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父母陷入藤校媽媽騙局:頂級牛娃,不是拿錢砸出來

不知從何時開始,翻開社交平臺,鋪天蓋地的教育焦慮,便迎面襲來——
小紅書上那些自詡為“藤校父母”的家長們,在字裡行間大肆宣揚著他們精心培育的神童牛娃,如何贏在起跑線上。每一個光鮮亮麗的成就都精準地射中“雞娃”家長最為敏感的神經。
社交平臺關於“雞娃15年送進名校”分享的帖子不勝列舉
從中國第一“雞娃”劉亦婷到數十萬粉絲的藤校家長,沒有父母不喜歡聽成功育兒的案例,他們總是在探尋著那些寶貴的教育心得,試圖把別人家牛娃的成功經驗複製到自己孩子身上。
殊不知,自己早已被「人設生意」盯上,正一步步踏入了那個精心佈置的騙局之中……
評論區下被矇騙的家長們
曾有記者假扮普通家長新增這些“學霸父母”的聯絡方式後發現:藤校牛娃的身份是假的,帖子是編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透過販賣教育焦慮賺錢,為機構導流,給中介賣人頭
他們編織了一個名校夢,在這個“荒唐”的夢裡,一端是無休止的雞娃戰術,一端是用金錢堆砌的“無用功”,中間被撕扯著的,只剩下擠滿精神科的空心病小孩。
而教育的本質,絕非一場讓人精疲力竭、只為搶佔先機的軍備競賽,而是能夠點燃孩子內心熱愛,從而爆發出強大自驅力
前不久,在清華大學落下帷幕的2024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全球總決賽中,來自北京王府學校的三個00後孩子站在了領獎臺上,拿到了被譽為「華人青少年諾貝爾獎」的生物方向“全球銅獎”,在他們身上,主頁君找到了“何種教育才能培養出實力派牛娃”的答案。
王昊宇(左二)、周靜函(左三)和陶成溪(左四)在頒獎典禮現場
長按並識別下方二維碼
即可預約王府12月28日教育分享會

隊長周靜函,是王府學校11年級的學生,同時還擔任著年級學生會主席及班長等職務。
去年12月,當校園內電子螢幕滾動閃耀著學姐們榮獲2023年丘成桐中學科學獎大獎的亮眼成績時,周靜函很是嚮往。
王府的學姐們正在接受頒獎:李梓楠(左四)、蔡芸彤(左五)和楊子玉(左六)
作為生物學科的忠實愛好者,她迅速找到了學校的生物老師,表達了次年組隊參賽的熱切願望。在獲得老師堅定的支援和鼓勵後,她隨即向同班的王昊宇陶成溪發出邀請,期待能與他們攜手共赴這段充滿挑戰與探索的科研旅程。
在周靜函的眼中,王昊宇是手握化學國際金獎的學霸,而陶成溪則以英文閱讀能力見長,早在高一時便託福破百,兩人都對生物學科有著極大熱愛,這樣的組合無疑是強強聯合
寒假伊始,三人便投身於緊張而充滿挑戰的頭腦風暴之中,為開題做著充分的準備。
起初,三位同學對於開題專案的構想還比較模糊,好在有老師的適時點撥和引導,他們最終鎖定了《蚯蚓對土壤中微塑膠降解的影響》這一富有創新性的專案,隨後便開始進入實操階段。
他們一邊推動實驗進度,從陶成溪主力負責研磨40斤樣本土,到王昊宇主攻解剖上百條蚯蚓,三位同學的課餘時間全部撲在專案上,與實驗室的精密儀器為伴,在老師的指導下大膽嘗試;一邊忙著閱讀大量國內外學術文獻,包括土壤科學、微生物學、生態學及化學分析等多學科知識,充實著自己的知識儲備。
在這過程中,他們相互鼓勵,共同前行,即便是在AP大考的備考壓力下,也從未有過絲毫的動搖
這樣的堅定和從容不迫,得益於自小在王府學校被激發的濃厚學術熱情豐富的科學探究經驗
一直以來,王府都極其重視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堅持以“學術立校,科研立校”為辦學宗旨,注重以專案式學習、自主探究、情境教學和創新實踐等方式培養孩子們的學術素養。
自小學階段起,學校便提供豐富的STEAM特色課程,在6、7年級階段,設定科學課程,涵蓋物理、化學與生物等領域,打造大概念學科,為孩子們提前推開了通往科學殿堂的大門。進入8、9年級,學校更是前瞻性地引入了IGCSE課程體系。在IG生物課堂上,老師們採用啟發式教學,用生動幽默的講解方式,激發了周靜函與陶成溪對生物學的濃厚興趣。除此之外,王府學校尤為鼓勵學生超越課本知識的侷限,透過動手實驗來驗證教材知識與個人見解。
陶成溪分享道,“最近我們在學習細胞分裂時,雖然課本上也附有相關手繪圖片,但當你親自在實驗室的顯微鏡下觀察到這一現象時,所帶來的震撼是截然不同的,記憶也更為深刻。”
除了精心設計的課程體系外,王府每學年都會舉辦一次科學節,讓孩子們的想法落地生花,陶成溪在初中和高中階段各參加了一次,周靜函連續五屆不落,王昊宇則在高一第一次參加科學節時就斬獲了一等獎,科學節的火熱舉辦極大地促進了他們在科學領域的深入探索。
正是這份對科研的熱愛和執著,讓周靜函團隊克服了一切困難——
實驗操作有誤差,那就反覆精進練習,提升實操能力;
論文觀點相左,那就坐下來重新梳理;
時間緊任務重,那就加班加點,奮戰到深夜…..
學校更是全力支援他們的夢想,在緊張的備賽階段,學科老師傾囊相授,同學們則化身聽眾,用陪伴傳遞力量。
因此,即便面對國內外強大的競爭對手,他們依然自信滿滿地站在答辯場上,迎接國內外頂尖教授的審視。
丘成桐老先生(左二)與王府師生的合影
在通往清華大學領獎臺的路上,他們步伐堅定而又從容不迫,而這源自於王府學校對每一個孩子熱愛的全力支援和託舉
不僅在科技創新領域,王府學校傾注心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提供充足的資源平臺,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在藝體的廣闊天地中,亦是如此。無論是王府學生登上中國教育電視臺春晚平臺,還是在ISBC國際化高中籃球爭霸賽勇奪全國亞軍,都是其實力的體現。
在王府的教育理念中,“只要孩子熱愛,我們便全力託舉”,零基礎申請伯克利音樂學院的侯軼凡就是這一教育理念的受益者。即便他曾是個對音樂一知半解的跑調型選手,也能在明確目標申請校的一年時間裡,斬獲頂尖音樂學府的錄取通知書。
而這背後,凝聚了王府學校音樂教師團隊的力量。學校不僅有涵蓋樂理知識與音樂製作的課程體系,還提供了豐富的社團歷練平臺和多元的校內外舞臺實踐機會。這些寶貴的資源與支援,如同催化劑一般,加速了侯軼凡的專業成長,讓他能夠在伯克利音樂學院的面試中備受青睞。
不僅是藝體方向,文科領域同樣閃耀著王府的光芒
一直以來,學校對於學生的專業選擇從不進行功利性地引導,而是全力守護學生的熱愛
去年拿到劍橋大學面邀以及哥倫比亞大學、加州伯克利、南加大、羅格斯、倫敦大學學院、愛丁堡等大學錄取的李禹田就是最好的證明。
七年級在學校初次接觸國學課時,李禹田的心中便悄然種下了一顆哲學的種子,八年級的時候,她報名了學校的哲學課,當老師講到柏拉圖的洞穴時,她彷彿感覺到心裡的種子正在破土而出,從此便決定投身於哲學的海洋。
而當她決定未來深入研究哲學,並將其作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時,她的媽媽流露出難以掩飾的困惑與不解。的確,相對於那些被視為“正統”的專業路徑,哲學專業在家長們的眼中就像個怪咖。然而,在這一選擇面前,王府的老師們卻極為支援李禹田,他們頻繁地與李禹田展開哲學領域的對話,共同探索智慧的邊界,並且鼓勵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禹田的母親逐漸捕捉到了女兒談及哲學時眼中閃爍的光芒。這份真摯的熱愛,如同一股溫柔的力量,悄然融化了母親心中的疑慮。她開始嘗試著走進女兒的精神世界,不時地與女兒共話王陽明的心學、柏拉圖的理念論,以及這些哲學思想如何為現代人的生活提供深刻的啟示與指引。
王府學校就是這樣,全力支援每個孩子的熱愛,建校近30年,王府學校始終堅持以愛為舟,引領每位學生駛向夢想的彼岸。
這份託舉背後,是毋庸置疑的實力
作為北京首家中外合作制學校,王府既是美國大學理事會授予的中國唯一AP教學示範校,還是北京首家劍橋大學國際教育考試中心,獲得了IBO幼、小、初、高全學段授權,同時獲得了WASC(美國西部學校與學院教育聯盟)和NEASC/CIPASH(美國新英格蘭院校協會頒發的中國高中國際專案質量認證)兩項認證。一項項權威認可不僅是對學校高質量辦學的肯定,更為學生未來的升學之路提供了強大背書
目前,王府學校開全了AP、A Level、IB、OSSD以及藝術留學特色課程五大主流國際課程體系和方向,還有包括丘成桐獎等在內的各類國內外高含金量專案與資源,讓學生不斷自由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
王府連續多年的升學佳績,如賓大、哥大、約翰霍普金斯、牛劍、帝國理工等名校的錄取正是其教育理念的生動體現。
在去年申請季,王府2024屆畢業生共計斬獲1432枚錄取,拿到的獎學金高達851萬美金,中美英加澳藝術方向全面開花,創歷史新高,而僅在2025的ED階段,Offer數量就已突破百枚
左右滑動檢視王府2024年錄取榜單👉
但王府追求的,遠不止於名校的光環,它更致力於讓每個孩子發掘自我潛能,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是王府教育的初心,也是其永恆的追求。
無論未來世界如何變遷,王府學校都將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守護他們心中的熱愛與夢想,培養出既擁有深厚文化底蘊,又具備國際視野和創新能力的未來領袖,讓他們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能以堅定的步伐,勇往直前,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
長按並識別下方二維碼
即可預約王府12月28日教育分享會

本文系原創釋出,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市場推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