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背後的實質

本文是圓方的第1142篇原創
(點選標題下方小耳機標誌可收聽音訊)
01
最近每天早上圓方早起直播的時候就都在讀達里歐的這本《原則2 應對變化中的世界秩序》。
在這本書的第二章節“500年世界發展史”中最重要的一節是最後一個小節“中美關係和戰爭”
他指出中美之間可能爆發的戰爭包括但不限於:
(1)貿易/經濟戰,
(2)技術戰,
(3)地緣政治戰,
(4)資本戰,
(5)軍事戰,
(6)文化戰,
(7)自我交戰的戰爭
而自我交戰的戰爭,在他看來可能是戰爭的關鍵。因為:
最終,對兩國領導人和民眾來說,明智之舉是認識到美國和中國正處於一場制度和能力的競爭之中。
02
達利歐認為,我們最大的戰爭是與我們自己的戰爭,因為我們的強弱主要是由自己控制的。
由於決定各國強弱的因素很明確,以及這些優勢和劣勢是可以衡量的,因此我們可以很容易地衡量各國的現狀。那自我交戰的戰爭主要是哪些方面呢?
書中列舉了16條相關的內容:
……足夠強大和有能力的領導層,能為成功提供必需要素……
……強大的教育。我這裡說的強大的教育不僅指教導知識和技能……
……性格堅強、有禮貌、強烈的職業道德的公民……
……腐敗少,高度尊重規則,如法治……
……人們能融洽合作,對如何相處有共識,並團結在這一共識之下……
……良好的資源分配製度……
……開放接納全球最好的思想……
……全球市場上更強的競爭力……
……強有力的收入增長……
……更多投資來改善基礎設施、教育體系和研發……
……快速提高的生產力……
……新技術……
……世界貿易中顯著且不斷上升的份額……
……強大的軍事力量……
……被廣泛使用的堅挺貨幣、股票市場和信貸市場……
……至少是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達利歐在書中說:
凡是利於這些因素提升的東西都是好的,相反則是不好的。因此,明智的做法是所有國家的國民捫心自問,他們共同以及他們的領導人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來促使這些指標上升。我還希望他們能記住因果關係,避免導致衰落的過度行為和分歧。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中美兩國的內部鬥爭和挑戰比外部衝突和挑戰更重要,也更大。
03
為什麼圓方對於達利歐的看法這麼重視?因為他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既真正瞭解中國,也真正瞭解美國,又取得過大成果,還願意分享認知和思考的投資家。
瑞·達利歐(Ray Dalio)是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Bridgewater)創始人,管理規模超1.5萬億美元 。
他被譽為“對沖基金之王”,入選《時代》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以宏觀週期研究和債務危機預測聞名,成功預判2008年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等重大事件。
1984年,達利歐受中信集團邀請首次訪華,參與中國資本市場早期設計,向中國官員介紹美國金融經驗,並協助建立證券交易制度 。他回憶當時中國“連計算器都是稀罕物”,卻敏銳預判:“衚衕將被摩天大樓取代,全球化將改變中國”
1995年,他將11歲兒子送至北京史家衚衕(懂得都懂)小學接受全中文教育。
2024年9月(注意這個時間節點),達利歐與中國商務部高層會晤,肯定中國應對經濟挑戰的能力。
2025年3月24日,達利歐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28日被最高層領導會見。
4月1日,會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雙方就全球經濟形勢和中美經貿關係交換意見。
4月7日(左右)與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晤,可能是討論經貿談判僵局,也可能是中美關稅戰升級前的最後一輪斡旋。
所以從他40年與中國的友誼。以及他在過去這半年裡面密集的訪華行程。不誇張的說,達利歐大概是中美之間,最後最堅強,最具善意,的連結渠道了。(肯定比萬斯那種“鄉巴佬”的態度要好百倍)
04
所以中美這一輪關稅戰的實質是什麼?
在達利歐看來,中美此輪關稅戰的實質絕非單純貿易摩擦,而是舊秩序系統性崩潰下兩大文明體系對"自我革命"的倒逼機制。
達利歐在2025年4月系列文章中揭示 ,這場關稅戰折射出三個深層邏輯:
其一,美國債務驅動型全球化的終結倒計時。
美國負債率突破GDP的123% ,其維持"超額消費—舉債融資"模式已觸達臨界點。
中國持有美債規模達1.2萬億美元 ,在美元信用鬆動背景下,雙方陷入"債權國恐懼違約、債務國恐懼斷供"的雙向猜忌陷阱
最近的關稅戰,實為加速"中國生產-美國消費"迴圈解體的催化劑,迫使兩國重構經濟底層邏輯。
其二,制度競爭壓力的傳導閥。
美國製造業空心化導致中產階級萎縮,催生民粹主義裹挾下的非理性決策 ;中國"內迴圈"戰略則面臨技術突圍與分配改革的雙重考驗 。
關稅戰本質是雙方將內部結構性矛盾外化的應激反應——美國試圖透過關稅壁壘掩蓋產業升級乏力,中國則以供應鏈韌性建設倒逼科技自主創新。
其三,文明秩序重構的探路石。
更深層的較量在於"自我交戰"的勝負手。達利歐指出 ,美國民主制度失效暴露其"法治精神與妥協文化"的退化,而中國需警惕"開放包容度與創新活力"的邊際遞減。這場關稅戰最終檢驗的,是誰能更快修復自身的16項制度短板達利歐預判,新秩序將誕生於"創造性破壞"的陣痛中——在秩序崩解中重構競合邊界,這需要雙方以"刀刃向內"的改革勇氣,完成文明基因的進化躍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