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搖擺少女》
在所有音樂的型別裡,古典音樂毫無疑問是相對“難懂”的那一種。
複雜的結構,厚重的歷史內涵,區別於一般流行音樂的文化場域,以及“千人千面”的聆聽體驗,都是古典音樂的獨特性所在,當然,這些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不少人進入這門藝術。
但古典音樂不止是音樂的一種,它還是一段鐫刻著精神與思想的記憶,在千百年裡與宗教、政治、哲學及其它藝術形式相輔相生。正因為如此,對於古典音樂的“普及”才真正具有價值。
音訊節目《演奏之外:張昊辰的音樂沉思錄》已在看理想 App 上線——鋼琴家張昊辰親自講述與精心配樂,邀請你共赴一場古典音樂的心靈之旅。
🎵 🎐

講述|張昊辰
來源|看理想節目《演奏之外:張昊辰的音樂沉思錄》
是誰在製造古典音樂的門檻?
我們為何會被沒有語言的音樂“感動”?
音樂的偉大,是讓人在共鳴中找到自我?
從純音樂到無調性,音樂離人更近了、還是更遠了?
跟隨張昊辰,讓古典樂褪去殿堂光環,成為一場私密而遼闊的心靈對話。
從古典音樂的祛魅與復魅開始,以感性經驗切入,藉助哲學思辨,徐徐展開聆聽古典音樂的關鍵要義。再走入歷史的縱深,從個人史與時代變遷中,打撈音樂家的幽微心靈。
“社會的溝通從未如此便捷,但在心靈深處,人依舊是封閉的。”不妨試著開啟耳朵,更開啟心靈,在“演奏之外”,聽見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