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話:悟空》:怎麼就包攬了熱搜?!

文 | 緩緩君
首發 | 緩緩說
今天的熱搜被《黑神話:悟空》承包了。
無論是微博還是抖音,它都衝上了熱搜第一。

這一方面說明,《黑神話:悟空》是真的出圈了!
對於瞭解遊戲,關心遊戲產業的朋友來說,我們等了這麼多年,現在終於等到了國產3A大作,真的有一種老淚縱橫的感覺!
但另一方面,《黑神話:悟空》的出圈也讓很多原本不關注遊戲的人有點不明所以。
而我想說是,《黑神話:悟空》的誕生本身,真的承載了太多的東西。

打個不恰當的類比,它就相當於“

全村出了第一個大學生

”,還是考上了北大清華的那種。

你說激動不激動?

1.這到底是款什麼樣的遊戲
《黑神話:悟空》是一款以《西遊記》為背景的動作類角色扮演遊戲。
遊戲從2018年立項,經歷6年半的“磨難”,耗資超過4億,才終於得以和大家見面。
2020年,開發商“遊戲科學”(Game Science Studio)第一次釋出了該遊戲的實機演示畫面,一時間震驚了中國遊戲圈。
(“夢開始的地方”)
在此之前,國內玩家根本不敢想象,國產遊戲能夠做到這種水準!

為啥?
因為根據“遊戲科學”公佈的實機演示畫面,這毫無疑問是一款“3A遊戲”。
什麼是3A?
“3A”的意思就是需要投入了大量的資源(a lot of resources)、大量的時間(a lot of time)以及大量的資金(a lot of money)。
但這意味著極大的風險。
對於製作團隊來講,可能搗鼓了好幾年,最後“胎死腹中”,白乾一場;對於投資方來講,可能就是大幾個億打了水漂。
所以3A大作的開發,一般都需要成熟的遊戲工業去支撐。
但中國不僅沒有什麼遊戲工業,還要考慮巨大的政策風險,所以在《黑神話:悟空》的開發過程中,很多人不敢想象,甚至不願相信,這個遊戲最終能夠做出來。
創作團隊也是壓力山大。
遊戲科學的CEO馮驥直言:自從2020年第一個影片引爆輿論之後,他“每天都在擔心,起碼被困擾了四年”。

他們是怎麼支撐過來的?

製作團隊的一句話,讓我特別感動:

“踏上取經路,比抵達靈山更重要。”
一路西去,有千難萬難,但甭管最終成不成,夢想還是要有的。
你只有懷揣著夢想,踏上行程,才有到達的可能。
萬幸的是,他們真的到達了。
8月16日,各家媒體網站評分解禁,
《黑神話:悟空》媒體評分解禁,PC Gamer給出了8.7分,GameSpot給出了8分,其中發文diss過該遊戲的IGN全球也給出了8分,並且撰文表示主要是bug和本地化問題導致降分,遊戲本身很好IGN中國更是給出了滿分10分!

考慮到文化背景差異和遊戲剛上線時的種種BUG,這個分數真的非常了不起。

就像“

IGN中國

”說的那樣,

《黑神話:悟空》的誕生是中國遊戲行業的里程碑!

回想我小時候,日本遊戲產業如日中天,那個時候看著滿螢幕的日文頭皮發麻,但你也只能硬著頭皮玩下去。
那時候多希望我們國家也能做出一流的遊戲啊,但那個時候的差距也是真的大。
所以真的只是想想而已。
而今天,它真的來了!
《黑神話:悟空》的誕生,它告訴我們,我們的文化軟實力,也開始走向世界一流水平。
外國人行的,我們也能行。

2.對於非遊戲玩家,這款遊戲的成功又有什麼意義?
有意義。
非常有意義。

首先就是,它很賺錢,而且是從全世界賺錢。

上線第一天,《黑神話:悟空》已經狂攬15億!
截至我寫這篇文章時,《黑神話:悟空》在steam上已售出超過300萬份,加上wegame、epic和ps平臺,目前總銷量超過450萬份,總銷售額超過15億元。

要知道這才第一天!

而且,就在我寫文章時,《黑神話:悟空》的STEAM同時線上人數還在不斷重新整理,傍晚還是120萬左右,現在已經飆升到了211萬!
超過帕魯成為STEAM歷史第二!!
在單機遊戲類別裡更是創造了歷史第一,而且還是遙遙領先的那種第一
恭喜遊戲科學!

6年磨一劍,一朝功成,名利雙收!

但凡是文化向外輸出的產業,它都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優勢,那就是可以從全世界賺錢。
目前推特上很多玩家正在熱烈地討論這款遊戲:
“對我來說,這款遊戲簡直是年度最佳候選者,我才剛剛開始玩,這款遊戲太美了!!!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決定你是否應該購買這款遊戲!一定要買這款遊戲,因為它真的是巔峰之作。”
“終於,經過漫長的四年等待,現在是孫悟空輝煌時刻的到來!我的《西遊記》之旅正式開始了,正在玩《黑神話:悟空》。”
“可以確認的是,畫面和藝術風格都是頂級的,精緻的,一流的。”
隨著遊戲越來越火爆,《黑神話:悟空》正在源源不斷地為國家賺取外匯。
除了能賺錢之外,《黑神話:悟空》還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可以來看看下面這段影片(強烈推薦觀看)。

遊戲不僅僅是個虛擬世界,它還可以連通現實。
《黑神話:悟空》的製作團隊,走訪了12省市,以精美絕倫的方式把31座古建築還原到了遊戲裡。
非常形象地解釋了什麼叫“第九藝”。
隨著遊戲的正式上線,今天有韓國up主發影片稱:“韓國也有(遊戲裡)這樣的風景和歷史文化遺產,可惜被他們(中國)搶先一步做進遊戲裡了。”
(注意那個“搶先一步”,真的很韓國)
其實對於玩家而言,一個足夠優秀的、吸引人的遊戲,也會讓人對遊戲背後的世界觀和文化背景產生興趣。

就在

《黑神話:悟空》的預熱階段,老外們開始關注起原著《西遊記》了。

他們一邊討論著應該讀哪個版本的《西遊記》;

一邊又在哭訴,古漢語實在太難了:讀不懂,根本讀不懂!

什麼叫文化輸出?
這就是了。

(遊戲裡的妖怪圖鑑,不僅有文字描述,還有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配圖)
這個遊戲還有一點我覺得做得非常好,那就是翻譯。
在英文語言設定下,《黑神話:悟空》中的“妖怪”被翻譯為了“Yaoguai”,而“黑熊精”則被翻譯為了“Black Bear Guai”,“金箍棒”也沒有翻譯成“鍍金的長棍子”,而是直接用拼音“Jin Gu Bang”。
一方面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元素,確實沒有對應的英文單詞,另一方面,也體現了遊戲開發團隊的自信。
它在告訴全世界玩家,這些都來自於我們中國的神話故事,是我們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你如果感興趣,歡迎你來學習。

寫到這裡,依然是覺得很驕傲。

經過九九八十一難,頂著無數的質疑,我們最終還是做出了自己的國產3A遊戲!
它的出現,不僅讓我們我們站著把錢賺了,也向全世界傳播了中國文化!
感謝“遊戲科學”,你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
也恭喜製作團隊,功夫不負有心人,6年的努力,終於還是換來了遊戲大賣,好評如潮,你們可以開香檳了!
緩緩君:985高校工科男,時代華語圖書籤約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觀點;有一點理性,也有一點溫度,已出版《我就喜歡這樣的你》。公眾號:緩緩說(huanhuanshuo52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