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線傳媒股價連續兩日上演“過山車”。截至2月18日收盤,光線傳媒下跌6.27%至27.8元/股,市值跌至815.54億元。而2月17日,光線傳媒股價同樣出現大幅波動,集合競價大幅高開後,短短1分鐘即封上20cm漲停,1分鐘左右後該股即大幅跳水,振幅接近40%。
值得一提的是,在《哪吒2》未上映之前,去年1月27日收盤,光線傳媒市值僅280億元左右。春節之後,隨著《哪吒2》票房的一路高歌猛進,光線傳媒的股價也開啟了“瘋漲”模式,2月14日,光線傳媒股價達到34.73元,市值破千億。同時,光線傳媒憑藉這部百億《哪吒2》,走出10年股價低迷期,登上A股傳媒娛樂板塊市值第一。
與此同時,《哪吒2》還增厚了光線傳媒的業績。2月5日,光線傳媒釋出公告稱,據國家電影專資辦資料,截至2025年2月4日24時,《哪吒2》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7天,累計票房收入(含服務費)約為人民幣48.40億元(最終結算資料可能存在誤差),超過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合併財務報表營業收入的50%。
公告提到,截至2025年2月4日,公司來源於該影片的營業收入區間約為人民幣9.50億元至人民幣10.1億元(最終結算資料可能存在誤差)。若按此結算,光線傳媒的票房分賬比例約為20%。此外,該影片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版權銷售收入及海外地區的發行收入等尚未結算。
若是按照《哪吒2》票房120億元,粗略計算,光線傳媒可分賬收入約24億元。這意味著,僅上述一項分賬收入,已超過其2023年全年的營收。財報顯示,光線傳媒在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15.46億元,同比增長104.74%,歸母淨利潤4.19億元,同比上升158.62%。
2月18日,據燈塔專業版資料,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總票房(含點映、預售、港澳臺及海外票房)達到122.84億元,超越《侏羅紀世界》,躍升為全球影史票房第9名。這也意味著,《哪吒2》距離《頭腦特工隊2》成為全球動畫電影票房的榜首,也不遠了。

另外,據燈塔資料庫的統計,從1月29日至2月13日,《哪吒2》的購票人群中,30—39歲的觀眾佔比最高,達到42%(其中30—34歲佔21.3%,35—39歲佔20.8%),40歲以上的觀眾佔21.2%。足以見得,95後和90後主力消費人群對《哪吒2》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
對於股價漲幅問題,據證劵日報報道,陝西巨豐投資資訊有限責任公司高階投資顧問於曉明認為,資本湧入光線傳媒,可能是基於爆款電影帶來利潤預期,同時該部影片的爆火也帶動了影視行業的復甦,但復甦資金卻向頭部集中。此外影視作品帶火的IP運營轉型也具備想象空間。
於曉明提示,從市值看,上市公司若僅依據《哪吒2》現有收益,短期市值可能存在高估,但長遠看來,企業若成功轉型IP運營,持續有大票房作品輸出,有非票房收入增長預期,那麼市值則有合理上升空間。
來源:金融報、證劵日報、燈塔專業版
掃碼來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