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川普第一任任期的核心政策,是稅改和貿易戰;那川普第二任任期的核心政策,可能是美國官僚系統改革,這項政策被稱為“排幹沼澤”計劃,意思是抽乾華盛頓的政治沼澤,還美國人民真相。
這項改革的核心內容包括:
改革一:限制國會議員接受利益集團遊說,禁止國會議員炒股。
被稱為“遊說一條街”的美國K街:

川普團隊給出理由很明確,一半的國會議員在卸任後會加入遊說公司,領取數百萬美元的薪水,依靠與前同事的人脈關係為各大利益集團遊說,促使出臺一些有利於它們的法案。對很多美國議員來說,他們根本不關心國家利益,從政只是他們致富的跳板,是從國會山和K街之間的“旋轉門”(K街位於華盛頓,是美國大部分遊說公司總部所在地)。
國會山股神佩洛西:

美國至少有20%的國會議員,透過內幕訊息炒股獲取暴利,其中一部分人投資收益率竟然超過股神巴菲特。去年年底,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大舉買入英偉達看漲期權,獲利400萬美元。事實上,每當國會要出臺新的補貼法案,很多議員都會提前抄底相關股票(比如在《晶片法案》頒佈前加倉半導體行業)。
改革二:將大部分聯邦機構從華盛頓遷移至各州,包括國稅局、FBI、農業部等等,讓聯邦的權力部分下放至地方。此舉將導致10萬以上的聯邦僱員遷出華盛頓,透過薪酬調整可以為美國納稅人每年節約14億美元。
美國最富裕的七個縣,有5個在華盛頓都市圈:

川普團隊對此作出瞭解釋。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大部分都集中在華盛頓特區,與普通民眾嚴重脫節,對實際國情缺乏瞭解,無法反映人民的真實意願。不僅如此,聯邦公務員的收入過於豐厚,其待遇不僅遠高於地方公務員,甚至比頂級私企員工的收入還多17%。以至於華盛頓成為美國最富裕的地區,全美最富裕的7個縣裡面,有5個集中在華盛頓都市圈。如此巨大的資源消耗是對納稅人的褻瀆。
改革三:將公務員制度從終身制改為聘用制,允許美國總統罷免不稱職的官僚
作為鐵飯碗,美國公務員吸引了很多人報名:

這一條是美國官僚系統改革的核心內容,川普團隊對此作了詳細論述。美國分為政務官與事務官,政務官由選舉產生,對選民負責;事務官(主要是公務員)透過考試/推薦/特招/內定等方式上任,通常採取終身制,負責具體執行。美國公務員大多是終身制,被視為“鐵飯碗”,只要不犯嚴重錯誤基本不會被開除。對此川普團隊給出了資料:2020年美國有160萬終身制公務員,但只有4000人因為重大過錯被解僱。
川普認為美國的公務員效率太低,官僚主義太嚴重,缺乏淘汰機制。如果他開啟第二任任期,將把美國公務員從終身制改為聘用制,並加強考核機制,裁掉10%不合格的公務員。不僅如此,川普還試圖推動國會立法,允許美國總統罷免高階官僚,比如美聯儲主席及理事會成員。這些人雖然不屬於公務員,但對美國政治有很強影響力。川普甚至打算禁止職業官僚頒佈法規,因為他認為這項權力屬於國會。
總之,川普的“排幹沼澤”計劃大膽而激進,為了對付官僚系統,他打算採取“降薪、裁員、削權”三板斧,並將聯邦部分權力下放至州,由各州來決定當地事務(比如墮胎權)。可想而知,如果川普的改革落地,會有多少人的利益受到影響,這些人怎麼可能甘心他上臺。
所以刺殺川普的,未必就是民主黨。如果川普被殺害,共和黨可能會推出更溫和的候選人(比如德桑蒂斯或黑利),這些人有利於爭取中間選民,拜登的勝算只會更低。如果川普活下來,他會獲得很多選民同情,支援率必然暴漲。因此刺殺川普對民主黨弊大於利。
共和黨建制派議長遭到保守派罷免:

共和黨建制派有動機刺殺川普。2016年川普崛起以來,共和黨逐漸分裂成兩派,一派是奉行里根主義的建制派,主張對外干涉;另一派是以川普為核心的保守派,主張走孤立主義路線。近幾年來,共和黨建制派逐漸被川普架空,前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遭到保守派罷免,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則提前“退休”。共和黨建制派對川普的仇恨遠超過對民主黨的厭惡,畢竟川普當選後,他們這些元老只能靠邊站,從此退出歷史的舞臺。從結果來看,川普如果真的被幹掉,共和黨建制派將是贏家之一。
美國的官僚和精英也有暗殺動機。川普一直認為美國被“深層政府”統治,深層政府由軍工複合體、華爾街、大型公司、主流媒體、職業官僚組成,所謂兩黨輪換更多是一種政治表演,並不會改變美國由“深層政府”統治的事實。川普執政時期美國執行戰略收縮,沒有對外發動戰爭,導致軍工複合體無錢可賺;他的貿易保護政策致使跨國公司利益受損;“Fake News”運動還讓主流媒體聲名掃地;未來打算推動的“排幹沼澤”計劃則會影響美國公務員飯碗。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深層政府”有十足的動機幹掉川普。
至於會不會是川普本人自導自演的呢?不太可能,因為這場刺殺離大選日還有4個月,並不能成為選舉的決定性因素。參考歷史,2004年陳水扁遭到槍擊,使民進黨逆勢翻盤,改變了選舉結果。但這場刺殺發生在大選前一天,影響力發揮到最大。這次對川普的刺殺,如果發生在大選前一個月內,那可能會導致川普提前鎖定勝局;但發生在大選前四個月,隨著時間的流逝,等真到了投票那一天這場事件的影響力將大幅削弱。如果真是川普自導自演,他應該把時間設定在大選前一週。
西奧多羅斯福遇刺:

歷史上美國也有類似針對總統候選人的刺殺事件。1912年,西奧多羅斯福因不滿共和黨的保守政策,選擇退黨並以獨立候選人的身份參加第三次總統競選。在一次競選演講中,老羅斯福遭到槍擊,子彈穿透演講稿射入他的胸腔。老羅斯福自詡“公鹿”,硬是拖著傷勢完成了90分鐘的演講。最後因為錯過最佳治療時間,這顆子彈無法取出,只能永久保留在他體內。值得一提的是,老羅斯福之所以遇刺,是因為他任內大刀闊斧推行“反壟斷”政策,甚至親手拆分了全球規模最大的標準石油公司,並透過“扒糞運動”曝光美國跨國企業的醜陋行為。那些壟斷資本家自然對他恨之入骨,用盡一切手段阻止他連任。由於這場刺殺發生在美國大選前半個月,老羅斯福獲得了不少同情票。雖然他最後沒能連任成功,但把共和黨給拖下水,讓民主黨的威爾遜撿漏成為新一任美國總統。
因此從刺殺川普的動機來看,深層政府>共和黨建制派>民主黨。
愛國者川普:

不可否認川普是草根出身,做事比較粗糙,從不按套路出牌。但川普是真正的愛國者,他不能忍受美國的利益被建制派蛀蟲掏空,他要拯救自己的祖國。正如他在總統辯論時所說:“我希望拜登是一個偉大的總統,這樣的話我就不用出現在這場辯論會上。我會去很多地方享受生活,也不會受到司法迫害,我被起訴只因為我是民主黨的政治對手。我希望拜登是一個偉大的總統,我寧願從未出現在這裡。我參與選舉的唯一原因是因為對手幹得太糟糕,我要讓美國變得更加偉大!我們要讓美國變得更加偉大!”
然而川普的政治對手不僅只有民主黨,還包括共和黨建制派,以及長期控制美國的“深層政府”。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你砸既得利益者的飯碗,既得利益者就會要你的命。歷史上大多數改革家都沒有好下場,解放黑人的林肯、實施反壟斷政策的老羅斯福、推行民權運動的肯尼迪均遭遇過刺殺,試圖限制元老院寡頭權力、改變羅馬土地分配的格拉古兄弟則暴屍街頭。川普想顛覆美國的政治運作體系,只怕也要付出流血的代價。
關鍵詞
民主黨
建制派
法案
政策
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