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白敬亭的新身份:繆斯代表

《服飾與美容VOGUE》正式宣佈,2025 VOGUE China Fashion Fund中國青年設計師扶持計劃現已全面啟動。這也是繼連續兩年的成功舉辦之後,VOGUE Fashion Fund第三次落地中國。
3月28日下午,《服飾與美容VOGUE》編輯總監劉衝Rocco Liu,與特邀嘉賓周冬雨、白敬亭,以及往屆參賽選手和超百位嘉賓一道,在上海浦東美術館共同出席了2025 VOGUE China Fashion Fund的啟動儀式,並展開兩場精彩對談,共話中國青年設計師的當下與未來。
(從左至右)VOGUE China Fashion Fund 2024新銳珠寶設計師大獎得主周昊駿、徐昊,周大福高階珠寶創意總監劉孝鵬(Nicholas Lieou),演員周冬雨,《服飾與美容VOGUE》編輯總監劉衝Rocco Liu,上海時裝週組委會秘書長、上海服裝設計協會常務副會長呂曉磊,演員、GOODBAI品牌主理人白敬亭,VOGUE Business中國區編輯總監潘奕羚,2023、2024年度中國新銳時裝設計師大獎得主鍾梓欣、陳盛韜。
無論你是正在關注時尚行業發展動態的愛好者,還是正在躍躍欲試準備報名的青年設計師,以下都是你應該瞭解的,關於新一屆 VOGUE China Fashion Fund的五件事。
VOGUE Fashion Fund最初由美國VOGUE和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CFDA)於2003年共同創立,旨在為新一代設計師提供財務支援和商業指導。2023年,VOGUE China Fashion Fund“中國青年設計師扶持計劃”首次在中國舉行;次年,專案進一步升級,新增“中國新銳珠寶設計師大獎”,攜手獨家珠寶合作伙伴周大福,共同挖掘中國珠寶設計的無限潛力。
透過七個月的籌備和評選,最終於去年10月舉辦的“VOGUE Forces of Fashion時尚之力盛會”現場揭曉了各項大獎的歸屬。往屆的獲獎選手均與《服飾與美容VOGUE》達成了在海外亮相、內容製作、創意跨界等方面的深度合作,為他們進一步在國際時尚行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過去兩年的成功經驗之上,新一屆VOGUE China Fashion Fund於今年再度升級,將延續“VOGUE中國新銳時裝設計師”與“VOGUE新銳珠寶設計師”兩大獎項,繼續挖掘中國新興的年輕時尚力量,培養兼具文化敏感度與創新視野的新一代設計師,向世界傳遞中國時尚的獨特聲音。
此外,在活動現場,《服飾與美容VOGUE》編輯總監劉衝Rocco Liu宣佈了本屆VOGUE China Fashion Fund的新亮點——在延續兩大獎項的同時,開啟全新的“時尚繆斯計劃”。
在VOGUE China Fashion Fund進行到第三年的此刻,《服飾與美容VOGUE》希望能在獎項的深度和廣度上開闢新的維度,為時裝創作帶來更多的外延和靈感碰撞,也讓比賽的過程更加豐富有趣。因此,全新的“時尚繆斯計劃”應運而生。
“繆斯代表”演員周冬雨與演員、GOODBAI品牌主理人白敬亭
具體的實施方向可以簡述為:闖入本屆決賽的每一位選手都將被匹配一位超模或藝人,作為選手們各自的靈感繆斯。繆斯將深入參與到決賽命題的創作當中,而我們也將以VOGUE的視角深度記錄這個靈感迸發的共創過程。
其實,我們對“繆斯”的概念並不陌生,並且相信這是當下能夠為時裝帶來創新活力的關鍵力量。回顧時裝史中每一次的顛覆與創新,“繆斯”的形象幾乎始終在場。從設計師Elsa Schiaparelli受到知名藝術家達利的啟發所設計的龍蝦裙;到Hubert de Givenchy與Audrey Hepburn貫穿一生的友誼,以及Yves Saint Laurent身邊常伴的Betty Catroux、Loulou de La Falaise……從他們守望相助、彼此啟發的傳奇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設計師與繆斯之間的互動並非是某種刻板的標籤。繆斯的存在讓設計師得到最生動直觀的創作靈感,而這種深度創作出的成果也使繆斯的形象更加立體豐盈。時尚行業需要情感,需要故事,需要人與人之間的碰撞,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鮮活,擁有更長久的生命力。
在2025 VOGUE China Fashion Fund啟動儀式的現場,由VOGUE Business中國區編輯總監潘奕羚主持,演員周冬雨與演員、GOODBAI品牌主理人白敬亭,作為“繆斯代表”出席了本次啟動儀式,並分別與《服飾與美容VOGUE》編輯總監劉衝Rocco Liu、往屆參賽選手及特邀嘉賓共同展開兩場精彩對談。
“靈感有形,繆斯無界”
第一場對談以“靈感有形,繆斯無界”為主題,由編輯總監劉衝Rocco Liu,2023、2024年度中國新銳時裝設計師大獎得主鍾梓欣、陳盛韜及演員、GOODBAI品牌主理人白敬亭共同參與討論,串聯起時裝設計的靈感溯源與創新實踐,探討繆斯對設計的賦能。
對於“繆斯”這個詞,嘉賓們各有不同的理解。在鍾梓欣看來,繆斯是“在思想上優雅,但在生活上放鬆自在的一種形象”,她大方地承認自己就是Zhong Zixin的品牌繆斯;而在陳盛韜眼中,是“一種自然的優雅,無需刻意的點綴”,母親就是最大的靈感來源。
設計師鍾梓欣
Rocco也例舉了時尚圈眾多關於繆斯的佳話,比如Jean-Louis Dumas與Jane Birkin,Rick Owens與Michèle Lamy的故事。同時在他看來,作為演員兼GOODBAI品牌主理人的白敬亭,在與品牌合夥人、設計師上官喆在共同創作、相互啟發的過程中,也無形中成為了彼此的繆斯。
而白敬亭也坦陳,“繆斯”這個主題讓他有機會回顧生活中某些靈感迸發的時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關注中國設計師的作品,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與設計師們交流、探討關於設計、關於創意的話題。
演員、GOODBAI品牌主理人白敬亭
繆斯看似是具體有形的形象,但在設計師的創作思維中無處不在,它也可以是某種與生活緊密相連的線索,鍾梓欣提到了她在手工藝和人工智慧上的嘗試,陳盛韜和我們回憶起他在大理學習扎染技藝,並將其運用到藝人演唱會服裝的定製過程中,讓非遺工藝重新煥發新生。
設計師陳盛韜
而在這一主題論壇的最後,Rocco再次強調我們之所以邀請繆斯參與創作的意義:我們希望能夠幫助設計師實現創作的破圈,無論是靈感上還是知名度上,讓作品可以被更多人看到,這是一件非常值得長期堅持下去的事情。
“珠寶的故事:靈感、工藝與情感”
第二場對談,以“珠寶的故事:靈感、工藝與情感”為題,特邀演員周冬雨、周大福高階珠寶創意總監劉孝鵬(Nicholas Lieou)、2024年度新銳珠寶設計師大獎得主周昊駿與徐昊共同參與圓桌討論。圍繞珠寶作為“情感載體”與“文化符號”的雙重屬性,深入探討設計靈感的敘事力與行業變革方向。
作為珠寶品牌器炁qìqì的聯合設計師,周昊駿與徐昊講述了他們是如何為珠寶設計賦予紀念性的。從器炁qìqì的創作出發,文玩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線索,它的寓意、隨時間和接觸程度而變化的手感、光澤度,賦予了一種可以與珠寶相提並論的價值。周昊駿與徐昊在創作過程中非常鍾愛探索與之相關的話題,併力求在設計中產生對映。
器炁qìqì的聯合設計師周昊駿、徐昊
沿著周昊駿與徐昊的答案,Nicholas Lieou談起了周大福在創作中是如何平衡傳統和現代的。以品牌的傳福系列為例,傳統的“福”字被簡化為了幾何的造型,傳遞出更加時尚簡約的感覺。而這次也是周大福連續第二年成為VOGUE China Fashion Fund的獨家珠寶合作伙伴。
周大福高階珠寶創意總監劉孝鵬(Nicholas Lieou)
對於在造型時需要經常佩戴珠寶的周冬雨來說,她最看重珠寶在材質、款式和意義上相容共存,針對不同的場合,她有一套自己的搭配邏輯,日常更偏愛小巧精緻的點綴,而在時尚雜誌、時尚攝影師的鏡頭前,更富有藝術感、裝置性、概念化的作品會是她的優先選擇。
演員周冬雨
從自身偏好的角度出發,Rocco說他更看重珠寶在細節之上的處理,是否夠精緻、可以疊戴,但更重要的是,每一件作品背後所蘊含的情感價值和特殊意義。當然,他也關注到了近兩年來中國本土珠寶設計師的崛起,從藝術珠寶到黃金首飾,大眾對珠寶的審美風潮正在變得更多元、更豐富,也對珠寶品牌的硬體和軟體上的要求更高,明確的定位、工藝的壁壘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服飾與美容VOGUE》編輯總監劉衝Rocco Liu
去年獲得“VOGUE新銳珠寶設計師”大獎的周昊駿與徐昊也對此表示認同,他們提到,去年參加VOGUE China Fashion Fund的經歷,為品牌積累經驗提供了重要的支援,也正是在比賽創作的過程中,器炁qìqì進一步明確了發展的方向。 
對談的最後,Nicholas Lieou也從個人的經驗出發,鼓勵當下的中國珠寶設計師們盡情創作,他們對本土市場的理解和把握有著天然的優勢,可以讓好的設計更深入地與國內消費者建立個性化的聯絡。
在本次啟動儀式現場,我們還特別設定了“靈感沙龍”空間,陳列了往屆獲獎設計師陳盛韜、鍾梓欣、周昊駿與徐昊的代表作及創作手稿,模特身著先鋒設計穿梭展區,以靜態與動態結合的形式展現中國設計的多元創造力,也更能讓我們聯想到他們在參與比賽時的心路歷程。
2025 VOGUE China Fashion Fund中國青年設計師扶持計劃即日起正式開放報名,你可以點選下方的“閱讀原文“直達報名頁面,或透過VOGUE中國官方網站點選導航Fashion Fund 2025報名參賽,“中國新銳時裝設計師”與“新銳珠寶設計師”兩大獎項正虛位以待,期待你的參與。
2025 VOGUE China Fashion Fund,集時尚繆斯之力,與中國青年設計師共同創造時尚的未來。
撰文:善來
編輯:Lexi Chen
活動攝影:UP-VISION 合眾能量
設計:樂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