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法律是非正義的,它就不能存在。
——奧古斯丁
法律,歸根到底是人的法律。它存在的目的,不是建立盡善盡美的人間天堂,而是讓每個人的權利和自由得到有力的保障。如果法律違背了正義的初衷,那麼這條法律本身就不應該存在。
真正的法律,讓一切權力在明確的規則下執行;法律的存在,必須讓社會更公平、更有序,而不是相反。
法律與體制緊密關聯。比如,專制的根本特徵就是法律的缺失,“口袋罪”的泛濫,權力失去制約,既無法律又無規則,這正是立法失敗的結果。
對一國、一民族來說,一種新的普遍的法律精神能否逐漸養成,至關重要。這關係到社會中每一個人的權利與自由。通曉法律常識,理解法律精神,是現代公民的一堂必修課。
然而,法律常識教育嚴重缺失的當下,講法學的書雖然很多,但真正寫給普通人讀的卻很少,大多數不是過於專業化,就是寫的佶屈聱牙。既能夠觸及法律精神核心,又能寫的通俗易懂的作品則非常少見。
為此,店長薦書特別推薦五套容易入門、還極具含金量的法律相關經典書單:其中包含曾改變美國憲法史的經典案例,更涉及經濟與社會、權利來源、法律通識,以及法律與自由的關係等重要議題,由此可以透過多個角度理解法律的精神——
-1-
《你的權利從哪裡來?》
一個所有人都應思考的問題

權利來自哪裡?這個問題的答案如此重要,因為它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
被譽為美國“當代最偉大的人權律師”、法學家艾倫·德肖維茨,推翻了之前所有的派系和理論,在《你的權利從哪裡來?》一書中提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觀點——權利既不來自上帝或自然法則,也不僅僅來自法律的規定,權利來自於人類過去的惡行。
作者認為,權利來自於人類對過去經歷的暴行磨難的反思,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人類創立和積累起權利體系來抵抗惡行的侵襲。而為了實現這一點,權利也需要人類倍加珍視和維護——為權利而鬥爭,權利才能永存!
本書論述自成體系,極度易懂,且文采極佳。有人可能不同意書中的觀點,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啟發性極高。一個人若要守護自己的權利,則首先不應該縱容惡行。
你的權利從哪裡來?這是一個所有人都應思考的問題,這是一本所有關心權利來源的人都應讀一讀的好書。
-2-
《窮人能否獲得公正審判》
改變美國憲法史的經典案例

本書曾獲普利策新聞獎,並在美國熱銷80萬冊,是安東尼·劉易斯的代表作。
窮人能否獲得公正審判?書中講述一位貧窮的犯罪嫌疑人吉迪恩,在一起盜竊案中被判入獄5年,吉迪恩向聯邦最高法院寫信要求重審,理由是他因為太窮請不起律師,而法院拒絕為他指派免費的律師,因此他沒有獲得公平的審判。
後來,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以一致意見認為“在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獲得律師的幫助,是公平審判必需的基本權利”,“如果一個貧窮的被告沒有獲得律師的幫助直接面對指控,這種審判的公平性將蕩然無存”,並判定此案發回重審。
最後,吉迪恩在一位律師的幫助下成功以無罪釋放。本案為貧窮的刑事被告人爭取到了律師幫助的權利而成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一起經典案例。這一案例詮釋了什麼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導向,每一個案件都可能關乎所有人。本書以此案為中心,對案例前因後果進行很細緻的拆解,講述了公平審判和律師幫助權的確立歷程。本案是經典,本書亦堪稱經典,值得收藏、深思。
-3-
《資訊、信任與法律》
探尋當下社會經濟秩序的基礎

今天,資訊的發達程度、法律的完備程度,都堪稱歷史之最。但是,我們今天的生活,卻是極度缺乏互信的——人人都知道信任很重要,但似乎都被信任危機包圍。
重建信任的前提,需要先從“信任怪圈”切入,真正理解資訊、信任與法律各自的本質,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並用這些洞察,解讀歷史與現實中的種種“信任危機”。張維迎的力作《資訊、信任與法律》,正是為這一問題“量身定做”的好書。
張維迎認為:信用機制的建立和保護,取決於博弈的層次、法律的治理;而重複的博弈、良善的法律,又深深植根於該社會的信仰和倫理……
一個社會經濟秩序的背後,始終貫穿著一條清晰的主線,那就是信任——當信任變得愈發脆弱,作為繁榮根基的活水源頭也終將變得枯竭。
本書是張維迎最被低估的一本書,當下卻顯得尤為重要。
-4-
《刑法學講義》
羅翔的入門級普法神書

羅翔的書,有趣有用,不只普法,更聚焦構建三觀。
這本《刑法學講義》,看名字非常專業,非常拒人於千里之外,但其實非常通俗易讀,甚至讓人直呼上頭,根本停不下來。羅翔讓本來枯燥專業的“法律”變得津津有味,同時也兼具法律與人文的力量,時不時出現的哲學思辨,深擊人心,叫人大呼過癮。
對羅翔而言,法律是一種處世哲學。法律與哲學融會貫通,聚焦的是法律底層的精神和價值基礎。羅翔的作品讓讀者更深刻地認識到,法律不僅是人類社會的治理藝術,法律的深處,蘊含著對人類有限性和人性幽微的深思。
書中結合了許多熱點案件,用荒誕又真實的案件和幽默的筆觸逗笑讀者的同時,夾帶出的其實是對尊重生命、尊重常識和對法律精神的呼喚,同時隱含著尋求真理的熱情和人性的光輝。
高能案例+精妙解讀+法理哲學=入門級普法神書。這是一本生活中的法律智慧,幫助守護你的生命、身體和財產。想了解法律常識、法律精神的人,一定不要錯過此書。
-5-
《法律、立法與自由》
探討有序社會應有的樣子

與以上四本書相比,這三卷《法律、立法與自由》並不是容易閱讀的書,但卻是絕對重磅的書,值得關心自由根基的人永久珍藏。
本書是哈耶克歷經17年思考創作出的最後一部系統性的學術著作,堪稱哈耶克自由理想的集大成之作。甚至可以說,哈耶克最重要的思想,就隱藏在這部少有人注意的鉅著之中。
如果說,大眾熟知的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是一本解毒之書,那麼他的這部《法律、立法與自由》更像是一本建構之書,探討了一個有序社會的法律和政治結構究竟會是什麼樣子。
本書構思極具系統性,三卷之間有著密切的論證邏輯,整部書建構起了一個宏大的社會哲學體系。哈耶克甚至在序言中坦言,如果不是《自由憲章》已經出版,這本書才更當得起這個名字。
在新的歷史敘事成為世界主流的21世紀20年代,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重讀哈耶克。閱讀《法律、立法與自由》,聽哈耶克解讀法律、正義的真諦,瞭解市場經濟的真相。
······
世界不能沒有正義,人民不能沒有權利和自由。而正義、權利、自由,通常需要公平、公正、合理的法律的來實現。
孟德斯鳩認為,法律與自然地理環境、宗教、風俗習慣、人口、貿易等多種因素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即他所言的“法的精神”,廣泛涉及社會學、法哲學、政治學等不同領域。
因此,僅僅透過死板的法律條文,無法認識法律的精神,而需要更廣闊的視野,需要真實的案例。以上這些書,就是絕佳選擇,可以幫助我們讀懂法律、權利與自由的真諦。長按下圖,識別圖中的二維碼,即可一鍵收藏(含獨家好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