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看《哪吒2》的人已經財富自由了?

電影千萬別隻當電影看。
梁湘 李果果
編輯龔正
來源|毒眸(ID:DomoreDumou)
封面來源IC photo
一部票房突破124億元的《哪吒2》,能帶動多少財富外溢效應?
2025年伊始,不少看了《哪吒2》的人,敏銳察覺到其背後公司的商業價值,買了光線傳媒股票,趁機發了一筆小財;盲盒潮玩、大眾消費品也紛紛求蹭聯名謀利;幕後推手王長田財富也一度暴增200多億。它給所有沒坐上這輛財富列車的更多大眾提了個醒:電影千萬別隻當電影看。
哪吒股,有人一週賺數萬元
“光線的股票在漲,快上車!”
聽從朋友建議後,雲南昆明的舒然立刻在2月11日早上9點,買進200股。彼時,光線傳媒一股的價值約18元。
第二天,股票上漲到24元/股,漲幅30%,舒然又買了200股。
2月14日週五,股價漲到33塊多。出於直覺,舒然把自己手頭的400股全部賣了出去:3天賺了約5000元。
舒然炒股已經10年,是老股民,但她比較佛系,最多時也只是在股市裡投入20萬,且不太喜歡分析股市與公司基本面,一般都是跟著“別人屁股後面賺點小錢”,缺乏主動性。
賣掉這支股票後,舒然買了張《哪吒2》的電影票——正值這部動畫電影票房破百億之時,結果作品超出她的預期,哪吒媽媽忍著尖刺也要保護哪吒的獻身讓她動容,無量仙翁的做派也讓她聯想到自己公司的某些領導,處處都是共鳴。
“當時就有點後悔,我要是早看這部電影,早就買光線傳媒的股票了,甚至會重倉。這次賺少了。”

2月5日至2月17日前,光線傳媒股票飆升

從2月5日開始,光線傳媒的股價連續8個交易日上漲,其中5天更是達到了20%的漲停。比舒然賺得多的人,在社交媒體上紛紛秀收益。
小紅書的一名上海使用者“民知故飯”分享,2月10日那周,光線傳媒的股票讓自己賺到了300個房貸。
極目新聞報道,杭州有一85後股民在春節後首個交易日(2月7日)買入光線傳媒股票,並在2月13日漲停板上全部賣出,最終獲利4.65萬元,準備把賺來的錢給老婆買金手鐲。

光線傳媒的股價過山車

不過,不是人人都能搭上這波財富快車。
2月17日,光線傳媒股價發生巨震,單股從最高41.68元的頂點墜落至27.78元,直接縮水三分之一。短短幾分鐘,無數小額散戶平白蒸發數萬元。
對老股民來說,這是熟悉的劇情——漲得急跌得快。光線傳媒短期暴漲吸引了大量短線資金,之後投資者選擇落袋為安,股價回撥。再加上《哪吒2》單日票房增速放緩,貓眼等平臺預測從160億的全球總票房下調了10億,市場對後續增長動能存疑。
另外,即便早先有小散戶想要及時買入股票時,不少人才發現,光線傳媒位於創業板,只有擁有兩年交易經驗,20個交易日日均10萬資產的使用者,才能得到購入許可權。
“大家只能賺到自己認知以內的錢。”
哪吒財富IP,或能變現超300億
《哪吒2》的繁榮,激活了一系列電影衍生產業的財富機會。

《哪吒2》合作IP總彙 圖源4A廣告門

IP盲盒向來是熱門。泡泡瑪特參與開發的《哪吒之魔童鬧海》天生羈絆系列手辦,在春節期間一度售罄。據稱雙方合作始於一年半前,產品開發也花了3-4個月,春節後因為粉絲爆買斷貨,一度說要等到6月。

泡泡瑪特的哪吒盲盒

阿里魚旗下娛樂電商平臺——造點新貨聯合《哪吒之魔童鬧海》同步推出的官方周邊也很受歡迎。
據第一財經報道,1月29日12時,《哪吒之魔童鬧海》正式上線手辦眾籌,涵蓋哪吒、敖丙、敖光及靈珠版哪吒等人氣角色。截至2月19日,即時眾籌金額已突破3100萬元,是眾籌目標10萬元的310倍多。
由於盲盒難買,稀缺性也催生二手交易市場的溢價。在一些二手平臺,粉絲們發現現貨秒發的哪吒全套端盒均在千元以上,價格與官方渠道翻了一倍,現貨隱藏款“敖丙版哪吒”標價超600元,溢價近10倍。
總部位於湖南湘潭的桑尼森迪玩具製造有限公司,是《哪吒2》周邊3D塑膠類食品玩具的全國唯一IP授權生產製造商。前些年,該公司已經靠哈利·波特、名偵探柯南賺得盆滿缽滿,2024年訂單超過4億人民幣。
這個春節檔,桑尼森迪又成功拿到“哪吒”和“熊出沒”兩個動漫IP的3D塑膠類食品玩具獨家授權。
作為生產商,桑尼森迪在渠道上,選擇了近年在全國遍地開花的零食店——“好想來”來銷售哪吒玩具。該公司稱:“春節後一度每日產值達到300萬元,訂單排到2個月後。今年訂單產值有望超過10億。”
盲盒之外,其它品牌企業也是加碼與《哪吒2》聯名,背後是可觀的利益利潤驅動。
蒙牛作為《哪吒2》公佈的首個品牌定製廣告企業,純牛奶哪吒限定款的紅色包裝十分顯眼。24盒250ml的限定款全脂純牛奶,淘寶券後售價59.9元,而非限定款券後售價44.9元。
榮耀手機也把風火輪元素佈滿了全國2000多家門店,除了聯名手機禮盒,手機架、冰箱貼、冰箱貼等一系列周邊都被魔丸化,大有“我的手機法力無邊”的既視感。
“借熱度”的商品也能排成隊。
盒馬就用了哪吒的經典法器混天綾,為自己的產品改了圖,甚至在自家藕粉上標註了“重塑肉身”。
而“太好了,還剩一點點”這句石磯娘娘的名言,也延伸出無數跟風之作:石膏擺件、個性按鍵,甚至咖啡豆,都擺出了一份充滿樂觀精神力的姿態。奶茶品牌“一點點”也天降橫福,藉機熱了一把——上次這麼撞梗,還是《甄嬛傳》裡的沈眉莊。

只能說,蹭得漂亮

這麼一波滔天流量,《哪吒2》究竟賺了多少錢?
在《哪吒2》的片尾名單中,直接露出的合作消費品牌就達到了12個——第一部上映時,合作的品牌僅有6個,直接翻了一番。
相關IP的授權費據悉也由最初的400多萬漲到900萬,以目前公開合作的23家品牌來算,光是授權費用,《哪吒2》就賺過億元。
至於IP銷售收入,據開源證券於2月14日釋出的行業點評報告稱,預計哪吒系列IP衍生品收入或達100億元至150億元,並透過電影熱映擴大IP受眾,IP總商業價值或達300億元至350億元。
王長田財富,一度暴增200多億
提及《哪吒2》成功背後的關鍵人物,除導演餃子外,還繞不開一個名字——王長田,光線傳媒董事長。
2023年,王長田曾在訪談裡說,《哪吒2》或能帶動中國動畫的電影票房進入70億時代。當時,他的言論被無數網友噴為痴人做夢。事實證明,“大言不慚”的王長田,還是過於保守了。
借《哪吒2》前一波的幾個漲停潮,間接持有光線傳媒35.53%股份的王長田,在7個交易日內身家一度暴增200多億元。
這也讓大眾再次關心起這個1965年出生於大連、上海復旦新聞系畢業的老一代文娛人,這些年在忙什麼。
光線傳媒以做《中國娛樂報道》(後改名《娛樂現場》)在1998年後成名,這檔被稱為“娛樂界的新聞聯播”的節目,讓創業之初的王長田收穫第一桶金,一年營收3000萬。
2006年後,光線開始嘗試電影發行業務,並於2011年8月創業板IPO上市——成為A股第三家上市的影視公司。
2012年年底,一部《泰囧》讓光線傳媒名聲大噪:大賣近13億,成為國內第一部票房超過10億的華語電影。短短一個月內,光線傳媒的市值增長几十億。
2015年,王長田宣佈,光線將停止所有電視節目製作,全面轉向電影業務。其中參與的《分手大師》《中國合夥人》《失戀33天》《致青春》《滿江紅》等,都成為票房收割機。
王長田做動畫電影的念頭始於2004年。彼時,動畫太過小眾,市場將其歸類於專供青少年群體的小型別片。但王長田看到的卻是迪士尼模式,他認為,中國動畫電影處於藍海,誰先入局,誰就可以搶到一塊大蛋糕。
近些年,光線傳媒透過股權投資模式,籌建動畫業務板塊,先後將可可豆動畫(2015年)、十月文化(2019年)等20多家動畫企業納入旗下。光線傳媒全資控股子公司彩條屋第一次約見餃子,就始於2015年。自此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哪吒2》背後的廠牌矩陣 圖源網路

《哪吒》系列之外,《大魚海棠》《茶啊二中》《深海》《大聖歸來》等國產動畫知名電影,都冠著光線傳媒的名字。 “我們梳理了中國所有的神話傳說,最終的規模可能比漫威更大。中國動畫需要時間和耐心,只有長期積累才能爆發。” 

 動畫電影《大魚海棠》

但王長田的動畫電影突圍並不是一路坦途,《姜子牙》與《小倩》等口碑與票房都不盡人意,尤其後者票房最終據稱不超過2000萬。光線之後的兩部重量級IP續作《大聖2》與《大魚海棠2》成績到底如何,有待觀望。
事實上,雖然《哪吒2》成績喜人,但疫情之後文娛行業大面貌尚未出現根本恢復。
光線傳媒的股票2011年發行價為52.5元,最高達85元/股,如今14年過去了,光線還未迴歸發行價。
不管是站在宏觀上“離打造中國迪士尼還有多遠”的視角,還是微觀上好作品可持續性發展的視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王長田”,還任重道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