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8日,讓所有人揪心的“幼兒集體鉛中毒事件”,終於釋出了官方通報,真相水落石出。
事發地是甘肅天水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251名幼兒全部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233人血鉛異常,僅18人正常。
而且,根據此前報道,幼兒血鉛超標的程度非常嚴重。
極目新聞記者曾收集了74名幼兒的血檢報告,其中70人超標,另外4人未就讀於該幼兒園。超標的70個孩子中,檢測值大於500μg/L的有3人;305—479μg/L的45人;206—294μg/L的22人。


也就是說,大部分孩子都達到了中度中毒的標準,甚至有相當多的人重度中毒!
而引起中毒的元兇是什麼呢?官方通報也公佈了答案:是褐石培心幼兒園裡的三色紅棗發糕和玉米卷腸包,鉛含量分別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國家規定,食品汙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足足超標2000多倍!

之所以鉛含量超標如此恐怖,是因為廚師在製作麵點時,往裡面添加了彩繪顏料,這些顏料中含有大量的鉛,包裝上明確寫著不可食用。

源頭查明瞭,可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從事幼兒教育的人,怎麼會連“顏料不能吃”這樣的常識都沒有呢?況且使用的還是極端劣質的顏料!連刷牆的塗料鉛含量上限都只有90毫克/千克。
難道就為了讓食物顏色鮮豔好看、受孩子歡迎?那為什麼不能使用效果相同、價格也不貴的可食用色素?這已經不僅是無知了,而是喪心病狂、喪盡天良!
孩子血鉛值那麼高,也不是一次兩次急性中毒導致,而是長年累月攝入的結果。看到一句很扎心的網友評論:鉛中毒的孩子,一定是學校裡吃飯最乖的寶寶,吃得越多,中毒越嚴重……

鉛中毒,似乎是一件離我們很遙遠的事,但其實,日常生活中,接觸鉛的途徑很多。而且,鉛的危害比我們想象中更大,世衛組織將它稱為“最純粹的毒物”,累積到一定程度,會損害全身臟器、影響智商,對兒童的傷害尤其突出。
如何防範於未然,是作為家長的我們都關心的問題。
先說一下這起事件的由頭。
早在半年多前,多名家長就已經發現自家孩子不對勁,但由於鉛中毒並沒有“專屬症狀”,他們根本就沒往那方面想。
安女士的女兒5歲,一開始,她發現女兒出現口臭。後來,女兒又總說肚子痛不舒服,飯量大大減少,以前一頓能吃8—10個餃子,逐漸只能吃4個。另外,脾氣變得非常暴躁。

還有一個同樣就讀於褐石培心幼兒園的5歲孩子,其母親羅女士說,過去半年,孩子總是說肚子痛、腿痛,她安撫一會就好了,也就沒往心裡去。
集體中毒事件爆發後,安女士和羅女士的孩子都查出血鉛超標,她們才把之前的症狀串聯起來。
褐石培心幼兒園是一所私立幼兒園,一年收費6000元,涵蓋8個月的學雜費和伙食費,在當地算是比較貴的。

儘管從今年3月開始,就陸續有孩子發現異常,但出於對幼兒園的信任,家長們從未起疑心。
直到鉛中毒的孩子越來越多,才引起家長警覺。
一位李先生說,他發現6歲的女兒長白頭髮、掉頭髮、經常肚子痛、牙縫裡有黑色物質,6月24日,他帶著女兒去醫院檢查,發現血鉛值284.9μg/L,醫生開了排鉛藥物,女兒每天揹著藥繼續上學。
3歲的兒子沒上學,也做了檢測,結果是20.62μg/L,數值正常。那時候,李先生都沒有懷疑幼兒園,還以為是女兒平時零食吃多了。

家長們說,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入園時間越長的孩子,中毒程度越深,懷疑是長期慢性中毒。這一猜測得到了專家的支援。
比起急性,慢性鉛中毒的傷害更大,因為大量鉛儲存在了骨骼中。
這導致排鉛治療週期會拉長,輸液3天+休息4天+輸液3天為一個療程,治療的時候血鉛下降,但停藥後還會反彈,重複多個療程後,血鉛不再反彈,才會停止排鉛治療,同時要補充鈣鐵鋅等多種營養元素。
幼兒園本該是讓孩子們健康成長,讓家長們放心託付的地方,卻因為後廚的一通離譜操作,成了“毒窩”,怎能不令人痛心、憤怒?
233個孩子,要經歷漫長的治療,233個家庭,因此天翻地覆。由於蓄積在骨骼中的鉛半衰期長達20—30年,陰影還會在家長們心頭久久籠罩。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就在2006年,甘肅天水麥積區也發生過一起鉛中毒事件,全村200多人血鉛嚴重超標,其中包括53名兒童,68人鉛中毒。
最後追根溯源,發現是由於當地的兩家化工企業違規排汙水。

在趙麗穎主演的《幸福到萬家》中,以真實事件為原型,演繹了一段情節:
何幸福在城裡打工的時候,接到婆婆的電話,說她兒子高燒不退,還伴有抽搐,催她趕緊回家。
何幸福趕回家後,發現她兒子並不是孤例,村裡有20多個孩子都出現了相似症狀,去醫院檢查後,確認鉛中毒,毒源是村裡新建的汙水廠。

過往的集體鉛中毒事件,多半是由於工業汙染導致,像這次由於食物新增劑導致的,比較罕見。
鉛是一種毒性非常強的重金屬,廣泛存在於空氣、土壤、水、食物中。我們常說“拋開劑量談毒性是耍流氓”,這句話對鉛不適用,它對人體沒有一點益處,只有毒性,因此,最理想的數值是0。
當然,0含量不太現實。我國在2006年制定的標準中規定,兒童高鉛血癥上限為100μg/L;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只要血鉛超過50μg/L,就有必要採取干預措施;美國CDC則建議不超過35μg/L。總之,越低越好。
家長們也不用過度擔心。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一項研究,過去20年間,兒童的血鉛水平一直在下降。幾何平均數從1991—1995年的88.74μg/L下降到了2016—2020年的27.32μg/L。
鉛中毒,會引發全身包括消化系統、血液迴圈系統、泌尿系統、免疫系統的症狀。
6歲以下的兒童相對更危險。他們手口動作多,更容易接觸到鉛,再加上吸收鉛的能力比大人高,只要吃進去一點點鉛,血鉛濃度就會一下子竄高。
兒童鉛中毒時的主要症狀有:生長發育遲緩、學習能力下降、智商受損、注意力不集中、閱讀障礙、貧血、厭食、腹痛、脫髮、聽視力下降等等。
2000年《中國實用兒科雜誌》中的一篇研究指出:兒童血鉛每升高100μg/L,智商下降6.67分,而且,這種損害是不可逆的。

更可怕的是,除非到了嚴重中毒階段,才會有一些明顯的特異性表現,輕微鉛中毒導致的貧血、腹瀉、便秘、注意力缺陷等都很常見,不容易引起家長的警惕。
因此,如果居住地附近有化工廠,或存在其他一些環境因素,孩子又出現了這些症狀,最快去醫院化驗血鉛,早發現,早治療。
1、遠離含鉛物品和場景。
(1)首先要注意喝的水。不要吃長期停滯水管中的水,最好喝過濾水,或者專門買桶裝水給寶寶喝。千萬不要用熱水器裡出來的熱水燒水喝,熱水會讓鉛更容易溶入水中。
(2)要注意飲食上的安全。根據世衛組織的報告,兒童鉛中毒47%來自於食物,不要給孩子吃爆米花、皮蛋等含鉛量高的食物。
(3)不要用錫器盛放食物。比如浙江的部分家庭習慣用錫壺裝黃酒,再烹調菜餚,另外,紹興到蕭山一帶曾經的支柱產業是錫箔生產,導致全家人血鉛水平都高。
(4)檢查孩子的玩具、餐具、繪本,看看是否有色彩豔麗質感不講究比較低檔的產品混入其中了,不是正版的繪本還是及時扔了吧。不用彩釉的餐具,以白色、表面光滑、透明的瓷餐具為宜。同時在選擇彩泥、超輕黏土、油畫棒等時,一定要選擇安全無毒有保障的品牌。
(5)家裡的零碎物品比如媽媽的化妝品一類的也要收好,媽媽臉上有妝時也不要親寶寶或被寶寶親。
(6)室內環境要健康。裝修時最好選擇不含鉛的材料,保持室內環境的乾淨和健康,不要給鉛傷害孩子的可乘之機。
(7)去綠色的環境中活動。經常帶寶寶去綠化帶或公園,遠離汙染較重的環境,儘量少帶寶寶去車流量較大,或者周圍有冶煉廠、蓄電池廠和其他鉛作業工廠的地方。
2、不要迷信偏方
兒童鉛中毒防治專家顏崇淮說,他接診的鉛中毒患者,十有八九都是偏方導致的。比如江西、福建、湖南的家庭,喜歡給孩子使用黃丹粉或紅丹粉,稱之為“溼疹神器”,可以治療痱子、尿布疹、蕁麻疹。其實,它們的化學名稱分別是一氧化鉛和四氧化三鉛,聽著就知道鉛含量有多高了!

很多媽媽應該對“保嬰丹”有印象,它一度被譽為“香港代購清單”中的神藥,後來被檢出含鉛量過高,從此被停用。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飲食均衡,增強營養
兒童營養不良,特別是體內缺乏鈣、鐵、鋅等元素,可使鉛的吸收率提高和易感性增強。透過合理的營養干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鉛水平。
平時應該多吃富含蛋白質的瘦肉、魚類、蛋類、奶製品;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富含鈣的奶製品、豆製品、海鮮、堅果等;富含鐵、鋅的動物肝臟、瘦肉、豆類、魚類等;富含膳食纖維的穀物、蔬菜等。

這次事件,給我們所有人都提了個醒。鉛中毒的發生率在逐年降低,但仍然沒有完全杜絕。
它的危害不容小覷,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學校、社會的共同守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