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5個字 閱讀時長:3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 發現價值 講述生活

補貼太瘋狂。
最近,手裡的阿里跟美團股票大跌,而且是持續下跌,特別是美團,虧得爹媽不認。
怎麼回事?
原來是外賣大戰升級了。
從4月份京東開啟外賣大戰開始,到現在已經快三個月了,完全沒有結束的樣子,而且看起來真正的大戰才剛剛開始。
美團表示要不惜一切代價贏得外賣大戰的勝利;阿里昨天又撒了500億表示奉陪到底,倒是掀起外賣大戰的京東好像沒什麼聲音了。

看看戰況如何?
阿里是新一輪補貼大戰的主力,號稱要跟美團對齊,訂單達到美團峰值的9000萬單。
美團也沒有坐以待斃,一輪補貼下去,美團的日單量峰值增加了3000萬單超過1.2億單。
使用者更是笑不攏嘴:
各種補貼券都花不完,外賣回到了十幾年前,3塊喝奶茶6塊喝咖啡,10塊錢吃一份工作餐,甚至還有各種免單可以搶。
不是要反內卷嗎?
剛剛開完的財經委會議就表示要整頓低價競爭,怎麼外賣大戰還敢這麼打?
有人說了:
外賣大戰其實跟國補的效果異曲同工。
國補是什麼?
國家財政出錢,補貼居民消費,你花10塊錢,財政就補貼2塊,撬動消費拉動內需的作用非常明顯。
外賣補貼也類似,而且補貼力度更大:
30-16,15-11,11-10……
補貼遠超20%,甚至都超過50%,而且補了三個月還不停止,太瘋狂了。
京東補貼百億,阿里補貼500億,美團更是要補貼千億,如果全部投入的話也有1600億了。
要知道,上半年國補的資金也才1620億。
外賣補貼的金額跟國補的金額差不多了。
撬動消費的作用也很明顯,網友都說搶到的券太多,後天的飯都已經提前下單了。
這刺激消費的效果,是不是沒有被整頓的原因。
另外,這算不算另一種發錢?
此前的國補被認為是撬動資金太大,補貼了有錢人,現在的外賣補貼,30塊補16,普通人也能更多享受了。
問題是:
錢從哪來的?
看起來是自有資金,其實還是股東的錢。
但是市場並不買賬,看看股市,美團、阿里、京東的股價都在大跌,甚至已經影響到恆科了。
市場認為,補貼大戰不會短期結束,而三家平臺企業的利潤會因為補貼而受損:
短期只能苦一苦股東了。
大股東沒什麼影響,像散戶只能罵娘了。
市場預計了外賣大戰的三種結果:
1、美團守住市場份額。
2、美團阿里平分市場。
3、三國殺的混戰格局。
看起來第二種結果機率有點大。
不知道外賣大戰要打到什麼時候,算了,中午搶個券點個外賣,彌補一點恆科的損失,笑。
就這樣。
美國的豪賭。
這周有兩個事情:美國的美麗大法案艱難透過,全球加稅談判進入最後倒計時。
這兩個事,不但重塑美國經濟結構,也將重塑全球產業格局,更是一場世紀豪賭。
可以繼續閱讀:美國的豪賭。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