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湖大學開發全球首個凝聚體基因遞送技術,突破幹細胞基因編輯難題
西湖大學開發全球首個基於內源蛋白凝聚體的基因遞送技術“ProteanFect”,可高效轉染難轉染細胞,如干細胞,且操作簡便、對細胞損傷小。
2. 在細胞級戰場重構中國內鏡話語權,
2025年3月,上海某頭部三甲醫院內鏡中心,一場微觀革命顛覆著消化道早癌篩查的標準——在國產500倍細胞內鏡的即時成像下,原本在常規內鏡視野中模糊不清的食管黏膜表面,此刻纖毫畢現:黏膜表面的正常細胞與異常增大的癌變細胞群涇渭分明,毛細血管的扭曲形態也清晰可見。
常規內鏡檢查需取出病灶組織活檢確認腫瘤,而細胞內鏡可直接進行精準光學活檢診斷,使醫生無需依賴活檢即可完成精準診斷。而醫生正在操作的這款細胞內鏡,正是由浙江之科立上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之科立上”)自主研發的500倍細胞內鏡(浙械注準20232062041)。
3. 國內一家基因治療公司完成超億元PreA輪融資
愈方生物完成超億元PreA輪融資,由國方創新領投,將用於推進心臟基因治療藥物JV101的臨床研發及拓展研究。
4. 清華大學轉化,國投集團押注一家合成生物
國投創益投資衍微科技,融資金額未公佈,旨在加速其合成生物技術的產能建設和商業化,拓展應用市場。
5. 培養皿中的“微型大腦”會學習?首款商用生物計算機CL1如何用腦細胞顛覆計算未來
澳大利亞Cortical Labs推出首款商用生物計算機CL1,利用實驗室培養的人類神經元實現生物AI,已展示基礎學習能力,如玩《乒乓》遊戲,應用潛力巨大。
本文僅用於學術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絡微信:bioonSir 刪除或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