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老C
自由主義者也要記住,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觀點可以不同,但要站在中國利益的立場上。這兩年,自由主義者過得不是很爽,但不要變得極端。可以堅持自己的觀點,但用開放的心態,看看未來中國社會的變化。
這篇拖了很久了,總算寫完了。
那些“不爽”的年輕人 (1) – 為什麼自由派“失去”了一代青年人?
那些“不爽”的年輕人 (2) – 為什麼自由派“失去”了一代青年人?
7、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言論自由與大是大非》。裡面引用了普利策的一句話:“倘若一個國家是一條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聞記者就是船頭的瞭望者。” 瞭望者要在一望無際的海上瞭望一切,審視海上的莫測風雲和暗礁,及時發出警告。然而,新聞記者也是船上的一員,瞭望者絕對不希望這艘船沉掉。新聞記者可以報道負面,批評政府,但其不能站到國家的敵人一面,不能希望船沉掉。
對於自由派的朋友,其實也一樣。參差多型,乃是幸福的本源。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聲音,其中批評的聲音也必不可少。但批評歸批評,不能心懷要把船鑿沉的惡意。船沉了,所有船上的人利益都會嚴重受損。
我們應該反對的,並不是任何一種主義,而是堅決反對要把船鑿沉的極端思想。同時,我們也應該反對非黑即白的二分法。這個世界是很複雜的。簡單的,非黑即白二分法無法描繪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對事不對人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政府做的對的地方,我們要支援,錯誤的地方,該批評也要批評。對目前看不出對錯的政府行為,要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在沒有想清楚之前,不要輕易下結論。
大部分政府決策,就是權衡利弊的決策(tradeoff),有些人受益,有些人受損。我們在判斷時,要脫離自己的立場,思考決策背後的原因,而不是張口就罵。對tradeoff型別的決策,一定會有人受損,想噴總能找到角度。
今天,極端二分法充斥在網際網路上。比如某作家的,反對我的都是極左,和我觀點不一樣的都是被洗腦的五毛,文革餘孽。再比如某些網上左派的,反對我的都是漢奸美分。對今天的青年人,我們也不要把他們簡單的分成支援體制和反對體制的兩派,不要用帶有輕蔑態度的“小粉紅”這種詞語來形容。
我寫這三篇文章,就是希望自由派的朋友,能仔細思考過去幾年為什麼青年思潮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不要簡單的把原因推給監管和宣傳。
8、
從某種意義上,自由派朋友在最近兩年過得不爽是很正常的。美國這個燈塔蒙上了灰塵,偶像幻滅了。網際網路監管更嚴格了,發聲不如以前那麼順暢了。本來崇拜自由主義的青年人也不再信奉他們了。
但我仍然希望自由派的朋友不要變成犬儒主義者,更不要變成極端主義者,應該秉承著開放的心態,接受社會的變化。
今天,自由派的朋友,對民意思潮的變化普遍憤憤不平。覺得變化的原因都是監管拉偏架,限制自由派的言論,而不去管左派的言論。他們認為,如果沒有監管拉偏架,他們就能贏得青年一代的支援。他們這個判斷是錯的,在沒有監管,甚至反向監管的海外網際網路,他們也沒能贏得大多數海外留學生的支援。
監管拉偏架肯定是有的,但根本原因不是這個。以海外留學生群體為例,留學生群體的愛國情緒,一點不比國內的青年差多少,甚至出了國更愛國。國外沒有監管吧,相反,推特等海外媒體上,傾向中國的言論更容易被封禁。海外英文和中文媒體,“反華反共”言論佔絕大多數。在微博上被禁言的各路神仙,紛紛去推上開賬號,不過好像效果也不好。
試問,在沒有國內監管的海外,自由派的朋友也沒有贏得留學生的壓倒性支援呀?為啥他們就這麼有自信,認為國內要是沒有監管,就是他們的天下呢?
人的天性是“功歸於己,過諉於外。” 把失敗的原因推給其他人或事,自己心裡就會好過一些。但這種態度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
自由派的朋友,你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去掉你們的優越感。1999年炸館事件之後,就有一次青年國家主義情緒的爆發。自由派的朋友沒有仔細思索背後的原因,而是發明了一個網路熱詞“憤青”。憤青這個詞是貶義的。把國家主義立場的青年貶低為憤青,然後就覺得自己優越感滿滿了。
這一次,在自由派知識階層看到思潮開始變化時,仍然沒有去思索變化背後的原因,而是再次創造了一個詞“小粉紅”。然後用“家境貧窮”、“三四線城市”、“智商低”、“無知”等帶有階級和地域歧視的方式羞辱小粉紅,再次覺得優越感滿滿。這種態度,很難獲得青年人的喜愛和支援。
今天這個社會里,知識分子並沒有什麼了不起。與公眾溝通的渠道,也不再被知識精英階層所壟斷。要和青年溝通,就不要自居什麼“精英階層”,“意見領袖”,不能抱著“啟蒙”兩字不放,不能“爹味”太濃。
自由派的朋友,需要回歸到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古典自由主義。你們要認識到,和你們觀點不同的人,同樣有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不要認為,和你們觀點不同就是被政府洗腦。
君子和而不同。觀點針鋒相對,仍然可以做朋友。
9、
自由派,保守建制派是按觀點劃分。但就算是一個自由派知識分子,也有自己身為一箇中國人的身份。就算作者本人已經不是中國人了,至少你寫文章發聲的目標受眾是中國人。在這種情況下,站在什麼立場還是很重要的。
有些人認為自己應該中立超脫,不願意站在中國立場,要中立。這個也沒什麼,但至少不要站在美國的立場吧。你可以認為船的行駛方向不對。但不要抱著船走錯了方向,船就應該沉掉的想法。
世界大同是理想,但現實世界還是分為一個個國家。假如一個美國黑人知識分子,卻事事都站在白人的立場考慮,他也許能得到白人的稱讚和認可,但很難得到黑人的支援和信賴。
今天的一些自由派朋友,處於對中國目前某些事情的厭惡情緒,把自己的立場完全代入大洋彼岸那一邊。美國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對的,中國做的任何事情都是錯的。抱著這種心態,如何能贏得中國人的支援?我前文中提到要“共情”。大多數國人還是認可自己身為中國人的身份的,自由派要影響國人,首先還是要認可自己身為中國人的身份,站在中國的利益一邊。
有些因為觀點不同,出走中國的知識分子。從異見反共,變成仇中反華,進一步變成對中國人民,中國文化都充滿著仇恨,這種仇恨之深,幾乎到了反人類的地步。這種極端心態的人,永遠不可能得到中國人民的認可。
我衷心希望,抱有自由主義價值觀的朋友,雖然這兩年你們心裡不爽,但不要變得極端。可以堅持自己的觀點,但用開放的心態,看看未來中國社會的變化。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能夠目睹一個古老文明從亡國邊緣,觸底反彈,重新崛起的過程。至於船向前的方向是否正確,讓時間去證明吧。
我們知道的就是,蘇聯的道路走不通,現在我們也看到了美國的道路也有很大問題,至於中國怎麼走,就還是那句老話,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不小心踩到坑裡再調整。世界上並沒有能照亮我們的燈塔,我們能做的,就是吸取不同國家的經驗教訓,走出自己的道路。
今天的中國,有一批自由主義者不算啥壞事,不需要擔心。即使在十年前二十年前,支援自由派的力量遠比今天大,他們也沒能做出什麼事情,不需要過份擔心。觀點不同,大家該辯論就辯論,該批駁就批駁。沒有他們,輿論場也太無趣了。

關鍵詞
就是
自由主義者
青年
立場
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