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川普「十大承諾」政策一覽!移民、教育、擁堵費…紐約或大受影響!

在經過一場充滿爭議和競爭激烈的選舉後,多家外媒提前透露,唐納德·川普再次成功贏得了202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即將開始第二個任期。
川普成為了繼1892年格羅弗·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總統之後,120多年來第一位在選舉中失利,然後又重新贏回白宮的總統。
在多家媒體預測其贏得2024年總統選舉之後,川普在佛羅里達州棕櫚灘會議中心發表演講,宣佈自己勝選。他向支持者承諾,“我每一天都將為你們而戰”,並表示他將迎來“美國的黃金時代”。
與會者包括川普的妻子和家人、前獨立總統候選人小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前FOX主持人塔克·卡爾森(Tucker Carlson)以及億萬富馬斯克(Elon Musk)和他的兒子X。
包括北卡羅來納州、喬治亞州、賓夕法尼亞州等多個關鍵搖擺州在此次大選中選擇了川普。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這些搖擺州的結果可能會左右整個大選的最終走向。
例如賓夕法尼亞州,如果勝者和敗者的選票相差半個百分點,就需要重新計票。在2020年,這一差距剛剛超過 1.1 個百分點。
拜登是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Scranton)人,他在2020年逆轉了該州,以8萬多票的優勢獲勝。2016年,川普成為自1988年喬治·H·W·布什以來第一位贏得賓夕法尼亞州的共和黨人,以4.4萬多票的優勢獲勝。
賓夕法尼亞州是2024年大選中最重要的戰場州,賀錦麗和川普都把該州的選舉人票作為各自獲勝之路的核心。
這場選舉也出現了許多“戲劇性”的事態發展:川普在競選期間受到刑事審判、兩次面臨暗殺企圖,以及拜登退出競選後民主黨候選人的更替。
這位前總統最終贏得了令人信服的勝利,將喬治亞州重新拉回了自己的陣營,並拿下了北卡羅來納州,粉碎了“藍牆”。他預計會以微弱優勢贏得普選,但他在2016年未能贏得普選,共和黨自1992年以來只贏過一次。
這位前總統和他的競選夥伴、俄亥俄州共和黨參議員萬斯(JD Vance)利用選民對拜登執政期間成本上升、南部邊境移民激增以及國外環境不穩定的不滿情緒,說服選民重新支援他的政策。
參眾兩院結果如何?
美國大選投票日,兩黨除角逐總統大位外,也在爭奪國會參眾兩院控制權。據NBC新聞預測,共和黨贏得參議院控制權;眾議院仍有待爭奪。
據美聯社最新訊息顯示,在參議院,共和黨人目前擁有51個席位,民主黨擁有42個席位。
共和黨人伯尼·莫雷諾(Bernie Moreno)在俄亥俄州的參議院競選中擊敗民主黨參議員謝羅德·布朗(Sherrod Brown),這對共和黨來說是一個關鍵的勝利。
共和黨還在西弗吉尼亞州翻轉了一個席位,州長吉姆·賈斯蒂斯(Jim Justice)將接替即將退休、由民主黨人轉為獨立參議員的喬·曼欽(Joe Manchin)。
在眾議院,共和黨擁有195個席位,民主黨有176個席位。
美聯社截圖
川普對支持者發表講話時慶祝共和黨贏得參議院控制權,這是該黨的重大勝利。他說:“美國賦予了我們前所未有的強大使命。我們奪回了參議院的控制權。”
如何影響紐約?
根據美聯社的選舉結果,川普將重返白宮,他承諾在第二個任期內改變政策,這可能會在紐約引起強烈反響。
大規模驅逐無證移民可能會使整個社群陷入困境。聯邦對MTA一些最受矚目的交通專案的資助可能會被撤回。而公共教育可能會因聯邦教育部的取消或縮減而發生改變。
以下是川普的政策可能對紐約人產生影響的三個方面:
· 交通
川普的當選使紐約主要交通專案的未來充滿疑問。
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川普暫停了Gateway專案的聯邦資金,該專案旨在為美國鐵路(Amtrak)和新澤西州交通運輸(NJ Transit)在哈德遜河(Hudson River)下修建一條新隧道。他領導的交通部也遲遲沒有批准曼哈頓的擁堵費(60街以南的司機收取通行費)——川普曾表示,一旦他宣誓就職第二個任期,他將取消這一專案。
今年5月,川普在社交媒體上宣佈,他將“在上任後的第一個星期內取消擁堵費!”
MTA的下一個654億美元資本計劃指望高達140億美元的聯邦資金來支付,而現在這筆資金可能岌岌可危。
目前,擁堵費的命運掌握在州長凱西·霍楚爾(Kathy Hochul)手中,她無限期暫停了該計劃。許多專家認為,如果在就職日之前該計劃還沒有啟動和執行,川普批准的可能性很小。
· 移民
川普在移民問題上的目標非常明確:驅逐儘可能多的人。在共和黨全國大會上,他承諾將啟動“我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驅逐行動”。
川普的競選活動以對美墨邊境採取強硬態度為中心。如果他如願以償——考慮到許多民權律師將排隊向他發起挑戰——這可能會對數百萬無證移民或尋求庇護者產生重大影響,其中包括仍由紐約市照顧的數萬名新近抵達的移民。
鋪平道路行動組織(Make the Road Action)組織執行董事Theo Oshiro表示,川普的第二任政府將對那些“視自己為國家貢獻者”的移民社群成員構成“生存威脅”。
根據紐約市主計長Brad Lander一月份的報告,紐約市估計有47.6萬名無證移民。
川普的驅逐計劃預計將部分依賴於他援引1798年《外敵法》(Alien Enemies Act of 1798)的計劃,,這是一部很少使用、已有數百年曆史的法律,允許總統在戰爭期間驅逐來自敵國的非公民。該法是二戰期間日本拘留營的法律依據。共和黨人在2024年的政綱中呼籲川普援引該法驅逐已知的幫派成員、毒販或卡特爾成員。
他還表示將根據一項名為《叛亂法》(Insurrection Act)的法律向邊境派遣美國軍隊。
在這兩種情況下,川普都可能面臨法律挑戰。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一份檔案中表示,川普“根本無法在不違反憲法和聯邦法律的情況下完成他的移民議程。”
· 教育
2024年共和黨政綱呼籲廢除聯邦教育部,將更多控制權交給各州。該黨還支援“家長權利”,反對在學校和課堂中推行多元化舉措。
根據該政綱,“共和黨將確保孩子們學習閱讀、歷史、科學和數學等基礎知識,而不是左翼宣傳。”該政綱還呼籲支援教授“西方文明”,並承諾取消對從事“不適當灌輸”的學校的資助。
雖然紐約市相對而言沒有捲入這些文化戰爭,但也有人試圖審查一些強調 LGBTQ+ 問題的書籍,尤其是在史丹頓島。一些活動家呼籲修改城市政策,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性別認同參加體育運動。這些聲音一直是少數。但隨著川普當選,他們的主張現在可能會得到聯邦政府的支援。
不過,與共和黨人完全解散聯邦教育部的目標相比,這些文化問題就顯得微不足道了。聯邦資金佔市教育部門預算的6%——儘管共和黨人提議將聯邦資金無條件地分配給各州。
共和黨人長期以來一直在競選中主張解散教育部,但這樣做需要國會的批准。幾十年來,這一常年承諾均告失敗。
川普2024年十大承諾政策一覽
川普此次的勝選不僅強化了他在共和黨內的領導地位,也預示著美國許多關鍵政策的重大轉向。
當川普在第一個任期結束後被拜登擊敗時,美國正處於新冠病毒、封鎖和社會動盪之中。在他的競選活動中,恢復經濟健康和法律秩序是他的核心競選資訊。
經濟
對選民而言,這是最大的問題。影響他們情緒的是來自食品和住房成本高企的壓力,而不是強勁的經濟增長和低失業率。
這位前紐約商人在經濟方面的民調持續領先於他的民主黨對手賀錦麗。
他在競選網站上的核心承諾之一就是“結束通貨膨脹,讓美國人重新負擔得起”。
總統直接降價的權力非常有限。川普承諾擴大美國能源生產,開放北極荒野等地區進行石油鑽探,他認為這將降低能源成本,但有分析人士對此持懷疑態度。
他表示可以透過阻止一些無證移民獲得抵押貸款並驅逐其他無證移民,以及在聯邦土地上啟動房屋建設計劃來降低住房成本。
稅收
川普有一系列減稅計劃。
首先,他希望延長2017年頒佈的減稅措施——《減稅和就業法案》Tax Cut and Jobs Act,這些措施將於2025年到期。這是幾十年來最大的一次稅收改革大幅削減了企業稅率,改變了美國對企業徵稅的方式,同時暫時削減了個人所得稅和遺產稅,這些變化使富人和企業受益。
他提議免除小費所得稅,他的對手賀錦麗隨後也支援這一提議,但這需要得到國會批准。
川普還呼籲廢除社會保障稅,此舉將受到退休美國人的歡迎,但同時也會給基金造成一個大漏洞。
貿易
這位美國前總統第一次就任後,就讓美國的自由貿易時代戛然而止,但他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在很大程度上被拜登保留了下來,甚至有所擴大。
這一次,他提議對大多數外國商品徵收10-20%的新關稅,其中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首當其衝,稅率為60%。
這是他推動本土製造商發展、停止外包的努力的一部分,但一些經濟學家警告稱,這可能推高面向消費者的價格。
在與賀錦麗的唯一一次總統辯論中,川普指出,他確實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而拜登政府並沒有取消這些關稅。
移民
這是川普的首要任務,就像2016年一樣,當時“建牆”是他的標誌性口號。
2023年底,越境人數達到創紀錄水平,但在今年大選年有所下降。川普誓言要透過修建邊境牆和加強執法來封鎖邊境。
他還承諾對無證移民進行美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驅逐。
他挑選的副總統萬斯(JD Vance)表示,他們將從驅逐100萬人開始。但有專家表示,如此大規模的驅逐將面臨巨大的法律和後勤挑戰,也有人聲稱這可能會減緩經濟增長。
根據川普的另一項政策,無證居民的子女將不再有資格獲得公民身份,儘管這將面臨巨大的法律障礙。
墮胎
這是最高法院於2022年推翻憲法規定的墮胎權後的首次總統選舉。
川普在擔任總統期間任命的三名法官在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裁決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隨著許多州出臺墮胎限制措施,民主黨人利用這一決定來拉攏支持者。
川普本人經常表示,各州應該自由決定自己的墮胎法律。
但最近幾周,他試圖走鋼絲,採取更溫和的立場,同時努力避免疏遠他的保守派基礎。
川普批評了佛羅里達州嚴格的6周墮胎禁令,引發憤怒,但他也表示,他將反對在該州投票決定墮胎的權利。
在總統辯論中,他表示不會簽署全美性的墮胎禁令。
烏克蘭和北約
這位共和黨人奉行孤立主義外交政策,希望美國脫離世界其他地區的衝突。
他承諾透過與俄羅斯的談判,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衝突,而民主黨人認為此舉會讓普京更加膽大妄為。
川普在總統辯論中說:我非常瞭解澤連斯基,也非常瞭解普京,我認為結束這場戰爭,透過談判達成協議,符合美國的最佳利益。”
川普沒有詳細說明他認為在這樣的協議中雙方應該放棄什麼,而克里姆林宮也表示在24小時內不可能達成任何協議。
川普還表示,他將停止向烏克蘭提供資金。今年4月,現任總統拜登簽署了向烏克蘭提供610億美元軍事援助的協議。
十年前,北約將國防開支目標定為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現在北約32個成員國中預計有三分之二以上今年將達到或超過這一門檻。
川普認為,那些國防開支未達到GDP 2%的國家,應該放棄享受北約所帶來的保護。
以哈衝突
川普將自己定位為以色列的堅定支持者,並譴責美國大學校園裡的親巴勒斯坦支持者。但他有時也批評以色列的戰爭行為。
他曾表示,如果他當時還是總統,這場戰爭不會發生,但沒有提供如何結束戰爭的具體細節。
作為總統,川普將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此舉激怒了巴勒斯坦人。
另外,聯合國安理會在2016年透過的第2334號決議中重申,“以色列在 1967 年以來被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包括東耶路撒冷設立定居點沒有任何法律效力,該行為公然違反國際法,嚴重阻礙實現兩國解決方案,並阻礙實現公正、持久和全面的和平”,並再次要求以色列“立即完全停止一切定居點活動,並充分尊重其在這方面的全部法律義務”。
但川普政府並未將這種行為定義為“非法”。
醫療保健
在前20個優先事項中,川普承諾不會削減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這是聯邦政府為老年人提供的健康保險。
在擔任總統期間,他曾試圖廢除前總統奧巴馬的標誌性立法《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俗稱奧巴馬醫保,但沒有成功。該法案將保險範圍擴大到數百萬人。
他仍在批評這項仍然廣受歡迎的法案。但今年3月,川普在自己的社交媒體Truth Social上表態,他不會破壞這項法案。
最近,川普承諾,自己若再當選,將要求政府或保險公司為需要做試管嬰兒的美國人承擔費用。目前美國大部分保險計劃都不會涵蓋IVF等生育治療,這使得許多夫婦不得不自掏腰包支付高昂的費用。據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估計,培育一個試管嬰兒整個週期的費用高達2萬美元。
目前,還不清楚這麼大的開支是否得到了國會共和黨人的支援。
犯罪
川普承諾要摧毀販毒集團,打擊幫派暴力,重建犯罪氾濫的民主黨城市。
他的共和黨政策綱領誓言透過補充警察部門和保護警察免受 “無聊訴訟”來恢復社群安全。
而民主黨人則指出,川普承諾赦免數百名1月6日被定罪的暴亂分子,這與他維護法律和秩序的立場相矛盾。
民主黨人們還指出,根據聯邦調查局的資料,拜登任職期間,2023年暴力犯罪下降了6%,謀殺案下降了13%。
氣候
作為總統,川普廢除了數百項環境保護措施,包括限制發電廠和車輛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保護聯邦水道。
這一次,川普再次發誓要削減監管措施,作為幫助美國汽車業的一種方式。
川普不斷抨擊電動汽車,承諾要推翻拜登鼓勵向更清潔汽車轉變的目標。
川普還長期抨擊海上風電場,承諾一旦當選,將立即停止這種可再生能源。
什麼時候宣佈就職?
新總統的就職典禮將在1月20日舉行,地點通常在美國國會大廈的西側臺階。如果該日是週日,則公開儀式可能推遲到1月21日。
這將是美國曆史上第60屆總統就職典禮。屆時,新總統將宣誓維護憲法,並發表就職演說。
版權宣告:我們微信公眾平臺尊重和維護版權、著作權。平臺所釋出的原創文章與圖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凡非本平臺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並不代表本平臺觀點。我們致力於優質內容分享,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