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開局在中國哪裡最能感受到異國風情?
北京、上海還是世界的義烏?
答案竟是意料之外的……小紅書。
最近兩天,一點開小紅書,就有種起猛了懵逼感,怎麼滿屏都是老外?
他們還有個統一的自我介紹:
你好,我是“抖音難民”(Tiktok Refugee)。
隨著大量美國“難民”的湧入,硬生生將小紅書送上了美區軟體下載排行榜榜首。
小紅書自己都沒算到,中文背景的交流空間,會迎來這等潑天“海外富貴”。
中文都抖不明白的美國網友,怎麼突然就愛上小紅書了?
海外抖音(Tiktok)在美國本來擁有1.7億的龐大使用者群,美國政府卻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要求它的母公司字節跳動在2025年1月19日前剝離Tiktok。
如果字節跳動不願意出售Tiktok所有權給美國公司怎麼辦?
隨著時間不斷靠近1月19日,原Tiktok的美國使用者開始“被迫”遷移……
有趣的是,他們沒有選擇Tiktok在美國的競爭對手平臺,諸如老外們常用的Youtube、Instagram等,而是扭頭奔向了中國的小紅書。
於是,盛大又魔幻的中美民間交流,就這麼猝不及防地,碰撞開了。
初來乍到的老外看著滿屏陌生的中文,首先借“貓稅”成功突破語言障礙,找到入圈“快速通道”:
網友甚至給初來乍到的“難民”做了一張簡單粗暴的“交流”引導圖:
也有摸不清狀況的“難民”,不懂就問:為啥中國網友想看我的貓?
立馬有熱心群眾站出來解釋:初次見面總要聊點什麼,聊啥好呢?聊天氣太老套,聊寵物,大家都愛,硬“通貨”~
後面甚至交出了鸚鵡、白馬、狐狸……驚得網友默默放出了特朗普。
中國網友看著滿屏亂飛的英文,很快也解鎖了高質量互動密碼——找美國網友做英語作業,專業對口:
小紅書瞬間化身“作業幫”!當然,正確率老美自己也有點不確定……
沒多久,求知若渴的美國網友,也回敬了自己的中文作業……
“難民”們對於中文的好奇與熱愛,得到了許多中國網友的積極回應——友善之外,還憋著難以翻譯的中式幽默。
中國網友熱情地回覆了“學習建議”,看得土著中國人都瑟瑟發抖:
毫無疑問,這場突如其來的小紅書“難民”潮,在中外網友的衝浪記憶裡,都引發了一場狂歡。
原本衝冠一怒,出走小紅書的美國網友,不經意間,碰撞出了對中國新的認知。
有人說,2025年的1月14日,值得紀念,這是“中美網民正式建交”的日子。
誰也沒想到,有朝一日,專注中國人生活指南的小紅書,會三步一個外國人,滿屏交差中英文。
其實,很早以前,小紅書就嘗試“敞開懷抱”,引進過一些海外人氣博主。
他們通常有鮮明的內容標籤:美妝、藝術、健身打卡……側重打造某個領域精品內容,而非隨意地分享生活日常。
最近幾天因“難民”潮湧入小紅書的,是各色各樣的海外普通人,沒有太多的光環,也沒有明確的規劃,有的是滿滿的問號:
在小紅書上,初來乍到的海外網友,正嘗試用友好的方式,分享他們生活裡的點滴,也許是一份晚餐、一幅畫、一首歌,甚至僅僅自己的美照。
不少新註冊的使用者,一面學習小紅書的使用方法,一面藉著翻譯器,向“原住民”留言:“你好”“很高興”“請見諒”。
中國網友也積極點贊回應,評論區各種“歡迎”和“welcome”。
當然,這中間也莫名觸發了不少抽象“機關”,一度讓畫風逐漸走偏:
不過這並不影響網友們相互交流的歡脫與快樂,在中英混雜的評論區,美國網友瞭解到了一個全新的中國:
沒有滿大街的間諜、沒有髒亂差、女性可以大膽放心出門的中國。
● 有美國網友問在中國女性覺得安全嗎,另一位網友回覆:比美國安全。
我們期待的“地球村”,不正是跨越文化差異的相互理解,雙向奔赴嗎?
在小紅書的電子“難民”潮裡,中美兩國網友都看到了超越國界的,來自普通人的善意。
Tiktok的被禁厄運,陰差陽錯地讓小紅書“撿了便宜”。
這款在中國有著11年運營歷史的App,藉著美國網友遷入的“玄風”,從“中國紅”搖身變成了“國際紅”。
1月14日,小紅書概念股集體高開,多隻股票開盤後很快漲停,引發媒體關注。
目前已經有3億多使用者的小紅書,面對巨大的“跨國”流量,能否穩穩承接呢?
小紅書可以是跨國“英語角”“相親角”“互通有無角”……再站高一點,是罕見的“對話”時刻。
悲觀的網友,擔心“群眾裡面有壞人”,預計這波流量來得快,去得也快……
老外說“打擾了”,中國網友回:沒事的,不打擾,我們兩班倒。
老外說“想看中國帥哥”,中國網友熱情地跟他介紹了全中國都愛的那個男人:
老外說想學中文,中國網友真誠地留言: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也許,這些“相容幷包”的幽默鬆弛背後,恰恰展現了屬於中國人的自信。
● 參考資料
[1] 都市快報:下載量飆升!大批美國網友湧入小紅書,評論區笑翻了
[2] 21世紀經濟報道:突然爆火,掀起漲停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