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斯發言(MICHEL EULER/AP)
本文轉載自: Real 李印傑
法國於2月10日本週一和2月11日本週二在巴黎舉辦“人工智慧(AI)行動峰會”。
綜合《世界報》這兩天的報道,我們來看看一些情況和分析:
此次峰會匯聚了數十位全球領導人以及上千名研究人員、非政府組織和企業代表,包括來自美國的OpenAI、Meta、Google,以及法國的Mistral、Helsing、Pigment、Alan和Owkin等重要企業。
美國副總統J.D.萬斯(J. D. Vance)在2月11日星期二人工智慧(AI)行動峰會上的首次歐洲之行,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發言之後便離開了會議地點大皇宮,沒有聽取其他與會者的講話。
面對著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印度總理莫迪,他開門見山:
“美國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者,並將繼續保持這一地位。”
隨後,他表達了對歐盟監管意向的不滿。
他直言不諱地表示:“對AI行業的過度監管可能會扼殺這一變革性產業。”
他還對歐洲計劃收緊對美國企業的監管表示“憂慮”,並冷淡地警告道:“我們不會接受。”
同時,他還批評了歐洲的《數字服務法案》(Digital Services Act)對社交媒體的監管,以及《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對隱私的限制。
此外,美國和英國拒絕簽署峰會最終的“聯合宣告”。
特朗普政府的強硬立場,與美國科技行業巨頭的訴求遙相呼應。
這些企業高管在巴黎廣泛活動,其中多數已向美國的億萬富翁總統表達了忠誠。
OpenAI全球公共事務負責人克里斯·萊漢(Chris Lehane)在峰會期間表示:“相比於倫敦峰會時對AI風險的集中討論,這次峰會的議題已演變為如何透過監管促進創新。”
法國和歐盟近期宣佈的大規模AI投資,也表明了政策方向的變化。
面對美方的強硬態度,馬克龍採取了迂迴策略。
他在2月11日中午與萬斯共進午餐,但避免直接反擊。
他沒有特別強調歐盟的《人工智慧法案》(AI Act),而是再次呼籲在保護本土初創企業的前提下加以實施。
他試圖推動一種“第三條道路”,以擺脫“風險與機遇的二元對立”,避免“阻礙創新的監管”。
當輪到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回應萬斯時,她試圖捍衛“歐洲在AI中的特殊地位”。

萬斯會見馮德萊恩(THOMAS PADILLA/AP)
她表示:“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模仿別人,而是要依靠自身的合作模式,包括企業間、行業間和國家間的合作,以及‘開放AI’。”
但在監管問題上,馮德萊恩避免正面回應萬斯關於“審查”的批評。
她承諾會簡化《人工智慧法案》,削減“繁瑣的文書工作”。
她和馬克龍一樣,更強調歐洲的AI投資前景:其中2000億歐元資金用於AI發展,1500億歐元來自“歐盟AI冠軍企業聯盟”(EU AI Champions),500億歐元為公共資金。
“AI競賽遠未結束。”她表示。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的勞爾·德·魯西-羅什貢德(Laurede Roucy-Rochegonde)分析認為:“透過AI峰會,馬克龍試圖在中美對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愛麗捨宮則希望藉此機會“在高度分裂的國際社會中重新建立聯絡”,以應對“少數科技強國主導遊戲,而其他國家只能旁觀”的格局,並防止全球大部分國家在科技競爭中被邊緣化。
法國希望在全球AI治理方面發揮作用,並計劃在目前38個“全球AI夥伴關係”(PMIA)成員國(包括美國)的基礎上,再吸納20個國家。
PMIA是由法國和加拿大於2019年發起的AI行業標準討論平臺,總部設在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為了回應外界批評,法國正在籌備一項“可持續AI”聯盟,重點關注AI對環境和就業的影響。
其“環境”部分將推動資料中心(AI計算的高耗能領域)能耗測量的標準化,並鼓勵開發更加節能的AI模型。
而“就業”部分則將引入承諾機制,並設立AI對就業影響的觀察機構。
此外,為了在不強化監管的情況下增強法國AI競爭力,巴黎政府決定支援“開源AI”模式,即免費且可供開發者和企業修改的AI方案。
法國的AI發展路徑得到一些本土企業支援,例如初創公司LightOn負責人洛朗·多戴(Laurent Daudet)表示:
“開放共享AI研究,有助於讓歐洲與美國競爭。”
同樣由法國人創辦的AI公司Mistral和Hugging Face也支援開源AI,並參與了該基金會和聯盟。
巴黎政府也明確表示,不打算推動AI領域的“全面監管”。
在監管措施方面,由於美國科技巨頭正積極動員反對歐盟的相關舉措,最終的成果可能微不足道。
繼此前挑戰歐盟關於社交媒體的《數字服務法》(DSA)和關於數字市場平臺的《數字市場法》(DMA)後,一些企業(如Meta)現在又將矛頭指向了《人工智慧法案》(AIAct)——這一法案是全球最具雄心的人工智慧立法。
Meta公司於週二向彭博社表示,不會簽署AI Act推出的《良好行為準則》,認為其“無法執行且不切實際”,並援引了特朗普總統的支援。
在這一問題上,法國則對某些措施表示反對,例如要求人工智慧開發商公開其訓練資料的摘要,理由是要促進創新。
然而,這一立場遭到了文化行業和媒體界的批評,他們希望能為自己的作品和內容獲得合理報酬。
正如法國總統府愛麗捨宮主辦的“選擇法國”(Choose France)活動一樣,預計此次峰會也將帶來重要公告。
阿聯酋與法國於上週四公佈了一項可能涉及500億歐元投資的合作專案,計劃建設一個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具體可以參考:AI競爭:阿聯酋將在法國建立資料中心)
據法國總理府訊息,政府已準備了35個“可立即啟動”的場地,以支援法國的“人工智慧戰略”,該戰略在2018年至今已投入25億歐元,並將在此基礎上追加4億歐元公共資金。
馬克龍宣佈,未來幾年法國將在人工智慧(AI)領域吸引“法國及外國私人投資”共計1090億歐元。
他表示:“這一數字相當於美國‘星門’(Stargate)計劃的法國版本,比例相當。”
今年1月中旬,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美國將在“星門”計劃框架下投資5000億美元用於人工智慧。
此外,馬克龍在週日晚間表示,每年將培訓10萬名年輕人掌握人工智慧技術,而目前這一數字僅為4萬。
在採訪中,馬克龍還強調了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貢獻,例如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以及其在工作中可承擔的部分任務。
然而,他補充道:“我不認為人工智慧會取代一切。”
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於就業保障、網路虛假資訊傳播以及版權保護等問題的擔憂也隨之加劇。
馬克龍在此前釋出的一段社交媒體影片中表示,人工智慧可以在醫療、能源以及社會生活等多個領域帶來巨大變革。
該影片還包含了幾段惡搞片段,展示了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合成的馬克龍面部影像。
他補充道:“法國和歐洲必須站在這場革命的中心,抓住所有可能的機遇,同時推動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和信念的原則。這正是巴黎人工智慧行動峰會的目標。”
據分析,總體上來說,此次峰會表明,人工智慧的博弈已從監管討論轉向國家間的競賽。
有專家認為:“峰會最終以分裂收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