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讀者留言和討論,我才意識到大眾對於疼痛的認知還停留在很多年前。當然,我個人也好不到哪裡去,是一系列事實改變了我的看法。
在2006年左右,我發現自己便血,醫生要求做腸鏡和胃鏡。當時有普通腸鏡和胃鏡,加200塊錢可以升級為無痛版本。所謂無痛版本就是上手術檯前給一劑麻醉藥,人就會失去知覺。等到檢查完畢,人再悠悠醒來,打坐15分鐘沒有事就可以回家。
年少無知的我認為麻醉劑會傷害我的大腦,我早已確定自己這輩子沒法靠顏值吃飯,腦子沒辦法也得頂在第一線,所以我要保護好我的大腦,我堅決選擇普通版。醫生聽完一點都不意外,只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就同意了。後來回想起來,那一眼相當於恐怖片裡劇情開始轉折前那一秒的平靜。
一次胃鏡之後我就徹底放棄了普通版的想法,管子才捅進我的喉嚨,我的手就自動搭上了醫生的手腕,並且開始試圖折斷它。我覺得這種反應沒有任何值得指責的地方,任何人拿那麼粗的一根管子插你的喉嚨,你都應該當場折斷他的手腕。話說回來,又沒有片酬,對吧?
考慮到醫生在我的胃裡翻腸倒肚—真正字面意義上的翻腸倒肚,所帶來的劇烈噁心和痛苦,我覺得智商降低一點是完全值得的。所以,後續的腸鏡,以及再後來的複查,我都選擇無痛版本,並且覺得這200塊錢花得真值。唯一的缺憾是睡著了就無法在醫生翻腸倒肚的時候,自己同時透過內窺鏡看現場直播。個人建議第一次做腸胃鏡的時候選擇普通版看一次,畢竟這種體驗很獨特,是純粹的食物視角。

我真正受到疼痛教育是在2014年動一個小手術,醫生很負責,術前召集所有助手、麻醉師、護士和我一起開會討論手術方案。在會議上,醫生告訴我說手術需要全麻。我都驚呆了,那麼小的手術還要全麻?半麻不可以嗎?再一次,我向醫生提出了我的顏值和智力理論,希望他從我的個人利益角度重新考慮一下。
醫生很耐心地向我普及了最新的醫學常識,直到近十年後的今天我都還記得,他說:
首先,以目前藥劑學的進展,麻醉藥對於大腦不會造成任何損傷,而且在體內會很快就代謝掉,關於麻醉傷腦的擔憂是多餘的。其次,使用全麻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降低病人的痛苦。如果使用半麻,麻醉效果並不會很好,那麼在手術過程中,病人就有可能感覺到傷口的輕微疼痛。
重點在於,疼痛是一種習慣記憶。在手術中病人一旦感知到了疼痛,那麼他的大腦就會記住這種感覺,而且非常在意這種受傷的感覺。等到手術完畢,麻醉效果消退,大腦就會把注意力聚焦在傷口上,任何疼痛的感覺都會被清晰地放大並且感知到。
選擇全麻手術,大腦對於疼痛就沒有任何記憶,對於傷口也就沒有任何認知。等到手術結束之後,它不會主動去關注,也沒有疼痛的記憶可以喚醒,因此傷口的疼痛程度會被極大削弱,不會對病人造成強烈的痛苦,利於後期快速恢復。所以,他強烈建議我選擇全麻手術。
最後,大家需要認真討論的是麻醉發生意外的機率。需要我確認自己知道機率值,需要我確定出現狀況的緊急聯絡人。雖然是極小機率事件,但也要確保我的知情權。
事實證明醫生是對的,我選擇了全麻手術,術後只是覺得傷口有些發木,並沒有感覺到什麼刀口的存在,也沒有多少疼痛的感覺,那點麻木的痛感還不如一次擦傷,和拔牙切疥子胃腸鏡檢查相比更是微不足道。
這位醫生對我的影響很大,我幾乎是全盤接受了他的疼痛理論,同時推翻了之前的觀點,不再認為忍受痛苦是一種必須,乃至上升為一種個人美德。疼痛就是疼痛,如果有藥物可以控制或者祛除這種感覺,那麼就應該用藥。因為疼痛就是一種習慣記憶,你對疼痛不加處理選擇忍受,那麼它在你心裡就會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它會一次又一次呼喚你的注意力,並且在每一次注意力聚焦時烈度變得越來越強。
疼痛會訓練你的心,讓你的心對痛感越來越敏感,對應的感受也就越來越放大。所以,選擇忍受痛苦,不管是以保護大腦還是別的什麼說法為藉口,就是選擇了培養痛苦,人為地把痛苦的記憶一次次強化,把痛苦的感受一次次提升。
正因為我的觀念發生了轉變,所以幾年之後網路上開始討論痛經女性應不應該吃布洛芬,孕婦應不應該選擇全麻剖腹產,我都毫不猶豫地投了贊成票—當時人只要想,那麼就應該可以做,除了醫生之外旁人都應該閉嘴。如果現代醫藥學已經能夠幫助人們減少乃至避免疼痛,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繼續像一條鱔魚一樣,在釘板上渾身扭曲著接受活剮?像一條活燒鯉魚一樣,裝盤上桌之後魚嘴還在艱難地翕張?
不是什麼忍忍就好了,而是忍受在培育痛苦,並且使得痛苦的感受固化下來,下一次隨便一呼喚就能喚醒。人們偏好忍受,在我看來其實就是偏好控制他人。因為讓人持續處於某種痛苦之中,那麼自己稍微提供一點點改善就能被感激和銘記很久,而自己是否許可提供一點點改善則變成了巨大的人身權力。父母要求生病的孩子硬扛,公公婆婆丈夫要求難產的妻子硬生,這究竟是出於一種真實關切,還是一種權力宣告?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如果有藥物可以減輕肉體的痛苦,那麼我就會使用。對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也會做類似的建議。並且,我會給他們講我從醫生那裡聽來的疼痛理論,然後滿懷信心地期待他們去驗證成功。這樣起碼他們不會像我一樣,讓胃鏡醫生的手腕處於折斷的風險之中。

標題:《瓷器設計》
創作者:和菜頭的小肉手
AI演算法提供:Midjourney V5.2
Prompt:ceramic product design, ceramic surfaces, creative trends, fine details, coloring reference images, spring feel, high detail, 8k, studio lighting, ultra high definition c 50 stop 70–V5.2
槽邊往事和菜頭 出品
【微訊號】Bitsea
個人轉載內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無需特別申請版權許可。
請你相信我,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
都是錯的
禪定時刻

《瓷器設計》
和菜頭的小肉手
Midjourney V5.2
南派三叔專區

南派,這張《春滿花枝擺件》送給你。
《槽邊往事》專營店營業中
關鍵詞
病人
管子
麻醉效果
傷口
越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