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美國網友展現了對小紅書的熱情,有人表示,雖然得依賴翻譯才能使用,但她在這裡的體驗出奇地愉快。

隨著TikTok禁令將到期,美國使用者紛紛轉向中國另一款熱門社交媒體小紅書;圖為小紅書總部大樓的櫥窗的吉祥物。(歐新社)
隨著TikTok禁令將到期,大批「TikTok難民(Tiktok Refugee)」湧向小紅書,一夕之間,小紅書上「長」出大量ID顯示為美國使用者的「歪果仁」(外國人諧音),首頁內容和評論區瞬間充滿中英夾雜的對話。有人求外國博主幫寫英文作業,有人發全英文的小紅書教學影片,甚至還玩起「間諜梗」,網友笑稱「架起了中美友誼橋樑」,還有美國使用者形容「就像翻越了中國長城」。
綜合南方都市報、騰訊科技等媒體報導,「中國3億人生活指南」的小紅書,突然成為一個國際化社群。一名自稱TikTok難民的Ryan在釋出的自介影片中說,「美國政府正在封禁TikTok,所以我們正在尋找替代品…非常抱歉在這裡打擾你們,希望我們不會在這裡待太久。」他還把宣告翻譯成中文,並在影片中使用機器人語音生成器朗讀,該影片已獲得超過3.2萬次點贊。
中國網友對這些外國使用者展現歡迎態度,小紅書博主@Roxycat貓姐釋出全英文影片,秀出小紅書快速入門指南,她在影片中說,「我們不歡迎幾類人:一、認為左宗棠雞是最好吃的中餐的人,二、分不清中國龍和西洋龍的人,三、把中國人和日本韓國人搞混的人。」並強調「學些中文、尊重中國文化,我們很友善。」這則影片的按贊量迅速超過10萬,也被中國網友調侃為進入哈利波特魔法世界後麥教授對新生的「訓話」。
有美國人為了在小紅書上順利交流,開始快速「學習」中文,AI、翻譯軟體無所不用其極;甚至還有一堆中文教程,評論區的美國人都表示「100%得學起來」 。除此之外,還有美國網友在社群平臺上求中國梗圖,一口氣就收穫1萬7099個評論。一名中國網友則在美國友人的貼文下,發出一張秦始皇兵馬俑公主抱美國自由女神像的表情包,言簡意賅地表達歡迎。
中美網友互動還大玩「間諜梗」,由於Tiktok在美國被禁的高院聽證會上,大法官曾經發問「怎麼保證Tiktok裡沒有中國間諜活動?」美國使用者Cheolssunshine在影片中諷刺了所謂的「美國間諜」,北京使用者隨即回覆:「我就是你的新間諜,享受在這裡的時光。」還附上熊貓比心的圖案。得到美國人回覆:「我們到這裡來和『中國間諜』朋友們團圓了!」
美國網友展現了對小紅書的熱情,有人表示,雖然得依賴翻譯才能使用,但她在這裡的體驗出奇地愉快,當她釋出的影片下出現了中文評論,「就像翻越了中國長城」 。
另一名美國網友@lavidaluxe在小紅書上寫道,自己剛註冊新帳戶,為了回覆中國網友熬了個通宵,有中國網友在貼文下方追問英文試題,她迅速秒答:哪一道題?
還有許多美國網友自稱“TikTok難民”,他們的第一條小紅書帖子往往都是曬自家寵物,尤其是貓咪。

中國網友們機智地抓住了這一特點,紛紛在評論區附上“貓稅收取確認書”,這場跨文化的社互動動被網友戲稱為“交貓稅”(pay cat tax)。
截至北京時間1月14日晚上9點,小紅書話題#cat tax(貓稅)已有超過3000篇筆記,瀏覽量超過170萬,討論量突破5萬。

不僅是貓,狗、馬、小老鼠等寵物也成為了“社交貨幣”。甚至有中國網友開玩笑地曬出一張“大熊貓吃火鍋”的P圖,並配文:“你好,美國朋友,這是我的寵物,介紹給你們,交個朋友。”
除了“交貓稅”外,中美網友還展開了更深層次的互動。部分美國網友在介紹自己時,會用英文說明來小紅書的原因,並附上中文翻譯,向中國網友表示友好。
而中國網友則抓住機會,讓美國網友幫忙做英語作業,涉及語法、閱讀理解、完形填空等內容。
面對突如其來的“英語測試”,有美國網友認真作答,但也有人調侃道:“我真不敢相信,你們竟然幫助中國網友做作業,而且還做錯了!”

這場意外的語言交流讓不少美國網友開始好奇中文,一些人開始嘗試使用翻譯軟體發中文帖,還有人表示希望學習漢語。不少網友也建議,小紅書能推出自帶翻譯功能,以方便跨文化交流。
這場意外的跨國社交現象不僅僅侷限於寵物和語言學習,時尚、音樂、電影等話題也成為雙方交流的熱點。不少中美網友都表達了“我要交朋友”(I want a foreign friend)的意願,希望能透過小紅書結識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
小紅書的全球化發展已持續多年,但此次“TikTok難民潮”無疑是一次新機遇。未來,隨著越來越多國際使用者的加入,小紅書或將成為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社交平臺,而這場以“貓稅外交”為開端的文化碰撞,也將繼續書寫新的故事。
宣告: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影片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絡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