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騙幾十年,原來這才是真相!

作者 | 燕公子
垂死病中驚坐起,牆外竟是我自己。
《小兵張嘎》主題曲有句歌詞:瞄了一個準,打死個翻譯官。以前一直想不通,為什麼要先殺翻譯官?
翻了翻這兩天的小紅書,突然就理解了,沒有天生的怪物,沒有無故的冤仇,兩國人民不能相互理解,翻譯官是要負很大責任的。
經常上網的人都知道,網際網路雖說號稱聯結全世界,但國內與國外之間,一直有一堵看不見的“牆”。想要“翻牆”去到外網,得透過爬牆軟體,不過這樣做,是有違法風險的。
這堵牆屹立數十年,把廣闊無垠的網際網路,分割成了兩個世界,“牆”兩邊的人早已習慣。然而就在這兩天,美國的一條法令打破了這個局面。
因為TikTok(海外版抖音)的中國基因,美國一直對其防範戒備。美政府要求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將TikTok出售給非中國企業,否則將在今年1月19日後停用TikTok。
在諸多努力無效的情況下,TikTok選擇了正面硬剛。沒有出售,也沒有坐以待禁,而是選擇了在期限到來之前,主動關閉應用。
大量“TikTok”海外使用者“流離失所”,當他們再次開啟手機,映入眼簾的不在是各種有趣的影片,而是一個掛著禁令的網站。
於是,美國最高院大法官在TikTok案中的一句“就沒有其他東西代替TikTok?”,在短時間之內就變為了現實……
憤怒的海外網友們迅速選好了APP代餐,只不過,這個替代品不是臉書,不是谷歌,而是另外一家來自中國公司的產品——小紅書。
一夜之間,大量外國網友湧入小紅書,他們戲謔自嘲為“TikTok難民”,前來“投奔”不被ZZ左右的中國網際網路陣地。
事件後續走向打了中西兩方網友一個措手不及。美國網友此舉,本來只是想向美國政府表達不滿與抗議,然而在初始交流之後,中西網友同時發出了驚喜的感嘆:
“啊,原來你是這樣的中國(美國)。這樣的我們,又有什麼不同?”
誰能想到呢,有朝一日,中西兩方勞動人民,會在一箇中國社交APP津津有味的對起賬本來,世界無產階級會在這裡,實現前所未有的世紀大團結。整個過程,只用了三天。
“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第一天,美國網友略帶羞澀,大多都是釋出一些自我介紹和友善問好的內容。
而中國網友一覺睡醒發現小紅書上全是緊張到搓手手的老外,登時也忍不住搓起手來——不過是興奮的。
也許是中華民族熱情好客的秉性一直刻在DNA裡吧,當美國網友還在拘謹問好時,中國網友直接開口索要的“貓稅”,一舉打破了不知說什麼好的尷尬與隔閡。
鑑於養貓的美國網友很多,中國網友表示,只要美國人願意分享可愛的貓咪圖片,即代表願意友好交往,於是許多美國網民即刻照做,此舉又被戲稱為“交貓稅”。
來而不往非禮也,美國網友曬出貓照,中國網友亦還贈之,寵物自帶的溫暖療愈之效,很快讓中美網友打成一片,話題很快延伸到寵物之外。
有老外表示,願意支付26美元一小時,作為學習中文的報酬,希望找個中文老師,也有美國小夥請求中國網友幫取中國名字,最終喜獲“狗蛋”之稱,他表示很滿意:
“太有趣了,誰會想到狗也會有蛋?我是一個愛狗的人,我也很喜歡吃雞蛋……再次感謝,從現在開始,我就叫狗蛋。”
還有美國網友說,明年就要來中國留學了,可是自己還不會中文。有中國網友在評論區幽默評論:如果你來中國,我會給你好果子吃。美國網友回覆:thank you.
值得一提的是,前一陣美國大選中當選的共和黨一方萬斯,曾有個引起巨大爭議的言論,他給那些沒有生育卻養著貓咪的女性,起了個諷刺外號“無孩愛貓女”。
他說,美國部分女性只愛貓咪,不願意生孩子,沒有承擔延續種族的義務,既然如此,她們的意見就不應被考慮和採納。
從那以後,貓咪在美國就多了一些曖昧不明的政治含義。一個女性(也可能是男性或者其他性別),沒有生育,卻又恰恰養著貓,彷彿便在昭示什麼負面立場。
在這種環境下生活的美國網友,來到小紅書,卻被中國網友友善大方的索要“貓稅”,這種感受可想而知——
被美國政客出言諷刺的愛貓人士,在這裡受到了尊重和歡迎,他們傾注感情的可愛貓咪,不再是授人以柄的負累,而是自帶萌感的社交通行證。
“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第二天,在相互已經大概熟悉之後,中西網友互動升級,開始走向日常,對賬本了。
先是醫療,有中國網友問美國醫療情況,美國網友直言,自己一顆牙齒斷了,導致口腔潰瘍已有一年,但因沒有涵蓋它的保險,他沒辦法修復。
“如果你很窮的話,獲得醫療保健極其困難。美國已經沒有中產階級了,而且我們的經濟很糟糕。”
接著談到一些日常的福利保障,“我們甚至沒有為無家可歸者提供無障礙廁所,他們必須在街上排便,並且不允許他們使用商店的衛生間。”
再接著,是中國網友最關心的房價。美國網友說,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很糟糕,大部分人永遠買不起任何地方的房子,尤其大城市的房價非常貴,所以流行租房子。
至於工作方面就更不用說了,很多美國年輕人都是打兩份工,早上4點起床,一直幹到晚上8點,因為如果不這樣,就付不起房租和食品雜貨的成本。這讓中國網友直呼“美利堅超人”。
再說日常物價開銷,更是讓人頭皮發麻。有美國網友說:我和丈夫每月靠3000美元生活。我們的房租每月1100美元,其它賬單各不相同……這個月我們僅電費就支付了350美元。
有人說:我每個月大約賺1500到2000美元,照顧有殘疾的人。我的租金大約是1700美元,不包括額外的賬單,所以我和我的伴侶分攤。
還有人說:這取決於你的工作。我的未婚夫和我每月加起來,大約賺7000美元,但我們的租金是1500美元,花在汽車上的錢是1000美元,保險是700美元,所以我們雖然收入不錯,但生活成本也很高。
幸福不是靠比較出來的,但美國網友說出的真相,的的確確讓中國網友傻眼了。過去深入人心的公知風、意林風,此刻完全被撕下了虛假面具。
這是震天撼地的一天,也是中西聯合大反詐的一天,中西網友深刻意識到,牛馬不分東西,全世界勞動人民都長一個樣兒!
當然,除了能吃苦,勞動人民還有一個共性,就是擅於苦中作樂,永遠熱愛生活。到了“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第三天,雙方互動再升級,進入中西網友展示才藝階段了,主打一個迷死對方。不得不說,老外也是會卷的。
有外國網友戴著鴨舌帽用吉他彈唱萬青的《殺死那個石家莊人》,注意,是用中文彈唱。還有人直接開始打天津快板。他們甚至還會研究漢服。
中國網友當然也沒閒著,除了個人才藝展示,還準備了文化外宣,並且是官方下場。1月14日,哈爾濱率先上線的全英文宣傳,首發在小紅書。
“餓了麼”沒趕上做宣傳片,於是緊急來了個夢幻聯動,在宣傳片評論區用英文留言:hi,are you hungry?(嗨,你餓了嗎?)
這句話一語雙關,即推廣了自己,又調侃了哈爾濱英文攬客的小心思,也是妙極。就是不知道外國網友做不做得來這道閱讀理解了。
在接觸了小紅書後,有美國網友表示:“這裡的人都很好,樂於助人,熱情好客。”他還說,由於小紅書不是由美國或任何美國企業家擁有和控制的,覺得在這裡很安全。
那麼,中國網友是怎麼說的呢?“交流能夠增進了解,減少偏見,消除誤解,我們真誠地歡迎外國網友,也希望他們能夠了解中國,喜歡中國。”
原來,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勞動人民的願望是一樣的,都在為衣食住行而奔波憂愁,都在為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奮鬥,都在汗水中綻放歡笑,都在無畏的尋找自由。
誰都沒有天生的種族敵人,更沒有你死我活充滿偏執的ZZ立場,黃色、白色、黑色在試探中一步步友好融合,最終顯現出人類一直在喊卻一直沒實質性做到的三個字:地球村。
我們都是村民,都是大家庭的一份子,你是我的高鄰,我是你的遠親,宣傳照上各種膚色貼臉歡笑的一幕不可能在虛擬世界真實發生,但我們的心前所未有地貼近。
沒有你我,不分內外,無論最後是否真能實現,無論這一波中外共鳴還能持續多久,起碼這一刻,我們願意沉醉在這個美好的虛擬之夢裡——
地球一家,無問西東。世界大同,美美與共。

位卑未敢忘憂國!
@關注和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援@
對話作者請新增微信:
Y2023-205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