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條世界線

本文是圓方的第1046篇原創
(點選標題下方小耳機標誌可收聽音訊)
01
最近這幾天,正加班加點的的在開會和工作的間隙,寫年底的大文章《2025,世界會更好麼?》
既然是寫預測文章,那就不可避免的要討論在2025,中國即將面對的世界環境的變化,以及我們可能會遇到的挑戰。
寫著寫著,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我們即將迎來的2025,其實可能有另外一個可能。
02

2024年,世界線大概是變動了一下。這個變動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呢?

應該是在2024年7月13日6點13分,在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市的競選集會上,一顆子彈從武器中射出的那一刻;是在唐納德·特朗普一個輕輕的搖頭,躲開射向他的那顆子彈的那一刻,是在他之後站起來高呼“Fight,Fight,Fight”的那一刻。

從那副“世界名畫”開始,世界線大概是被撥動了。
那麼在那個沒有發生變動的世界線,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未來所面臨的世界,可能會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假設,因為沒有這次刺殺,懂王沒有鑄就金身,不會有馬斯克等一系列巨頭Allin他,最終民主黨以微弱優勢獲勝(控盤),那麼中國未來會面臨一個怎樣的挑戰呢?
03
在2021年2月4日下午14時45分,剛剛當選的拜登發表的上任後首份外交政策演講。
在演講中他是這麼說的: “America is back. America is back. Diplomacy is back at the center of our foreign policy”。
拜登強調的“Diplomacy”意味著不僅僅是“外交”兩個字,結合上下文,可以意識到,拜登說的“Diplomacy”的實質,是重回美國所熟悉的那個,它曾經自己構建又被懂王拋棄的“世界秩序”。
在談及俄羅斯的時候,拜登說: “We will not hesitate to raise the cost on Russia and defend our vital interest in our people. And we will be more effective in dealing with Russia when we work in coalition and coordination with other like-minded partners. ”
(我們將毫不猶豫地讓俄羅斯付出代價,捍衛我們和我國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當我們與其他志同道合的夥伴協同合作時,我們在應對俄羅斯方面將會更有成效。)
在談及中國的時候,拜登說: “We will also take on directly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our prosperity, security, and democratic values by our most serious competitor, China.”

(我們也將直接應對我們最嚴峻的競爭對手——中國,給我們的繁榮、安全以及民主價值觀帶來的挑戰。)

而“Diplomacy”的威力,在過去四年中,相信俄羅斯和中國,都進一步深刻理解了。
04
如果美國再這樣來四年,我們會進一步遭遇什麼呢?

拜登大概會透過其控制的媒體,對中國持續對中國進行抹黑攻擊,編造各種虛假資訊和負面報道,渲染“中國威脅論,變本加厲地在臺灣、香港、新疆等中國內政問題上大做文章;
拜登大概會進一步拉攏如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亞太國家以及部分歐洲國家,構建更為緊密的反華聯盟,透過“切香腸”的制裁把中國推向俄羅斯困局,甚至在周圍掀起區域性戰爭;
拜登大概會透過文化輸出、網路傳播等手段,加強對中國的文化滲透,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試圖削弱中國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從內部瓦解中國的社會穩定和發展基礎。
……
上面這些基於“Diplomacy”的威力,再過去兩年中,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感受到了,如果再來四年……
05
不得不說,雖然媒體一直嘲笑拜登是“睡王”,但是客觀回顧拜登這“四年”,他的確是把“世界秩序”這四個字玩明白了。
不過這也不奇怪,拜登於1975年開始就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工作 。1975-2025,他整整做了50年的外交工作。
而同期的我們,還沒有開啟改革開放,真正理解什麼是“世界秩序”的人,估計不會超過3位數。
或許有小夥伴說,即便拜登退了,懂王難道不會意識到這套方案的有效?繼續這樣鉗制中國麼?
懂王當然想,但是他做不到。因為這套方式的“併發症”也很大,而且主要發作於美國國內,而正是這些“併發症”,才是特朗普能夠步入白宮真正的原因……

聽黨話,跟黨走學習時間

“一個不斷走向現代化的中國,必將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各國都應積極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斷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持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與各方一道,為推動更加包容、普惠、韌性的全球發展貢獻力量。
——11月18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