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這12句話,讓你的精神比98%的人都強大

有溫度 有深度 有廣度
就等你來關注
主編:丹尼爾 | ID:MRDANIEL777
編輯:耀勻 | 圖:Google
轉載請在後臺輸入授權
查爾斯 • 狄更斯曾說:真正的偉大來自於精神的力量,而非身體的力量。」生活如同充滿未知和挑戰的旅途,每個轉折和逆境都在考驗我們的心理韌性。
面對無以計數難以逾越的障礙和變幻莫測的環境,我們常不由自主的產生無力感,在壓力和自我糾結中,長期處於應激、彷徨和抑鬱的狀態,疲於奔命
因此,每個人都需要有意識的提高精神免疫力,為內心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和勇氣,讓精神變得強大,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問題,擺脫焦慮和壓力的桎梏。
在韌性被視為珍貴品質的世界,特別分享12個能夠顯著提升心理能量、釋放內心潛藏力量的語錄,賦予你擁有源於內心的力量:無論外界如何評判,始終擁有穩定的核心與強大的精神。
它們如同一種內在的自由,是讓你擺脫外界干擾、活出真正自我的深層智慧。
你要麼主動掌控生活
要麼就被生活所掌控
大腦的底層邏輯是什麼?神經科學家麗莎 • 巴瑞特曾給出非常精闢的回答。「大腦最底層的功能是管理我們的身體預算。」
身體預算包含了我們所具備的資源以及能夠採取的一切行動,包括經驗、能力、知識、技能、身體素質和心理狀態等等。
簡單而言:大腦的底層邏輯,就是時刻獲取環境資訊,並將它跟腦海中已建立的模型進行對比,透過反饋和結果來預測:
我們身處什麼環境?可能遭遇什麼困境、身心能否足以應對挑戰、應該採取什麼行動才能使得損失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而所有過程都是在潛意識裡進行的。我們每天有意識地、主動作出的思考判斷不到5%。其餘都是大腦根據上述流程自動化的結果,決定了我們大部分時間的狀態。
我們的大腦每時每刻都在思索「我們能做什麼」。然後,再跟外界環境傳入的資訊做對比,看身體和精神應該如何應對。
當我們對外界事物感到恐懼和焦慮時,當我們被外在壓力困擾和侵襲時,背後的本質是 —— 大腦的能力預算捉襟見肘,不足以應對外界威脅,因此產生負面感受。
簡而言之:造成負面感受和壓力的,並不是外在威脅的困難和複雜程度,而是大腦面對問題時感受到的壓力和不適。
所以,讓內心變得強大的的底層原理和核心,就是提高大腦的心理預算,提高精神免疫力,從而讓自己無懼各種衝擊。

NO.01 

過去的一切負面經歷
對當下行為毫無影響
Happy people know the past has no bearing whatsoever on their present behaviour.
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曾說:「除非你讓潛意識變得有意識,否則它將指引你的人生,而你卻稱之為命運。」
由於思維慣性,我們總是受過往的失敗與創傷影響,習慣性地我侷限。然而,真正內心強大的人懂得擺脫這些無形的枷鎖,明白每個當下都是重新出發的機會。
不要讓過去的經歷束縛現在的行動。陰影再深厚,也不能定義未來的無限可能。
真正改變人生的,是我們在這一刻作出的選擇和判斷,而非那些已塵封於歲月的片段。放下對過往的執念,專注於當下,才能以更清晰、更自由的姿態迎接未來。

NO.02

自我價值是內心的信念
而不是他人賦予的評判
No one has the power to decrease your self-worth because self-worth is just an idea.
心理學家威廉 • 詹姆斯曾說:「人類最大的發現之一,是意識可以透過觀念改變現實。」我們總容易陷入外界評價的敏感中,被言語或行為動搖內在的價值信念。
然而,內心真正強大的人明白,價值感的本質是一種主觀建構。正因如此,外界的任何風吹草動,都不足以動搖一個對自我清晰而堅定的信念。
正如作家埃莉諾 • 羅斯福所言:「未經你同意,沒人能讓你覺得低人一等。」
當我們焦點從外部聲音轉向自我審視。所有批判與褒獎,不過是風吹水面的漣漪,只有被你賦予意義,才會產生影響。

NO.03

總是內心糾結卻很少行動
也許正是突破改變的契機
If you're struggling but rarely exercise — that's the bulk of your issue right there.
行動是改變一切的起點,沒有切實的行動,任何的理論、思考和計劃都是空談。
著名哲學家約翰 • 杜威曾指出:「行動才是真正的智慧所在。」然而現實中,我們常被恐懼或自我懷疑困住,陷入思維的漩渦,遲遲不敢邁出決定改變的第一步。
然而內心強大的人深諳:行動再微小也勝過原地踏步。只有透過不斷探索與嘗試,才能解鎖全新的可能,通往突破和成長。
正如卡爾 • 榮格的提醒:「你所逃避的,終究會成為你的命運。」拖延和猶豫只會讓問題更難解決。勇敢地行動是奪回掌控權的方式,更是走出困境的唯一齣路。

NO.04

壓力並非源於外部環境
而是源自於內心的觀念
Stress is not caused by external circumstances but rather by internal ideas.
斯多葛派哲學家馬可 • 奧勒留說:「生活是由我們的思想塑造的。」換言之,事件本身沒有情緒色彩,是我們賦予它們意義,這些意義決定了我們所承受的壓力。
即:讓我們感到壓力的並非那些外在的挑戰,而是我們對這些挑戰的認知與反應。
但內心強大的人明白:外界壓力並非不可控的敵人,真正的掌控權在於心態。調整想法和信念,重新定義引發焦慮的事物,就能將困難視為挑戰,將危機看作契機。
壓力的根源是思想,解藥同樣在思想。只有懂得掌控內在力量,才能不被情緒左右,從容面對任何境遇,獲得真正的自由。

NO.05

能坦然接受外界質疑
你就能變得勢不可擋
If you can find a way to be ok with being disliked, you will be unstoppable.
哲學家阿德勒曾說:「人的不幸往往源於對外界評價的執念。」很多生活中的止步不前和猶豫不決,都是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擔心被外界誤解或被團體排斥。
一味追求外界認同,只會消耗內在力量。智者從來不為迎合而活,而是為信念和使命而行。我們無法控制外界的喜惡,但可以選擇忠於自我,從世俗的枷鎖中解放
這種內心的自由,是一種無可匹敵的力量。它讓你在面對質疑時無所畏懼,在做出決策時信念堅定。接受不被外界定義和理解,正是邁向卓越與成就的必經之路。

NO.06

與其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不如主動掌控內心的砝碼
The happiest people expect nothing from no one.
許多人感到失望或受傷,因為他們總期待外界能給予他們愛、認可、幫助或公平。然而,這種期待通常會導致被動和失控的狀態,陷入被外界掌控的不確定性中。
智者深知:幸福源自主動掌控情緒和需求,從外界的起伏中解放,擁有內在的自由與平和珍惜他人善意,但不視其為必須;感恩每份給予,但不讓其決定心情。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不因別人的行為左右自己的幸福,活得更加從容和滿足。

NO.07

將一切壓力、逆境和挑戰
都視為成長和改變的契機
Try to embrace challenges as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面對困難,我們往往感到害怕或退縮,視其為阻礙。然而,內心強大的人懂得,挑戰其實是提升自我、突破侷限的契機。
尼采說:「那些殺不死我的,都會使我更強大。」每次挑戰都為我們提供鍛鍊心智慧力的機會,推動我們抵達更高的境界。
當我們能夠坦然將挫折視為磨練,而非毀滅;將困難視為磨礪,而非障礙,才能真正實現自我的超越,發掘出隱藏的潛力。

NO.08

停止怪罪外界和他人
承擔責任和主動選擇
You will limit yourself to the degree you blame others for your problems.
心理學家維克多 • 弗蘭克爾曾說:「在刺激與反應之間有個空間。在這裡,我們擁有選擇的自由。」如果將問題歸咎於外部環境,等於剝奪自己改變現狀的力量。
責怪他人是一種心智逃避,是無能為力的藉口。它讓我們陷入無力感,將改變的鑰匙拱手相讓,封鎖成長和突破的可能。
精神強大的人不會浪費時間自怨自艾,而是會為自己所做的選擇和結果負責到底。
當我們停止責怪他人,坦然承擔責任,就不再是環境的受害者,而成為生命的掌控者,而真正的潛能也在這一刻被釋放。

NO.09

有意識的塑造思想和心智
是抵禦風暴最強大的武器
Proactively and positively shaping thoughts and beliefs is the most powerful weapon against external storms.
哲學家愛比克泰德說:「不是事情本身困擾著我們,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
思想決定了我們的精神力量和生活質量,積極修煉心智,透過主觀信念的鍛造掌控內心世界的鑰匙,就不會任由外界影響。
這種心態並非盲目樂觀,而是一種深思熟慮的選擇。是為人生築起的強大防線。無無論風暴如何肆虐,內心始終如不可撼動的堡壘,守護著最真實的自我與理想。

NO.10

永遠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而不是沉溺問題和情緒

Always seek solutions, not dwell on problems or emotions

面對困境時,情緒席捲而來,令我們感到焦慮和沮喪。然而,沉浸負面情緒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只有把精力投入到解決問題上,才能以實際行動改善現狀。
但與其反覆思考和糾結為什麼某件事發生,不如問自己:「我能做什麼來改變現狀?」這種解決方案導向的思維,引導我們掌控情緒,專注於尋找建設性的出路。
問題永遠會存在,但關注焦點放在哪裡,決定了我們能否超越困境。積極尋找方法,才是解鎖困境和迷途的真正鑰匙。

NO.11

放縱只會帶來短暫的快感
自律才能帶來長久的自由

Indulgence brings only fleeting pleasure, while discipline leads to lasting freedom.

短暫的放縱和及時行樂雖然能瞬間滿足慾望,卻常常留下後悔、空虛甚至失控的感覺。真正的自由,源自於約束自己,掌控慾望,併為長期的幸福和目標而努力。
心理學家喬丹 • 彼得森曾說:「自律不是剝奪自由,而是獲得更深層的自由。」自律是目標與成就間的橋樑。賦予我們力量,讓我們抗拒誘惑,專注於長遠利益。
雖然自律的過程充滿挑戰,但帶來的成就感是任何短暫快感無法比擬的。因為自由的基石是掌控自己,而不是被慾望左右。

NO.12

從不以單一維度衡量生活


建立多元的價值意義體系
Never measure life by a single dimension; establish a diverse system of values and meaning.

現代社會,我們常陷入將生活簡化為單一標準的陷阱——成功等同於財富地位、幸福等同於享樂、價值等同於外界評價。
然而,有價值的人生,往往建立在多元價值體系之上。每個生命的意義都是多維的,單一的衡量標準不僅無法反映生活的全貌,反而會讓生命錯失深度和廣度。
多元價值體系意味著我們不僅看重物質層面的成就,更關注精神層面的成長、人際關係的深度、內心的平和與自我實現。
正是這種多維度的評價標準,能夠幫助我們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保持平衡,讓我們不至於被單一目標或外界期待所左右。
Reference
1.siamalexmathers.medium|Twenty one sentences that will make you mentally stronger than 98% of people
2.positivepsychology.com|How to Be Mentally Strong: 14 Ways to Build Mental Toughness
3.cnbc.com|If you always do these 8 things, you’re mentally stronger than most
4.liveandlearnconsultancy.co.uk|9 Ways to Become Mentally Stronger and Fearless in Life This Year
5.frinedsofbusiness.com.au|21 Sentences for Building Mental Strength.
6.cnbc.com|If you always use these 6 phrases, you’re mentally stronger than most
7.linkedin.com|The 21 Sentences I Read Every Day to Keep Myself Mentally Strong
精神上的活力,才彰顯生命的活力
| 詩篇 90:12 |
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
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 Copyright 
丹尼爾主編作品 | 盡情分享朋友圈 | 轉載請聯絡授權

精品推薦,全網獨家
點選下圖,即可購買

廣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