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AI治理的2024政策實踐與未來轉向

自2022年底生成式AI取得突破性發展以來,各國加速推出人工智慧治理政策,試圖在抓住發展機遇的同時平衡技術風險,其中美國和歐盟正試圖透過不同方式為全球建立治理範本。需要注意的是,在2024年美國大選和歐洲議會選舉之後,特朗普新政府和新一屆歐盟委員會對於人工智慧均表現出了放鬆監管與重視創新的態度轉向。

本文梳理2024年美國與歐盟的AI治理進展及相關評價,並分別展望特朗普第二任期內美國可能執行的AI發展戰略以及新的歐盟委員會團隊可能推出的AI政策方針。

* 原文《美歐AI治理的2024政策實踐與未來轉向》在2024年12月31日首發於“CF40研究”小程式。本文觀點僅供瞭解海外研究動態,不代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和中國金融四十人研究院意見和立場。

美國的AI治理實踐與未來轉向
1. 進展:州政府在立法上先於聯邦政府
拜登政府對於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治理的嘗試始於2022年10月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釋出的《人工智慧權利法案藍圖》,該檔案強調了指導負責任的AI技術開發的五項關鍵原則,包括防止演算法歧視、保護資料隱私以及提供自動系統失敗時的替代方案和後備方案等。

2023年10月,白宮頒佈《關於安全、可靠、可信地開發和使用人工智慧的行政命令》(簡稱“AI行政令”),這是美國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人工智慧監管原則,標誌著美國政府在定義AI監管和問責制方面的關鍵一步。

在AI行政令的要求下,2023年11月,美國商務部在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內成立了美國人工智慧安全研究所(AISI),旨在研究AI系統風險,包括具有國防應用的系統。
過去一年,拜登政府的AI治理實踐主要體現為行政命令、國家安全備忘錄等措施,以非約束性、去中心化、針對具體行業的方式對AI進行間接監管。
其中一項重要成果是,2024年3月,美國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MB)釋出《推進聯邦機構使用人工智慧的治理、創新和風險管理》指導意見(備忘錄M-24-10),確定了各聯邦機構必須遵守的最低AI風險管理實踐[1]備忘錄M-24-10側重三個方面:
一是加強AI治理。所有聯邦機構均需指定一名首席人工智慧官(CAIO)並召集高階官員來協調和管理因使用AI而出現的問題,且必須提交合規性計劃和AI用例清單。
二是推進負責任的AI創新。所有聯邦機構均需識別和消除負責任地使用AI的障礙,並在整個機構中完善AI整合。
三是管理AI使用帶來的風險。備忘錄評估定義了“影響權利”和“影響安全”的AI使用範圍,“影響權利”的AI包括那些影響“公民權利、平等機會或申請關鍵政府資源的能力”的AI,“影響安全”的AI包括那些影響“人類生命和福祉、氣候或環境、關鍵基礎設施或戰略資產或資源”的AI。所有使用“影響權利”或“影響安全”的AI產品的機構需在2024年12月1日之前實施必要的風險管理實踐,並終止對AI的不合規使用。
2024年10月,OMB又釋出了對負責任地採購AI的指導意見(備忘錄M-24-18)。雖然OMB的上述措施僅針對聯邦政府自身對AI的使用,但考慮到政府是大規模採購私營部門AI系統的一方,政府自身的AI風險管理實踐也將影響私營部門AI系統的開發。
另一項重要成果是,2024年10月,拜登政府釋出第一份國家安全人工智慧備忘錄《關於推進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導地位,利用人工智慧實現國家安全目標,促進人工智慧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信度的備忘錄》(NSM)[2]

,要求國防部、情報機構和其他國家安全機構利用最前沿的AI工具並設定監管護欄。配套檔案《推進國家安全中的人工智慧治理和風險管理框架》於同一天釋出。

NSM為美國國家安全機構制定了三個主要政策目標:一是保持美國在先進AI系統開發方面的領導地位;二是加速前沿AI系統在美國國家安全機構中的採用;三是制定強大的治理框架以支援美國國家安全,推進國際AI治理。

相較於美國國會在立法上的停滯不前和白宮對非強制性行政命令的依賴,美國各州政府正更為積極地嘗試填補監管空白。

2024年,至少有45個州提出了近700項AI立法,31個州已通過了決議或頒佈了立法[3]。從監管側重點來看,各州呈現出了不同趨勢:目前有22個州的立法關注政治選舉中“深度偽造”資訊的使用和傳播,一些州完全禁止此類行為,一些州則只要求附上免責宣告;一些州關注對於特定行業或用例的監管,比如就業決策中的AI使用與演算法歧視等。
此外,一些州尋求輕監管的方式,成立了工作組或諮詢委員會以研究州政府機構如何使用或監管AI;另一些州則通過了更為全面的、針對AI模型層級的監管立法,對AI模型開發者和部署者直接提出監管要求。

其中,科羅拉多州於2024年6月通過了《科羅拉多AI法案》,採用了分層、基於風險的AI監管方法,要求高風險AI系統的開發者和部署者採取合理的謹慎措施來避免演算法歧視,並要求其向消費者披露必要資訊。

加利福尼亞州也於2024年8月試圖推出《前沿AI模型安全創新法案》(SB-1047)以禁止構成不合理風險的AI模型,並要求開發者遵守一系列新的風險披露與保障措施,但法案由於條款過於嚴苛而遭到了科技公司和部分國會議員的強烈反對,最終被加州州長否決。
許多分析指出,在AI治理與監管方面,美國各州政府走在聯邦政府前面的現狀存在隱患。一方面,各州政策的東拼西湊與方向各異將極大增加AI開發者和部署者的合規成本;另一方面,最嚴格的州政府政策可能妨礙未來聯邦層級的立法,甚至可能發展成為實際上的聯邦政策,其影響將超出州界[4]
2. 展望:特朗普2.0時代的AI政策走向
特朗普1.0時期的AI監管政策呈現出“限制過度干預”的輕監管傾向,與拜登政府政策檔案中的基調形成鮮明對比。
例如,2019年2月,特朗普簽署《保持美國在AI領域的領導地位》行政命令,尋求“減少AI技術的使用壁壘,以促進其創新應用,同時保護美國的技術、經濟與國家安全,保護公民的自由、隱私與價值觀”。
再如,2020年11月,OMB釋出《人工智慧應用監管指南》備忘錄,強調各機構需要考慮如何避免“不必要地阻礙人工智慧創新和增長”的監管行動,同時需要辨別各州政府頒佈的“不一致、繁瑣和重複”的法律。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將正式開啟其第二個總統任期。目前來看,其對科技政策負責人的提名再次呈現出對於AI的輕監管傾向。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共和黨不僅保持了對美國眾議院的控制,也進一步獲得了參議院的多數席位,這將助推共和黨擁有更多對AI立法的主導權。
基於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政策傾向、競選宣告及其勝選後的相關人事任命,特朗普2.0時代的AI政策可能呈現以下變化:
➤ 放鬆對部分AI問題的監管
特朗普在2023年12月的競選活動中承諾廢除拜登簽署的AI行政令,並承諾將於上任第一天禁止使用AI審查美國公民的言論。其競選綱領進一步批評“行政令阻礙了AI創新,並將激進的左翼思想強加於AI技術的發展”。行政令的廢除意味著特朗普新政府將放鬆對部分AI問題的監管,其或將指示美國商務部、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其他機構對AI採取更不干涉的態度。
有分析提出,特朗普新政府的AI政策將與能源政策存在緊密聯絡,預計與AI有關的優先事項將直接助推放鬆對於能源使用及相關環境要求的監管,以確保更豐富的能源選擇,尤其是在核電領域,從而滿足AI領域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5]
對於大型科技公司,新政府可能會減少與AI有關的反壟斷執法。目前領導美國反壟斷執法的官員是FTC主席莉娜·汗(Lina Khan)和司法部反壟斷司助理司法部長喬納森·坎特(Jonathan
Kanter),他們推動了反壟斷法案的修訂與更新,反壟斷機構積極實施併購執法,對相關交易提出更多質疑,並且厭惡結構性補救措施。共和黨政府對FTC主席等職位的新任命或將導致拜登政府的許多政策和舉措被撤回,因反壟斷理由而被阻止的AI公司收購將面臨更少阻礙
[6]
➤ 加強對華戰略競爭
在競選期間的採訪中,特朗普曾表示維持美國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將是其政策重點之一,還曾表示中國是美國在先進AI技術競賽中的“主要威脅”。由此,有觀點認為,特朗普新政府或將在拜登政府現行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與AI相關的出口限制,包括半導體、計算能力和資料中心所需能源等,以阻礙中國發展先進技術[7]。另外,如果特朗普兌現其對中國商品大幅加徵關稅的承諾,中美之間就管控AI風險進行雙邊接觸的可能性或將降低[8]
新政府將加強AI在國防領域的應用,比如網路安全、自主軍事系統和情報等領域。目前,亞馬遜、Anthropic和Palantir公司正合作為美國國防和情報機構開發人工智慧解決方案;OpenAIy也開始進軍國防領域,宣佈與國防技術公司Anduril合作構建預防無人機襲擊的AI模型。考慮到新政府對與科技公司合作和引進科技人才的興趣,以及埃隆·馬斯克等矽谷科技巨頭對特朗普的支援,預計這種合作將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內加速推進[9]
新政府還可能會採取措施確保美國在通用人工智慧(AGI)領域的領先優勢。2024年11月,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向美國國會提交了對比兩國前沿技術實力的報告,強調中國在AI領域正在趕超美國,並建議國會建立一個類似於二戰期間“曼哈頓計劃”的AI研發專案,透過政府資助與公私合作快速開發和獲取AGI能力[10]
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特朗普新政府對於開源AI系統的管控方式尚存不確定性。一些保守派將開源AI視為對抗科技巨頭的砝碼,但國家安全鷹派則對開源AI持懷疑態度,擔心開源AI可能會讓外國對手獲得競爭力。這種矛盾態度可能會反映在未來美國高科技出口管制相關的內部辯論中[11]
➤ 集中AI治理權力
有觀點認為,特朗普新政府或將收回AI治理權力,但具體以何種方式收回仍存不確定性——其可能推出聯邦立法以簡化目前美國東拼西湊的AI監管格局,這些立法可以提前阻止不利於美國AI競爭力的州政府法案,也可能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禁止州立法機構頒佈特定形式的AI法案[12]
關於聯邦政府內部哪些機構將在AI政策制定中發揮主導作用的問題,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的大多數AI政策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制定,而在拜登執政期間,美國商務部下放了大量關鍵的AI決策權給了NIST和國家電信與資訊管理局,同時還在NIST內新設立了AISI。特朗普新政府將會同意沿用拜登新創立的AI官僚機構,還是會將決策權收回白宮,仍然有待觀察[13]

歐盟的AI治理實踐與未來轉向
1. 進展:漫長的AI法案實施程序剛剛開啟
過去一年,歐盟持續推進對AI全面立法監管的努力,並試圖透過法案的域外適用性和先發優勢影響全球監管標準的制定,即所謂的“布魯塞爾效應”作為全球首部AI綜合性法規,歐盟《人工智慧法案》(簡稱“AI法案”)於2024年8月正式生效,其對AI監管採取了一種全面、橫向、基於風險的監管方式。

接下來,AI法案的各項規定將分階段實施,預計歐盟委員會將釋出20餘項涉及法案實施和授權的二級立法。同時,其AI治理架構也正在搭建過程之中,歐盟人工智慧辦公室(AI Office)是其中首個建立的機構,負責在歐盟層級監督AI法案的實施和執行、支援和協調法案的二級立法等任務。

AI法案中的一些針對高風險AI系統的要求和規定僅在過渡期結束時才能使用,在此背景下,歐盟委員會於2024年9月推出了《人工智慧公約》(AI Pact),邀請AI開發者在法定期限前自願承擔AI法案的主要義務。目前已有100多家公司簽署了該協議,其中一半以上的公司承諾保證人工監督、降低風險並標記特定的AI生成內容。此外,歐盟還推出了一攬子舉措以支援歐洲初創企業和中小企業開發AI。
鑑於AI法案只是歐盟漫長監管程序的開始,其可在多大程度上刺激可信賴AI的創新仍未可知,歐盟內部也出現了更多擔憂的聲音。2024年9月,歐洲央行前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撰寫的《歐盟競爭力的未來》報告指出,AI法案與《通用資料保護條例》(GDPR)阻礙了歐洲競爭力的提升,原因在於這些法案的“複雜性、重疊性和不一致性帶來的風險可能會破壞歐盟行業參與者在AI領域的發展”[17]
布魯蓋爾研究所(Bruegel)高階研究員貝爾坦·馬滕斯(Bertin Martens)也認為,目前的AI法案無法為AI發開者和部署者提供法律上的確定性,將會造成高昂的合規成本和監管風險,尤其是對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而言[18]
實際上,谷歌、蘋果和Meta等公司都推遲了最新AI產品和服務在歐洲的釋出,理由是AI法案、GDPR與數字市場法案(DMA)等政策帶來了監管不確定性,有待進一步的法律解釋[19]。此外,為AI企業提供資料基礎設施的美國初創公司Scale AI於2024年5月決定將歐洲運營總部設在英國,這一決定或將導致歐盟市場數百萬歐元的投資損失[20]
2. 展望:馮德萊恩2.0時代的AI政策走向
2024年歐洲議會大選後,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再度被任命為歐盟委員會主席。歐盟委員會領導班子——即26位負責各領域政策的歐盟委員會專員——在經歷歐洲議會聽證會的考核後,於11月27日完成了組閣。同時,馮德萊恩宣佈,新一屆歐盟委員會的首項重大舉措將是制定競爭力指南,以縮小歐洲與美國、中國的創新差距,加強歐盟的安全與獨立性,並實現脫碳[21]
鑑於過去十年歐盟推動的數字監管狂潮,以及歐盟內部對歐洲科技開發部署和經濟競爭力落後於美國與中國的擔憂,許多觀點認為,馮德萊恩領導下的新一屆歐盟委員會將會改變AI政策方向,重心或從管控風險轉向激勵創新[22]
結合歐盟新一屆領導班子的表態和相關政策計劃與建議,未來歐盟的AI治理政策可能呈現以下變化:
➤ 更親行業的AI監管
歐盟委員會的新領導團隊已經表現出了對AI政策的不同態度。來自芬蘭的歐洲議會議員亨娜·維爾庫寧(Henna Virkkunen)將負責“科技主權、安全與民主”政策,根據馮德萊恩寫給這位技術專員的使命書[23],維爾庫寧的任務包括落實歐盟的數字化戰略,推動人工智慧創新,實施《數字服務法案》和《數字市場法案》等。
與其前任蒂埃裡·布雷頓(Thierry Breton)對科技的強硬監管態度不同,維爾庫寧作為歐洲議會議員期間更傾向於避免過度監管,她曾建議歐盟委員會取消對電信業的不必要監管,以加快5G網路的部署,她也支援修改GDPR規則以促進創新[24]。她在議會聽證會上表示,未來五年對AI的治理政策重點是加快行業發展而非對其進行嚴格監管[25]
有分析預測,鑑於維爾庫寧親行業的政策取向,她的上任將帶來歐盟科技政策的重塑。歐盟未來可能放緩或暫停推出對AI的新限制性法規,以避免過度監管。
歐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對此提出,過去十年歐盟推出了堪稱“立法海嘯”的一系列監管法規,目前不應推出更多可能與現有政策衝突的法律,而應加強獨立評估,以準確計算和儘量減少過度監管的成本,同時改進和協調各國的執法工作[26]。目前各國的合規執法仍存在衝突,比如,愛爾蘭監管機構批准了Meta和其他美國企業遵守GDPR隱私規則的計劃,但德國和法國監管機構卻予以否決[27]
考慮到企業對監管不確定性的擔憂,歐盟可能會修改或簡化現有法規。在歐洲議會聽證會上,維爾庫寧呼籲利益相關者和政策制定者減少數字規則方面的繁文縟節,並列出所有相關立法,尤其是存在重疊的部分[28]

德拉吉曾在《歐盟競爭力的未來》報告中批評GDPR的合規成本過高,導致歐盟企業相對美國企業“資料儲存減少了26%,資料處理減少了15%”,他建議歐盟“制定簡化的規則,並在成員國間統一實施GDPR,同時消除GDPR與AI法案的監管重疊之處”,預計這將使歐盟企業在開發和採用前沿AI方面減少遭受懲罰的可能[29]
在激勵創新的同時平衡安全
在歐洲議會聽證會的書面回應中,維爾庫寧表示“歐洲應該成為AI大陸”[30],並強調“歐洲在AI、晶片、雲計算能力等方面都正在落後,且差距不斷擴大”[31]鑑於歐盟對提升競爭力的重視,預計歐盟將推出更多激勵AI創新的舉措。目前,維爾庫寧已承諾的相關政策計劃包括[32]
  • 在上任後的前100天透過AI工廠計劃(AI Factories Initiative)提高歐洲超級計算機的AI計算能力,為初創公司、研究人員和行業提供計算能力;
  • 提出應用AI戰略(Apply AI Strategy),以促進跨行業和公共部門部署新機器學習工具,推廣AI的新工業用途並改善公共服務;
  • 與初創企業、研究和創新專員合作建立AI研究委員會(AI Research Council),在研究和科學領域發展AI生態系統;
  • 推動在2026年評估數字單一市場版權指令;
  • 推出《歐盟雲和人工智慧發展法案》(EU Cloud and AI Development Act),透過增加投資和能源效率目標,幫助歐盟企業開發和部署AI,尤其是允許小企業獲得先進的AI服務;
  • 提出量子策略,包括量子晶片計劃;考慮採取其他行動補充歐盟《晶片法案》;
  • 提出《數字網路法》(Digital
    Networks Act),以促進安全的高速寬頻;
  • 透過專門的歐盟資料聯盟戰略解決資料共享問題。
與此同時,維爾庫寧的多重任務——技術主權、安全與民主——也值得注意。有觀點表示,馮德萊恩選擇將技術主權與安全、國防問題捆綁在一起,說明在俄烏衝突背景下,歐洲將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和技術供應鏈安全擺在了更加關鍵的位置[33]

參考來源(向上滑動閱覽)
[1] M-24-10 Advancing Governance, Innov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for Agency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4, March 28).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4/03/M-24-10-Advancing-Governance-Innovation-and-Risk-Management-for-Agency-Use-of-Artificial-Intelligence.pdf
[2]House, T. W. Memorandum on Advancing the United States’ Leadership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rnes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Fulfill National Security Objectives; and Fostering the Safety, Security, and Trustworthines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2024, October 24). The White House.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presidential-actions/2024/10/24/memorandum-on-advancing-the-united-states-leadership-in-artificial-intelligence-harnessing-artificial-intelligence-to-fulfill-national-security-objectives-and-fostering-the-safety-security/‌
[3]Quinlan, K. There’s a wave of state AI legislation coming, new report says. (2024, October 24). StateScoop.
https://statescoop.com/ai-legislation-state-regulation-2024/
[4]Huddleston, J. Is a State AI Patchwork Next? AI Legislation at a State Level in 2024. (2024, August 19). Cato.
https://www.cato.org/blog/state-ai-patchwork-next-ai-legislation-state-level-2024 ‌
[5]AI Policy in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and Congress after the 2024 Elections – R Street Institute. (2024, November 12). R Street Institute. https://www.rstreet.org/commentary/ai-policy-in-the-trump-administration-and-congress-after-the-2024-elections/
[6]Trump 2.0: What a new Trump Administration means for antitrust enforcement. (2024, November 21). Hogan Lovells. https://www.hoganlovells.com/en/publications/trump-20-what-a-new-trump-administration-means-for-antitrust-enforcement
[7]Haven, S. Navigating Trump’s AI Strategy: A Roadmap for International AI Safety Institutes. (2024, November 20). Tech Policy Press.
https://www.techpolicy.press/navigating-trumps-ai-strategy-a-roadmap-for-international-ai-safety-institutes/ ‌
[8]Villasenor, J., & Turner, J. AI policy directions in the new Trump administration. (2024, November 14).Brookings.
https://www.brookings.edu/articles/ai-policy-directions-in-the-new-trump-administration/
[9]Silicon Valley’s national security pivot will only accelerate under the new Trump administration. (2024, November 29). Chatham House.
https://www.chathamhouse.org/2024/11/silicon-valleys-national-security-pivot-will-only-accelerate-under-new-trump-administration
[10] 2024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 (2024, November).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https://www.uscc.gov/sites/default/files/2024-11/Chapter_3–U.S.-China_Competition_in_Emerging_Technologies.pdf
[11] AI Policy in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and Congress after the 2024 Elections – R Street Institute. (2024, November 12). R Street Institute.
https://www.rstreet.org/commentary/ai-policy-in-the-trump-administration-and-congress-after-the-2024-elections/
[12] Villasenor, J., & Turner, J. AI policy directions in the new Trump administration. (2024, November 14). Brookings.
https://www.brookings.edu/articles/ai-policy-directions-in-the-new-trump-administration/
[13]AI Policy in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and Congress after the 2024 Elections. (2024, November 12). R Street Institute.
https://www.rstreet.org/commentary/ai-policy-in-the-trump-administration-and-congress-after-the-2024-elections/ ‌
[14]Commission launches AI innovation package to suppor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tartups and SMEs. (2024, January 24). European Commission.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4_383
[15]Setting up of AI factories now possible after EuroHPC Regulation amendment. (2024, July 9). Shaping Europe’s digital future.
https://digital-strategy.ec.europa.eu/en/news/setting-ai-factories-now-possible-after-eurohpc-regulation-amendment
[16]Commission publishes first draft of General-Purpo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de of Practice. (2024, November 14). Shaping Europe’s digital future.  https://digital-strategy.ec.europa.eu/en/news/commission-publishes-first-draft-general-purpose-artificial-intelligence-code-practice
[17]Lisinska, J. Draghi’s Competitiveness Report Shows Why the EU Needs a Pro-Innovation Approach Towards AI. (2024, September 25). Center for Data Innovation. https://datainnovation.org/2024/09/draghis-competitiveness-report-shows-why-the-eu-needs-a-pro-innovation-approach-towards-ai/ ‌
[18]The European Union AI Act: premature or precocious regulation? (2024, October 21). Bruegel.
https://www.bruegel.org/analysis/european-union-ai-act-premature-or-precocious-regulation
[19]Lagercrantz, O. (2024, November). Europe’s AI Blues: US Companies Slow Deployment. CEPA.
https://cepa.org/article/europes-ai-blues-us-companies-slow-deployment/
[20]Lisinska, J. (2024, September 25). Draghi’s Competitiveness Report Shows Why the EU Needs a Pro-Innovation Approach Towards AI. Center for Data Innovation. https://datainnovation.org/2024/09/draghis-competitiveness-report-shows-why-the-eu-needs-a-pro-innovation-approach-towards-ai/ ‌
[21]Parliament approves the “von der Leyen II” Commission | News | European Parliament. (2024, November 27). Europa.eu.
https://www.europarl.europa.eu/news/en/press-room/20241121IPR25546/parliament-approves-the-von-der-leyen-ii-commission ‌
[22]Polyakova, A. A European Tech Agenda 2.0. (2024, November 21). CEPA. https://cepa.org/article/a-european-tech-agenda-2-0/
[23]Henna Virkkunen Executive Vice-President-designate for Tech Sovereignty, Security and Democracy. (2024, September 17). European Commission.
https://commission.europa.eu/document/download/3b537594-9264-4249-a912-5b102b7b49a3_en?filename=Mission%20letter%20-%20VIRKKUNEN.pdf
[24]Echikson, B. Europe’s New Tech Commissioner Actually Likes Tech. (2024, October 8). CEPA.
https://cepa.org/article/europes-new-tech-commissioner-actually-likes-tech/
[25]Cerulus, L. Europe’s tech gap is a major security problem, Ischinger says. (2024, October 21). POLITICO.
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europe-technology-gap-wolfgang-ischinger-munich-security-conference-military-industrial-complex/ ‌
[26]Polyakova, A (2024, November 21). A European Tech Agenda 2.0. (2024, November 21). CEPA. https://cepa.org/article/a-european-tech-agenda-2-0/
[27]Echikson, B. Meta Mess: EU Privacy Enforcement Causes Chaos. (2023, May 23). CEPA.
https://cepa.org/article/meta-mess-eu-privacy-enforcement-causes-chaos/
[28]Luetz, M. EU Digital Policy Update | No. 18. (2024, November 20). Publyon. https://publyon.com/eu-digital-policy-update-no-18/
[29]A new direction for Europe? Draghi report focuses on technology sovereignty. (2024, October). Herbert Smith Freehills | Global law firm.
https://www.herbertsmithfreehills.com/notes/data/2024-posts/a-new-direction-for-europe-draghi-report-focuses-on-technology-sovereignty
[30]Kroet, C. Incoming tech Commissioner wants EU to become “AI continent.” (2024, October 23). Euronews.
https://www.euronews.com/next/2024/10/23/incoming-tech-commissioner-wants-eu-to-become-ai-continent
[31]Laurens Cerulus, Haeck, P., Pollet, M., & Clark, S. 5 things to know about EU tech security chief Henna Virkkunen’s hearing. (2024, November 13). POLITICO.
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eu-technology-security-chief-henna-virkkunen-hearing-elon-musk/
[32]Luetz, M. EU Digital Policy Update. (2024, November 20). Publyon. https://publyon.com/eu-digital-policy-update-no-18/
[33]Laurens Cerulus. Europe’s tech gap is a major security problem, Ischinger says. (2024, October 21). POLITICO.
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europe-technology-gap-wolfgang-ischinger-munich-security-conference-military-industrial-complex/
我們的原創研究產品序列“CF40研究"已在微信小程式端正式上線。訂閱“CF40研究”,您將暢享全年無間斷原創報告、視聽服務、精品圖書贈閱、會員專享主題活動等線上線下超值權益組合。加入我們,開啟這場新知之旅吧!

版面編輯:宥朗 柏辰|責任編輯:宥朗
撰文:沙靜 宥朗
視覺:李盼 東子
監製:李俊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