊。擱下青年突擊隊不論,這個說法,既是對人民軍的總體評價,也是對海軍、空軍的高度評價。而這些年,朝鮮海軍、空軍為元帥做的種種貢獻,值得這句評價,不然金明食和金光赫兩位司令官也穿不上貂領的黑皮衣。
其二,在做出這個評價之後,元帥接著說:“在發生驚人的奇蹟和建設神話的地方,我總是看到海軍和空軍的官兵。我想,這並不是偶然,而是我和你們志同道合的必然。”這句話,給我看笑了。元帥不給海軍、空軍下命令,怎麼在“奇蹟和神話”出現的地方看到他們?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想不跟元帥“志同道合”也不行啊!元帥之所以這麼說,既是拉近最高司令官與海軍空軍官兵之間的距離,也是鼓舞他們計程車氣,但同時更是向全軍展示一種途徑,即如何獲得元帥的信任與歡心。而最後這一點,其實有些深意在其中,我們暫時不做結論,因為有些基本判斷需要更多的資訊來加以驗證。
順便提一句,此前我曾經講過,“地方發展20×10政策”專案實施的主導權,有從黨中央組織指導部向內閣轉移的跡象。從樸泰成在此次威化島“最大規模”溫室農場開工典禮致辭、樸泰成2月9日在南浦市龍岡郡地方工業工廠和醫院建設開工典禮致辭並奠基等情況來看,內閣主導“20×10”的跡象已經越來越明顯。且待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