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長觀點丨魯俊群:DeepSeek轟動巴黎中國引領全球AI格局重塑

日前,為期兩天的巴黎人工智慧(AI)行動峰會(以下簡稱“巴黎峰會”)落下帷幕,全球AI競爭與合作的格局再次成為輿論焦點。歐美同學會研究院人工智慧和數字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清華大學人工智慧國際治理研究院秘書長魯俊群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本次峰會最重要的成果在於推動了全球範圍內對AI治理的合作共識。在當前競爭與合作交織的全球AI格局下,未來的發展將更加註重技術創新與國際合作的平衡,以促進AI向更加安全、可持續的方向演進。
AI應是進步工具而非威脅
本次巴黎峰會吸引了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名代表,成為近年來最受關注的AI國際會議之一。法國媒體指出,本次峰會是繼2023年在英國舉辦的全球人工智慧安全峰會和2024年在韓國召開的人工智慧首爾峰會之後,又一次重要峰會。此次峰會更加註重“行動”,旨在推動人工智慧治理從理論探討轉向實際合作。
美國《紐約時報》分析認為,本次峰會的基調相較前幾屆有明顯變化。過去的討論多圍繞AI的潛在風險,比如“AI可能威脅人類生存”等話題展開,巴黎峰會則更關注AI如何促進醫療、氣候科學等關鍵領域的發展。各國代表與行業領袖普遍認為,AI應當被視為推動科技和社會進步的工具,而非僅僅是潛在威脅。
巴黎峰會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多國聯合釋出了《關於發展包容、可持續的人工智慧造福人類與地球的宣告》。宣告表示,本次峰會凸顯了加強AI生態系統多樣性的重要性,各方確認了一些主要優先事項,包括促進AI的可及性以減少數字鴻溝,確保AI開放、包容、透明、合乎道德、安全、可靠且值得信賴,鼓勵有利於未來勞動力市場和可持續發展的AI部署,加強國際協調治理等。
儘管有分歧,本次峰會無疑標誌著全球AI治理正從討論階段邁向實際行動。魯俊群表示,峰會提出的AI可及性、開放性、透明度、可持續發展等優先事項,尤其是縮小數字鴻溝、提升發展中國家AI能力建設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峰會為全球AI治理提供了新的合作框架,強化多邊合作,以減少技術封鎖和地緣政治對AI發展的負面影響。峰會還設定了AI可持續發展的新目標,推動各國在AI應用中加強環境保護。面對日益激烈的AI競爭,峰會的成果為全球建立平衡的合作模式提供了方向,避免AI技術成為地緣政治博弈的工具,這些舉措將深遠影響未來AI的發展路徑及國際合作格局。
61國籤AI宣告
美英拒籤
在峰會召開前,中國AI初創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釋出的開源模型DeepSeek-R1爆火全球,引發熱議。憑藉強大的推理模型和高性價位元點,DeepSeek不僅受到行業專家和投資者關注,也讓全球各國重新思考AI發展的競爭格局。
DeepSeek的崛起不僅點燃了全球AI創新熱情,也讓歐洲的小型AI企業看到了希望。它表明透過高效訓練和工程創新,中小企業也能在AI競賽中佔據一席之地。AI開發平臺Hugging Face執行長克萊蒙·德朗格在峰會期間表示:“DeepSeek證明了所有國家都可以參與AI競爭,這一點在過去並不明顯。現在,全世界都在加速追趕。”
巴黎綜合理工學院院長勞拉·肖巴德將DeepSeek的成功視為一個重要的標誌,認為儘管其資金規模遠不及美國科技巨頭,DeepSeek依然憑藉技術突破取得了卓越成就。當前人工智慧的發展亟須擺脫高度依賴鉅額資本、成本高昂且能耗巨大的模式,因為這種模式未必是推動經濟和工業轉型的最佳路徑。肖巴德表示:“DeepSeek的成功是一個積極訊號,不僅對法國如此,對整個歐洲亦然。”
美國《紐約時報》分析稱,本次峰會的背景之一是歐洲對自身嚴格監管政策的反思。過去10年,歐盟在資料隱私、社交媒體和AI監管方面處於全球前沿,率先推出《人工智慧法案》。然而,如今一些歐洲領導人擔憂,過度監管可能削弱本地區的技術競爭力。在峰會前夕,法國總統馬克龍宣佈未來幾年將在人工智慧專案上投資1090億歐元(約合8284億元人民幣),以提升法國在AI競賽中的競爭力。
圍繞AI治理的國際分歧在此次峰會上也進一步凸顯。法國、中國、印度等61國共同簽署了聯合宣言,但美英兩國斷然拒籤。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分析稱,美國拒籤“並非意外”,該國反對文字中的“包容”和“可持續發展”內容。這一立場凸顯各國在技術主導權與治理框架上的不同策略,全球AI治理的協調仍充滿挑戰。
美國斯坦福大學2024年釋出的全球AI實力排行榜顯示,美國、中國和英國位列前三,法國排名第六。歐洲議會科技評估報告則警告稱,歐洲的AI發展速度仍難以與中美競爭。
為迎頭趕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峰會上宣佈,歐盟將調動2000億歐元(約合15203億元人民幣)用於AI投資。其中200億歐元將專門用於建設AI超級工廠,以訓練高複雜度、大規模的AI模型。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推出“星際之門”AI專案,計劃未來4年投資5000億美元(約合36488億元人民幣),以確保美國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特朗普稱,DeepSeek的崛起已為美國科技行業敲響“警鐘”,這也促使美國在AI競爭中加快步伐。
中國在全球AI治理上持續推動多邊合作。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2月11日在巴黎出席人工智慧行動峰會時表示,人工智慧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中國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參與人工智慧全球治理,願在人工智慧領域與各國共推發展、共護安全、共享成果,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歡迎各方來華出席上海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魯俊群表示,當前全球AI格局呈現出競爭與合作並存的特點。一方面,美、中、歐在AI技術研發、市場推廣和產業佈局方面展開激烈競爭;另一方面,在AI治理、倫理與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各國對國際合作的需求也在增加。這些差異反映了各國在技術發展水平、政策目標和文化價值觀上的不同。美國的戰略更注重技術優勢和市場主導;歐洲更強調倫理和可持續性;中國則更注重普惠性和國際合作。這種多樣性有助於推動全球AI發展的多元化。
AI國際合作有望開啟新階段
巴黎峰會的召開,使全球AI治理的方向更加清晰。雖然各國在監管模式、市場發展和技術自主等方面仍有分歧,在全球治理和安全合作領域卻正在形成越來越多的共識。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講話中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問題:“誰來決定AI應解決哪些問題?誰最能從中受益?誰將承擔其錯誤的代價?”他指出,AI的發展關係到全球每一個人,必須依靠政府、技術界、學術界及慈善機構的共同努力,構建全球防護網,分享最佳實踐,並制定公平合理的政策與商業模式。
中國外交部原副部長傅瑩2月10日在巴黎表示,人工智慧全球治理應超越地緣政治干擾,中方願與國際社會攜手,共同促進人工智慧安全發展。中國業界已在政府支援下成立了對應國際上的“AI安全研究所(AISI)”的“中國人工智慧發展與安全研究網路”,同時中方積極參加國際對話合作,中國科技界也與各國科技界保持密切溝通。
全球AI治理仍面臨諸多挑戰,但巴黎峰會標誌著合作的視窗正在開啟。隨著各國政策逐步調整,國際AI合作有望開啟更加務實與高效的新階段。魯俊群表示,未來AI技術將在硬體、軟體和應用等多個領域實現突破。硬體方面,更高效的AI晶片和量子計算技術將加速AI算力發展;軟體方面,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演算法將進一步提升AI的智慧水平。同時,AI在醫療、能源、交通等行業的深度應用及具身智慧和人形機器人的發展,也將推動AI技術進入新階段。在全球治理方面,未來可能會建立更加完善的國際AI監管框架,確保技術的可持續性和倫理合規。各國也將透過多邊合作機制,共同應對AI帶來的挑戰,促進AI技術的普惠發展。總體而言,未來AI的發展將更加註重技術創新與國際合作的平衡,推動AI向更加安全、可持續的方向演進。
來源 :中國青年報
今日文章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