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定義
飛控系統(Flight Control System)是無人機的核心中樞,透過即時感知飛行狀態、計算控制指令並驅動執行機構,實現無人機的自主飛行與精準操控。作為融合感測器技術、控制演算法和硬體整合的複雜系統,飛控系統直接決定了無人機的穩定性、安全性和智慧化水平。
無人機的智慧化分級,和汽車自動駕駛分級很相似,是一個從輔助駕駛、半自動飛行再到最終的全自主飛行的階梯式分級。而飛控系統與飛機的智慧化分級密切相關,是評估飛機智慧化程度的核心指標之一。
在低智慧階段(L1-L2),飛控系統主要透過基礎的PID控制演算法實現飛行器的姿態穩定,這類系統通常需要依賴人工操作,例如傳統的航模飛行控制就屬於這一範疇。
隨著技術發展,中智慧階段(L3-L4)的飛控系統已經能夠整合GPS定位、視覺導航(如SVO演算法)以及避障演算法等先進功能,這使得飛行器具備了半自主任務執行能力。
而在高智慧階段(L5),飛控系統透過搭載AI決策模組(如強化學習演算法),實現了飛行器的全自主叢集協同能力。這種高度智慧化的飛控系統已經在軍用無人機編隊等高階應用場景中得到驗證,展現了未來飛行器完全自主化的發展方向。

來源:獅尾智慧、甬興證券研究所
飛控系統的技術路線演進,是隨著航空技術的發展逐步從機械化走向數字化、再邁向智慧化的過程,體現出從“輔助人控”向“部分替代”甚至“全面自主”的控制邏輯轉變。
最初的飛控系統以機械拉索或液壓驅動為主,飛行員透過操縱桿直接作用於控制面,結構簡單但操控沉重,響應滯後,難以適應高速、複雜飛行環境。隨後進入電傳飛控階段,透過電子訊號代替機械傳動實現控制指令的傳遞,大幅提高了響應速度與操控精度,同時便於引入增穩系統來提升飛行品質。進入數字化時代後,飛控系統普遍採用數字計算機進行控制律運算,透過多餘度設計實現高可靠性,具備較強的適應性、魯棒性和容錯能力,為複雜戰術飛行與民用自動飛行打下基礎。

近年來,飛控系統逐漸向智慧飛控方向演進,不再僅僅是控制訊號的傳遞者,而是具備了感知、判斷、決策和自主調整能力。AI演算法、自主學習、自適應控制等技術被融合進飛控核心模組中,使系統能夠在不確定或變化的環境下作出最優控制決策。同時,飛控正與任務系統、導航系統、通訊系統深度融合,形成具有環境理解與任務閉環控制能力的綜合體系。可以說,技術路線的演進不僅是控制方式的更新,更代表著飛行器由“能飛”向“會飛”、再向“聰明地飛”邁進的躍遷。
飛控系統的上中下游產業鏈可以看作一個高度整合的、高技術壁壘的系統工程,其完整的價值鏈涵蓋了材料與器件、系統整合與演算法開發、應用平臺與客戶三個主要層級。
在上游,關鍵是原材料、核心電子元件與基礎感測器的製造與供應,包括高可靠性的航空線纜、執行機構電機、MEMS慣性器件、高速訊號處理晶片、冗餘處理器等。這一部分對材料工藝、軍工認證、EMC設計要求極高,供應商多以軍工企業、自主可控廠商為主。核心元件如飛控計算晶片、即時匯流排(如ARINC 429、MIL-STD-1553B)等也是瓶頸所在,具有高附加值與技術壟斷特徵。
進入中游,主要是飛控系統的研發與整合階段,也是產業鏈中技術含量最高的部分。這個階段涉及飛行控制律設計(如PID、滑模、自適應控制等)、軟體架構(RTOS嵌入式系統、容錯機制)、感測器融合演算法、故障檢測與系統冗餘管理等。由此形成的飛控計算機、控制面執行器控制板、通訊模組等構成完整的飛控系統整合包。該環節主導者往往是航空主機廠、航電系統提供商(如中國航發控制所、航天時代電子、霍尼韋爾、Thales等),也是智慧化飛控差異化競爭的核心領域。
下游則是飛控系統的應用平臺,包括各類飛行器載體:軍用飛機(殲擊機、預警機、察打一體無人機等)、民用飛機(幹線客機、通用航空)、商業無人機(如植保機、物流無人機)等。飛控系統在這些平臺中既是保障安全飛行的關鍵控制部件,也是智慧化飛行的基礎。不同型別平臺對飛控系統的效能、整合度、環境適應性有不同要求,軍用平臺更注重抗干擾、容錯能力與自適應性,民用平臺則更強調安全性、成本與穩定性。
整體來看,飛控系統產業鏈呈現出“上游集中控制資源、中游技術密集壟斷、下游多樣化應用”格局,其中中游系統整合與演算法設計決定了整個系統的智慧化水平與市場競爭力。未來隨著智慧飛行、自主任務飛控的發展趨勢,中游飛控系統廠商與上游晶片、演算法提供商之間的協同創新將更加關鍵。
2024年,《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執行安全管理規則(CCAR-92部)》《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安全要求》《通用機場管理規定》等核心法規和標準的出臺和生效,為低空經濟的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將為更好地規範低空經濟發展秩序,助力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睿獸分析整理近年來相關公司的融資情況,飛控系統融資事件數從圖中可以看出,2020年至2024年飛控系統賽道的融資事件數量整體較為平穩,2022年達到峰值35起,到2024年繼續小幅下降至31起。整體來看,飛控系統賽道在五年間保持了較高的資本關注度和投資活躍度,未出現大幅波動,或說明該領域具有較強的持續吸引力與穩定性。


相關企業
邊界智控
深圳市邊界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透過正向設計流程,嚴格遵循民用航空適航標準,構建了從研發、適航取證到量產交付的全鏈條能力,是國內少數能夠滿足民用航空高安全等級需求的飛控供應商之一。
邊界智控致力於國內物流無人機行業的大規模商業應用,目前已累計數十萬小時的安全飛行時間。邊界智控所提供的自主飛行系統結合傳統飛控系統和AI技術,構建飛機先進的智慧決策系統,融合視覺/雷射雷達、GNSS、慣性導航等感測器,實現飛機的環境感知、導航定位、任務決策和飛行控制等功能。
邊界智控推出的旗艦產品REG300系列三餘度雙通道飛控系統,嚴格遵循國際適航標準進行全流程研發與驗證,具備出色的平臺適配性,可廣泛應用於載人/載客eVTOL及各類民航機型,為飛行安全提供可靠保障。為完善產品生態,公司同步構建了專業化的測試驗證體系,涵蓋整合測試與模擬驗證全環節,併成功透過AS9100D航空級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目前企業已完成多輪戰略融資,與多家航空製造龍頭企業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持續推動航空產業智慧化升級程序。
今年4月,邊界智控完成了五千萬元A+輪融資,該輪融資由毅達資本領投,徐匯科投、連界資本和老股東弘暉投資跟投。資金將用於技術研發、適航認證支援及量產能力建設。2024年7月,其獲近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基石資本、南山戰新投、北航投資,老股東普華資本追加投資。此輪融資將用於公司適航體系建設和產品持續研發等。

艾飛智控
深圳市艾飛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3年5月,位於深圳南山區,是一家深耕飛行控制技術,專注為航空、航天領域中大型無人飛行器提供飛行控制系統的民營高階飛控公司。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的無人飛行器飛行控制與管理系統綜合方案提供商。
艾飛智控掌握了幾乎所有構型無人飛行器的建模和控制律設計技術,打造了以標準主從飛控計算機為核心的完整飛控硬體供應鏈體系,助力客戶掌握飛控系統的正向開發能力和持續迭代能力。其營業務以飛行控制技術為基礎,打造三大核心繫統,包括飛行控制系統、飛行模擬系統、指揮控制系統。主要服務物件包括主機廠、科研院所,覆蓋固定翼無人機、eVTOL傾轉旋翼無人機、自旋轉翼無人機、高超聲速飛行器、教學科研等。
根據工商變更,近日,艾飛智控完成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深圳市華海潤達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9月,艾飛智控完成天使+輪融資,由寬愉資本獨家投資。2023年9月,其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君盛投資。

柘飛航空
上海柘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於2022年成立,致力於推動先進空中交通(AAM)發展,專注於提供適航級別的航電飛控軟體系統(IVOS)以及能源系統(EPS)。公司的願景是“加速可持續的先進空中交通”,旨在透過技術創新和合作,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和貨運無人機等領域提供適航解決方案。
柘飛航空目前已經與多家行業頭部的載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主機廠、大型貨運無人機制造商、以及一級系統供應商等進行深度合作。
2025年2月,柘飛航空宣佈完成天使輪融資,融資總額數千萬元人民幣。本輪融資由光速光合領投,創賽(常州)創業投資旗下的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鑫順向海數實融合產業基金跟投。經過此次融資,柘飛航空將進一步推進產品商業化落地與市場開拓,加速行業發展。


熱點訊息
2025年4月,美國聯邦航空局將在9月前部署新的飛行員資訊資料庫系統
FAA週一表示,在一系列故障引發安全問題後,該局計劃在9月前部署一個新的飛行員資訊資料庫。聯邦航空局表示,已選定CGI Federal公司負責 “飛行員通知 ”系統的現代化工作,該系統為飛行員、機組人員和其他人員提供有關美國空域的重要安全通知。美國聯邦航空局沒有透露該合同的價值。美國國家空中交通管制員協會 (NATCA) 主席尼克丹尼爾斯 (Nick Daniels) 今年3月向國會表示,更換NOTAM系統將耗資數百萬美元。
2025年4月,沃蘭特簽署VE25-100飛控系統合同,開啟eVTOL城市空中交通新紀元
近期,邊界智控與沃蘭特航空正式簽署了VE25-100專案飛控電子系統主合同。這一合作不僅是雙方數年良好關係的延續,更是推動城市空中交通(UAM)商業化程序的重大一步。根據合同,邊界智控將在飛控電子系統及其相關的適航審查和符合性驗證上為沃蘭特提供支援。
2025年2月,賽力斯註冊“賽飛”商標,飛行汽車引遐想
近日,賽力斯(601127)申請註冊“賽飛”商標,國際分類為運輸工具,當前商標狀態為註冊申請中。儘管賽力斯方面並未有更多訊息釋出,但引起市場關於賽力斯飛行汽車研發進展的聯想,此前賽力斯在飛行器方面有一定的動作與佈局,目前處於研發早期階段。2025年1月,還有訊息傳出,賽力斯正招聘高階飛控系統工程師和飛控工程師,年薪範圍在20萬至40萬之間。
2024年7月,縱橫通訊已完成收購航電飛控企業獅尾智慧,切入低空經濟賽道
7月23日,上海獅尾智慧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獅尾智慧”)微信公眾號釋出文章稱,A股主機板上市公司縱橫通訊(603602.SH)收購航電飛控企業獅尾智慧,切入低空經濟賽道。早在7月19日,縱橫通訊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已完成對獅尾智慧的收購。
2024年1月,三個旋翼失效也不墜毀,我國科研團隊成功破解無人機失控難題
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微信公眾號14日訊息,該校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可靠飛行控制團隊在無人機容錯控制技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讓四旋翼飛行器三個旋翼失效、依舊無拘飛翔。相關成果近期發表於機器人領域頂級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更多賽道資訊
登入睿獸分析檢視👇

關注睿獸分析影片號
擁抱AI新時代👇
解鎖睿獸分析個人年度會員
捕捉最新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