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上方“留學生吐槽君
”
點右上角“…”點選“設為星標”
點選加星★每天看國外事兒 ❤
日本社會素來有“孤獨死”這一社會問題,該術語指的是年邁老人獨居在家,因為突然摔倒或者急性健康問題等異常情況不幸去世家中,由於家裡沒有其他人,老人的遺體孤零零地直到過了一段時間才被人發現的悲劇現象。
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日本“孤獨死”的年輕化現象。是的,如今20-40歲的日本人異常孤獨死的現象也越來越多。

據報道,如今日本40歲以下年輕人孤獨死問題日益增加,許多三十幾歲以及二十幾歲的獨居中青年,也被發現孤零零死在家中。
這些去世的青年要麼自殺,要麼死因不明,都屬於異常死亡…



據統計,在2018年至2020年的
三年
之間,日本首都
東京
東部的23個特別區有
742
名15-40歲年輕人孤獨死在家中,其中約300名孤獨死年輕人屍體是在
四天後
才被人發現。
比較起來,同樣年齡段的職場相關意外死亡數為403人,約為異常孤獨死年輕人人數的一半。

這些孤獨死的年輕人中超一半死者年齡在
30-39歲
之間,近一半年齡在
20-29歲
之間。
當日本老齡社會的孤獨死現象都還沒有消退時,是什麼又造成了40歲以下年輕人孤獨死現象如此普遍呢?

(示意圖)
通常第一時間直接接觸到這類死亡事故的人是日本社會特有的
“特級清潔員”
,受到死者家屬或是有關部門的託付,他們通常是第一批進入這些在家中去世的年輕人的人。
一位資深的特級清潔員講述了他在工作中遇到的幾個年輕人孤獨死的現場。
A子是一名30多歲的獨居女性,她的屍體在她死亡
3個月
之後才被人發現。

(示意圖)
走進
A子的房間,清潔員窺見了A子生前的人生。
房間裡的架子上擺放著A子年輕時作為專業運動員,穿著跑步比賽專業運動服衝線一刻的精彩照片。
“A子滿頭大汗,臉上神色清爽。”
架子上還放著A子從事運動員職業時取得的輝煌榮耀,包括多個
獎盃
和
證書
。
房間裡的照片還有關於A子和她女兒在遊樂場的幸福
合照
。
但這個A子孤獨死的死亡現場遠不止這些反映A子過去幸福瞬間的物件,更多的物件展示著A子孤獨死前的困境。
房間的桌子上放著很多
藥品
,旁邊有一份醫院的診斷書,上面赫然寫著“
肝硬化
”。
地板上還有一個
空的威士忌酒瓶
,被亂扔在地板上,看起來像是A子直到死亡之前都在酗酒。
房間的一角還有一個堆滿灰塵的角落,灰塵之下是A子曾經擁有的關於
禁慾
的書籍和諮詢材料。
酒精,藥物,疾病,孤獨,離開人世前的A子所擁有的東西並不多,灰暗的更多。

(示意圖)
經過了解,清潔員瞭解了A子的整個人生故事,A子年輕時是一名專業田徑運動員,後來結婚生女,但婚姻期間A子常年酗酒,這讓A子的前夫狠心離開了她,還帶走了女兒。
這之後,A子就開始獨自生活,酗酒成癮,揮霍之前積累的財富,直到這次致命事故。
A子的屍體在廁所被發現,廁所馬桶和地磚上都還有3個月前A子大口吐血的痕跡,血跡一度從廁所通往冰箱區域,清潔員意識到,A子在死前可能痛苦地在地上爬行,試圖扭動到前門尋求幫助…

清潔員在和A子疏遠的家屬交談後,也得知了A子離世前的心境:
“離婚後,死者似乎由於與孩子分開生活的孤獨感而變得更加酗酒,似乎和孩子完全疏遠了。
自從和前夫吵架分手之後,她就沒有人可以求助了。”

(示意圖)
除了被離婚分居所打擊的女性,男性則是日本年輕人孤獨死現象中的主要人群,佔到
所有人群的
80%
。
另一位特級清潔員接到了一個他熟悉的房地產公司的電話,對方叫他去他們負責的一個出租公寓裡檢查下一個年輕鄰居的情況:
“我們一直收到出租公寓居民的投訴,稱隔壁房間有異味。”
清潔員準備好裝備,帶著不祥的預感去了該處,在警察和救援人員的幫助下,清潔員打破窗戶進入了房間,
“當我開啟前門時,一股濃烈的氣味撲鼻而來。”
果不其然,進門後他看到了一名30多歲壯年男子的遺體,而此時距離他去世已經過去了一個月了…

去世的壯年男子B是一名
IT工程師
,房間的地板上隨意地放著他的五臺臺式電腦,還亂七八糟地堆滿了B生前喜愛的動漫遊戲和偶像的CD。
B房間太過凌亂,清潔員和官方人士們難以立足。B死在自己的床上,大量的體液從床上流到了地板上。
從B的服飾和鞋子來看,B嚴重超重了,房間裡各種外賣和零食的包裝袋也反映了B生前喜愛垃圾食品和快餐,廚房也從未使用過,積滿了灰塵,冰箱裡面只有飲料。

“看起來B的房間就和商務酒店一樣只能睡覺,然而與酒店房間不同的是,
這裡沒有客房清潔服務,所以沒人會來打掃或整理B的房間,他堆積的垃圾和東西也只會不斷累積。”
房地產公司表示,他們偶爾會代表物業公司向B發出消防檢查、疏散梯檢查等通知,然而B都
拒不搭理
,哪怕他們登門造訪,都沒有人應門。
當他們好不容易聯絡到B,B總稱自己上班去了,沒空回應他們的要求。
在B工作的公司,由於這是一間人來人往的大公司,員工頗多,不少工程師選擇居家辦公,在這裡人員調動和辭退也是常事,所以,大家
都沒注意到
B已經一個月沒來公司上班了…
就這樣,生前過著不健康生活,生活裡除了上班和點外賣,玩遊戲的B就這樣消失在人間,直到很久之後因為屍體異味被人發現…

之前曾經有報道,一名30多歲的男子孤獨死後的遺體甚至在
三年之後
才被人發現,
“因為他住在租來的房子裡,房租又是從銀行賬戶上自動扣款,他是工薪一族,房間又在一座偏僻的島嶼上,沒有鄰居,沒有社群,和周圍的環境完全隔絕。所以沒有人注意到任何異常,多年來都沒人發現他已經死了。”
據統計,孤獨死的40歲以下年輕人只有不到一半的人遺體是在3天之內被人發現的,一個月之後遺體才被發現的人佔比超14%。

專家表示,隨著屍體的腐爛,蛆、蒼蠅和蛹的會不斷到來。然而,一旦過了這段時間,屍體就會變成木乃伊,氣味本身也會減弱,從而更難找到。
所以,一個人孤獨死亡且屍體超過六個月仍未被發現的情況並不少見。
同時,孤獨死人數最多的月份是一月、七月和八月,不少孤獨死還與炎熱相關,在高溫天氣,有些獨居的年輕人為了節約空調費用選擇不開空調,增加了出現意外疾病的風險。

加上夏日屍體腐爛速度比較快,周圍人很容易就注意到異常氣味,從而聯絡物業公司或者直接報警。
除了發現異味,物業公司或者業主經常因為死者拖欠房租,門口郵件堆積如山無人查收等原因發現情況。
而究其根本原因,屍體很難被發現,還是要聯絡到死者生前各種人際關係的隔絕…
“通常不是近親發現了應該關心而不幸獨自死亡的人,而是近親以外的人,包括他們的同事,鄰居以及物業公司。他們發現的佔了大多數。
換句話說,它揭示了一個痛苦的現實:死者生前與世隔絕,與親人和其他人的聯絡很薄弱。即使死了,剩餘的人也只能透過屍體的氣味來發現他們的屍體。”

談到這些孤獨死年輕人為何會陷入親緣隔絕的境地,專家分析說:
“當工薪一代遭遇離婚、權力騷擾等問題時,他們會變得孤立無援,沒有人注意到或接觸到他們,他們的生命因健康狀況惡化而悄然結束。”
據統計,對於“重視夫妻意願”(對夫妻高度依賴,擔心分居和喪親之痛的影響)的人,社交上“不喜歡被他人干擾”和“更喜歡非面對面(也即線上)社交”的人更容易陷入孤獨的困境。
從性別上來看,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現社會孤立(儘管未婚或者離婚的女性面臨更高的孤立風險)。
粗略估計下,日本如今有1000萬人估計處於“孤立狀態”,尤其是千禧年嬰兒潮期間出生的年輕人。

其中一些孤獨的年輕人最終走上絕路。
“在斷絕了與社會聯結、社會關係的孤立狀態下,孤獨死的年輕人逐漸失去生活能力和意願,最終達到了一種“自我忽視(self-neglect)”的境地,
他們慢慢放棄自己,緩慢自殺,把自己推向垃圾、拒絕醫療、逐漸病重。”

如今,除了日本年輕人孤獨死的增加讓人擔憂,其中20-29歲年輕人的孤獨死事件更是逐年增加…
特種清潔員也認為,日本社會的這個問題已經越來越不容小覷:
“在防止孤獨死亡的措施方面,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是勞動一代,而不是老年人。
我不得不承認,它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包括我自己。”

而日本網友們都認可清潔員們的擔憂:
“現實情況是,獨自死去的年輕人數量正在增加。這在30多歲的人中尤其明顯,自殺和心臟病是孤獨死亡的最常見原因。
我一個人住,有時我還是會感到孤獨。其中的主要問題是與社會的聯絡越來越弱,經濟困難也是一個主要因素。男性尤其不擅長社交,容易變得孤立,而且公共援助也不是終生的,所以年輕人應該多考慮好好利用它。
我們需要積極利用社群和政府的支援。”

“孤獨死不限於年輕人和老年人和單身人士。這些人與父母疏遠,沒有兄弟姐妹或親戚,第一個聯絡人只有公司的老闆,餘生都是孤獨的,它還反映了當前的社會狀況,即很多年輕人沒有良好的飲食環境。
未來年輕人中風、心臟病的發病率很可能會增加,在家中突然孤獨死亡將不再是罕見的情況。”

“在國土交通省公佈的各都道府縣經濟富裕度排名中,東京排名第47位,為全國最低。
即使表面收入看起來很高,但房租、物價、住民稅等生活費用卻極高,減去的話,東京就成了全國最貧困的縣。雖然這只是從金融角度來看的數字結果,但不難想象,由於日元疲軟,外國人的湧入將會加速,東京未來將變得更加困難。
重要的是參與其中的人是否能夠忍受並找到在東京過著艱苦生活的意義,我認為考慮如此,在價效比更高的鄉村過上更富裕的生活是一個好主意——至少在經濟上。”

“智慧手機的生活方式導致溝通減少和人際關係薄弱。當然,這也是未婚率不斷上升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職場中的員工越來越依賴精英管理。
過去,在終身僱傭制下,組織具有家庭般的角色,因此幾乎不存在員工孤獨終老的情況。老闆不僅有工作上的責任,還有一個父親的角色。如今,非常規工作和工作變動已是司空見慣,個人的世界因收入不穩定而變得越來越小。
當人們生病時,他們被迫休假或退休,有些人最終病情惡化甚至死亡。在數字社會中,面對面的會議越來越少,家庭關係也越來越弱。雖然有虛擬的交流、影片、聊天、電子郵件、情感交流,但生動的互動較少。”

“隨著單身家庭數量的增加,孤獨死亡的人數不可避免地會增加。然而,即使我們說我們應該努力恢復人與人之間的更多聯絡,但現在已經沒有回頭路了,因為結果是很多人都想避免這種限制。
現在是時候考慮如何充分利用IT技術了,比如給單身人士植入IC晶片、利用智慧手錶遠端獲取生物識別資訊、一旦發現心臟驟停就讓相關部門趕赴現場等。”

“我覺得年輕人最好還是和父母在一起,儘可能長時間地和他們住在一起,而不是獨自生活在城市裡並孤獨地死去。最近天氣太熱,空調費也變得離譜。
如果你因為存錢而中暑,或者如果你感染了冠狀病毒而周圍沒有人照顧你,那麼孤獨死亡的風險就會增加。
如果你和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或其他人住在一起,你可以在同一個房間裡納涼,把電費分成兩半,你的電視訂閱費和水電費也會更便宜。
最近,我覺得我們應該重新考慮人在成年後應該獨自生活的信念。”

Ref:
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0b3e4f8a6babd37362e83d4b6466069c1be845bf/comments
https://toyokeizai.net/articles/-/285536?page=3
https://toyokeizai.net/articles/-/300918?page=2
關鍵詞
孤獨死
社會
清潔員
屍體
“孤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