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BIE的朋友們:
12月28日,我們位於北京 THE BOX 朝外青年中心頂層天台的空間「別的盒子」,將舉辦一次線下展覽「捉五魁」,你將能看到五組藝術家的作品展陳在空間內,與此同時這個週末會有嘉賓音樂人演出助興和工坊活動。免票入場,歡迎來玩!

我們對這裡的定義是:
一個你能和朋友喝一杯的地方;
一個碰頭的地標;
一個展廳/買手商店/放映廳……
一個充滿各種可能,讓你能夠呼朋喚友的
文化複合空間;
一個你來了就能觸發隨機事件的骰子。

除此之外,「別的盒子」也歡迎你來提供更多玩法。我們希望那些積極用創造力和獨立思考介入生活的人們聚集在這裡,和我們一起自由地探索這個空間。就像開啟一個未知的盒子一樣,收穫令你難忘的「別的」體驗,創造一個匯聚多元社群的線下文化平臺。

「別的盒子」裡會有什麼?
「別的辦公室」
它是 BIE 成員們的辦公場所。歡迎自由職業者們、閒暇人員等在工作日下午時分,與我們共同分享這個空間。比起在辦公區辦公,我們非常有可能在公共區域、階梯抽菸處,與大家相見。
「別的音樂」
BIE別的音樂既會在這兒邀請身邊的音樂人好友辦點輕鬆、親密的小演出,也會以更多方式分享好音樂;我們會準備主題歌單、不同音樂人制作的混音帶等空間專屬的情境音樂;受大家喜愛的現場影片系列“BIELIVE”和線上視聽節目“怪果音樂直播間”也將充分結合空間特色,以全新方式呈現在線上及現場觀眾面前。
此外,bié Records 會在別的盒子展示、售賣全系唱片,並在未來更多舉辦面向樂迷開放的未發行歌曲試聽會、音樂人交流會、工坊等活動。
「別的電波」
別的電波未來也將會在別的盒子裡錄製,同時會以電波自身內容出發,把更多好玩的線上內容變成有趣的線下體驗。除了電波曼波之外,有更多日常小活動也會在這個盒子裡發生。
「呼朋喚友」
盒子更是一個充滿各種可能性,柔軟但有韌性的盒子,我們支援、尋覓那些美的、富有創造力的、有表達慾望的藝術家/音樂人/興趣團體等一起共創,期待未來在這裡能發生不同型別的活動,展覽、獨立短片放映、新書釋出、脫口秀開放麥、工作坊等等。
你可以把「BIE別的」想象成一個開源的媒體平臺,同樣,「別的盒子」也正是一個這樣的地方。
「買手周邊產品」
空間內會售賣「BIE別的」的各種周邊產品,包括且不僅限於:膠片、音樂錄影帶、服裝等各種相關周邊。在買手區域,傳達獨特的選品視角,品類涉及首飾、中古、家居、玩具、手工製品、器物、影音等。
「吃好喝好」
我們將與合作伙伴 LOUDER嘮得 共同打造飲品吧檯。未來還會有BIE調酒、咖啡等供應。

LOUDER嘮得
是2024年創立於北京的食物零浪費發酵工作室。
致力於透過創新性的發酵技術,基於農場、超市、餐廳等食物生產鏈條浪費的原料開發產品。
Action Speak Louder!

12月,「別的盒子」的活動有哪些?
🎫
12月28日—1月16日
「捉五魁」展覽
我們邀請了五組藝術家,以短暫、瞬時的名義描述當代感受,釋放非常規展廳空間的潛在可能,皆在喚起開放性的閱讀體驗。展現青年藝術家們並行且互動的創作經絡。
參展作品包括:繪畫作品、織物雕塑、白色失明麻將、部分攝影陳列及出版物等;工坊內容包括織物陶藝手作、白立方二胡探索。
五組參展藝術家

塗靖康

現工作生活於成都和倫敦,研究生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從日常生活的私密場所到戲劇性的公共舞臺,他的作品透過對於西方之光與東方之炁的理解,展開帶有敘事功能的表達。
創作是他求生的必經之路,透過對於主體的解剖,意圖脫離過往存在經驗與創作瞬間的情緒,爆發記錄強烈生命的運動過程,透過架上綜合材料繪畫、行為表演、影像、寫作等方式排練光與炁之間的距離,探索天地與人之間的內在聯絡。
上下滑動,預覽更多





李一味

李一味(Liliko)的作品探索主體境況與他者的聯絡。她希望透過語言、凝視、臉龐和記憶等概念來展現個體與集體景觀的動態。
除了白立方空間之外,她嘗試在更多場所展出作品: 如公共建築、公共交通、墓地和社交媒體。
上下滑動,預覽更多





李家興

家興致力於探索情感、記憶和感知的複雜層次,塑造自我的存在。她的每個創作過程都是一次親密的自我發現之旅,在潛意識領域中航行,探究隱藏的真相。
精神分析是家興藝術實踐的核心,象徵和隱喻是她工作的主要組成部分,創作涉及繪畫、裝置、戲劇、服裝和行為表演等媒介,營造一種超越個人經驗的對話,以邀請的方式找尋藏匿在集體中的個人存在。
上下滑動,預覽更多





羅萌萌

羅萌萌(Momo)目前生活、工作在倫敦,畢業於切爾西藝術與設計學院。她的作品涵蓋多種媒介,包括電影、雕塑和建築,構建跨越多重時間性的敘事。
Momo擅長基於空間情境創作電影序列,這些序列相互交織,形成一個超越時間的連續敘事,帶有強烈的超現實色彩。憑藉其作為記者和電影導演的經驗,她的許多作品探討了媒體資訊背景下社會信仰與行為的互動,回應了在重大歷史變革中湧現的集體記憶與創造力。
上下滑動,預覽更多






梁星昊,繪畫藝術設計師(出生於中國北海)是一位在倫敦生活和工作的藝術家。他曾就 讀於中國美術學院 ,後就讀於倫敦藝術學院。在校期間獲得傑夫·杜德利獎學金。
早期以繪畫為起點,從2021年後藝術家開始透過不同形式的實踐——從裝 置、表演、繪畫、 整體藝術、聲音、室內建築和影像等等延續著自己的研究和探索。近年來他探索了新數字技術與生物性,慾望間的矛盾。時常使用現成品機械賦予其人類特質,讓人與其相互模仿。作品“新紀元”於2022年入選威尼斯第十七屆拉古納藝術獎 。
上下滑動,預覽更多



王昊濱

昊濱(Jorge)的創作實踐是一種開放探索,在其中繪畫和音樂共存而不受嚴格定義或界限的束縛。擁抱實驗、即興和氛圍化民謠的自發性,聲音影響著畫作中的色彩和動態;同時,作品的視覺元素也塑造了他音樂表達的音調和節奏品質。這種流動的相互作用在聽覺與視覺之間營造著動態的對話,每種媒介不斷相互影響、重新定義。
上下滑動,預覽更多





🎫
12月28日 下午3:00開始
四組嘉賓音樂人前來助陣

15:30 – 16:10 Champagne Boy

王昊濱(Jorge)
去年,昊濱與宗漢在北京的 Fruity Space 合作了一場結合Tabla 的即興表演。今年,昊濱與 Cameron Durdy 一起,為 Ryosuke Kiyasu 在利茲的演出進行了開場秀。他與Fabiola、 Rowan 在倫敦攝政運河上完成了一次結合詩歌朗誦與表演的活動,旨在宣傳和探索運河中浮游生物的重要性,慶祝表達的無限可能。
李宗漢,學習、研究世界音樂,主要功課印度古典音樂,以印度古典音樂的節奏融合各類打擊樂器進行表演。宗漢會使用塔布拉鼓、巫毒鼓等與昊濱現場即興。
👇點選圖片觀看錶演影片 「 Jorge aka champagne boy 」👇

16:30 – 17:10 Coil Sprite

Coil Sprite
一隻充滿實驗精神的線圈精靈,Coil Sprite的聲音作品如同一場聲覺旅程,在迴圈與能量的渦流中穿行。音樂靈感結合了神秘主義、宇宙學和自然元素,並將環境取樣、遊戲音效和迷幻音色編織進輕盈律動的節奏結構中,營造出夢幻而靈動的氛圍。
👇點選圖片觀看錶演影片 「 Coil Sprite (live) @ byyb.radio」👇

17:30 – 18:10 The Normal Heart
從Nova Heart和宇宙企劃樂隊中於2024年底衍生出的器樂即興專案。

博譞&順順
博譞Bo Xuan 是獨立音樂人、作曲人,西塔琴音樂創作者,Nova heart 樂隊吉他手\貝斯手,多次參與戲劇配樂和電影音樂。作為多種音樂的探索者,博譞總能賦予音符以氣韻和靈動,呈現獨具一格的音樂和聲音旅程。
陳順順,曾於兩支金帆交響樂團中演奏大提琴六年,作為 Pythia 樂隊主創主唱,活躍於全國各大 live house 演出。參與《以空》、《請由我們決定今天的生活》《枯萎頌》等專輯錄制,編寫與錄製nowness 電影節提名短片《hidden cage》配樂。
👇點選圖片觀看錶演影片 「博譞 – 樓雲幻景」👇

18:30 – 19:10 LST李楠

LST李楠
LST是音樂人、鼓手李楠的電子樂計劃。以Rock’n’Roll、IDM、 Trance、left-field techno為元素,構建出剋制又充滿細節的聽覺體 驗。2018年發行專輯《EXTERNAL》,2021年發行專輯 《WEATHERMAN》,2023年發行單曲MV《DON'T REFUSE 別拒絕》、 《跨年》。
👇點選圖片觀看錶演影片 「Don't Refuse」👇

🎫
12月29日 下午3:00-6:00
15:00 – 16:30 糖藝工坊(李家興)
家興將帶領大家與糖親密接觸,
感受藝術家的雕塑製作過程。
在1小時的體驗中,觀眾可以選擇製作
藝術家專屬糖磚或可食用棒棒糖。
歡迎大家帶走自己的專屬糖磚!


16:50 – 18:00 二胡工坊(王昊濱)
昊濱和他的朋友會先帶來一段二胡表演
分享自己為什麼開始拉二胡;
透過這個樂器,他探索到了哪些音樂大門
並帶著二胡讓參與者親身感受其魅力,現場學習
總之,玩就對了!
往期活動照片↓

參與方式
每場10人,均免票入場
需提前預約佔位,私盒子小助手你想參加的工坊

未預約佔位的小夥伴,也歡迎隨機前往圍觀

策展人:司雲閣

司雲閣,音樂人,原The Dyne樂隊成員。2013年由兵馬司-Genjing出版 《浮游/騰空的根》LP,後參與多個聲音專案。2017年在太合音樂發行個 人專輯《頻道》。影像“不醒”、“唯靈”先後發表於Noisey和Nowness。2019-2022年間為ZKM & NMAF訪問紀錄片和MEGARMENTS-22AW ROTATE 配樂。“密集恐懼康復訓練”、“氨基室” 等系列作品曾在倫敦Black Swan Yard、Parsons Green及香港平行藝術節展出。
//聲音支援:Ivan
//美術設計:子江
//專案負責:酸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