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遮蔽力》暢銷2.7萬冊,加印6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發脾氣是人的本能,但管住脾氣是人的本事。
富書作者:柳絮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發脾氣是人的本能,但管住脾氣是人的本事。
收聽音訊見留言區
《楊絳傳》裡有這樣一段話:“一個人脾氣來了,福氣就走了,如果你是對的,就沒有必要生氣,如果你是錯的,你就沒有資格生氣。
用嘴傷人,是最愚蠢的行為,學會控制情緒,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控制好了自己情緒,你的人生就贏了一大半。”
發脾氣是人的本能,但管住脾氣是人的本事。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社會,時有不稱心的事發生,不順心的人遇見,如果不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往往會陷入不必要的紛爭中,讓自己的生活亂成一團麻。
只有修得一個平和的心境,養一個好脾氣,你才能遠離禍端,福氣自然會來到。


一個人脾氣來了,福氣就走了
張小嫻曾說:“諸事不順,因為還是有脾氣,有脾氣,苦了別人,也苦了自己。”
很多時候,任由自己的情緒發洩,只會放大沖突,激化矛盾,最後買單的還是自己。
作家石兵講過朋友老張的故事。
老張是公司的資深員工,一直在市場服務部,因為工作經驗豐富,又肯吃苦耐勞,所以薪水很豐厚。
但老張脾氣很暴躁,一言不合就暴跳如雷,與人發生爭執是常有的事。
有次他生了一場大病,在醫院住了一個多月。
回來後,總經理考慮到他身體素質差,可能跟長期出差有關,把他調到了物流科。雖換了崗位,但享有同等待遇。
老張得知後,以為是領導給他穿小鞋,以為是因為自己住醫院請假久才給他換崗的。
儘管領導一再解釋,可是他脾氣上來了,根本沒聽進去領導的體諒和考慮。
老張執著於發洩情緒 宣洩憤怒 根本來不及理智思考,就氣不打一處來,不分青紅皂白跟領導大吵一架,最後憤而離職。
離職後,老張忙著找工作,因為年紀大連連被拒。這時老張才後悔當時的一時憤怒,沒控制住情緒,才落到這番境地。
雖說公司換崗不合適,自己也在想是不是公司對自己能力的不信任才那麼生氣,但現在說這些為時已晚,人都是好面子的,怎麼可能會回去再重新幹呢?
不得已他就自己創業,因管理不善,結果多年的積蓄賠得所剩無幾,日子越過越窘迫。
糟糕的脾氣,最終斷送了他原本優渥的生活。
壞脾氣,是悲哀人生的始作俑者,即使有再多的機會,再大的運氣,都會被你趕跑。
唯有修得一個好脾氣,你才能成為人生的掌控者,將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05年,恰逢《堂吉訶德》問世四百週年,楊絳翻譯的版本在學術界無端引起爭議。
有位董燕生的譯者,公然發起挑釁:楊絳的譯本字數太少,該查字典的地方沒有查字典,我現在拿它當學生的反面教材。
此論一齣,引起軒然大波。
其實楊絳用的是“點煩翻譯法”,能夠刪繁就簡,讓故事情節更加緊湊。
資深出版人李景端氣憤難耐,要為楊絳打抱不平。
楊絳卻心平氣和地安慰他:“對於那種批評,我一點也不生氣,隨他怎麼說吧。”
相對於董燕生言辭鑿鑿、火藥味十足的措辭,楊絳卻始終心懷寬廣,淡然處之。
她知道與之爭辯,最後耗費的是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浪費的是自己的人生。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信口雌黃的人,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你會被拖入深淵,從此萬劫不復。
修得好脾氣,保持平和心態,在自己的時區裡砥礪前行,你才能成為人生贏家。


你的福氣,往往藏在你溫和的脾氣裡
明代學者洪應明說:“心躁心粗者,一事無成;心平氣和者,百福自集。”
成年人的生活,總是麻煩不斷,瑣事堆砌。
若心浮氣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往往百事不順,人生失去更多的可能。
唯有一個好的心態,待人脾氣溫和,你的人生才有逆風翻盤的機會。
美國前總統林肯出身底層,父親是一名鞋匠。
在一次總統競選演講中,有個參議員諷刺道:“林肯先生,我希望你記住自己是個鞋匠的兒子。”
現場頓時鴉雀無聲,大家以為林肯會動怒反擊。
意外的是,林肯笑著回應:“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而且我知道,我要是做總統,肯定比不過我父親做鞋匠。”
話音剛落,臺下立刻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正是這種溫和的脾氣,使得他在政壇上游刃有餘,最終登上人生巔峰。
生活中,總會有人對你冷嘲熱諷,若隨意宣洩,只會給自己挖坑。
懂得剋制,不急不躁,所有的美好和幸福隨之而來。
楊絳從小出生在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裡。
母親性格溫和,說話輕聲細語,父親慈善有愛,面對分歧,他們也不會擺臉色。
有一次,父母面對她未來的教育產生了分歧。
父親傾向於讓她接受傳統而嚴謹的學術訓練,母親則希望她接觸藝術和社會實踐。
他們沒有針鋒相對,而是坐下來耐心傾聽對方的想法,最終找到一個平衡點。
他們讓楊絳在保持學術追求的同時,也能有機會接觸和嘗試不同的領域。
楊絳回憶說:“我父母就像老朋友,從小到大,沒聽到他們吵過一次架,紅過一次臉。”
父母的言傳身教,讓她變得溫和有禮,把自己的小家經營得和和美美。
丈夫錢鍾書是不折不扣的生活“白痴”,他打翻墨水侵染了房東的桌布不會洗,弄壞了門軸導致關不上房門不會修”,她都會笑著說不要緊,自己會解決。
他們相濡以沫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成為世人豔羨的物件。
每個人的脾氣,都藏著自身的福氣。
脾氣好的人,不會為了意見上的分歧而產生激烈的爭論,更不會為了言辭上的挑釁而惱羞成怒。
他會用平和的情緒消化所有的煩惱,解決所有的難題。
人生苦短,學會管好自己的脾氣,順風順水過一生。


收住你的脾氣,留下你的福氣
國外有句諺語:“一怒之下踢石頭,只會痛著腳趾頭。”
生活不會事事如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辛酸和苦楚。
遇事情緒化,往往會錯失很多良機。
收斂住脾氣,以平穩的情緒坦然面對紛擾,才能抓住人生的機遇。
1、驚人的十二秒效應,緩解負面情緒
美國情緒管理專家羅納德博士提出過“12秒效應”:暴風雨般的憤怒,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鐘。
情緒爆發時,像洪水猛獸般摧毀一切,可過後卻風平浪靜,只要控制好這12秒,就能排解負面情緒。
可現實生活中,可很多人躲不過這12秒,衝動之下做出的決定,暴怒之下犯下的錯誤,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衝動生氣時,深呼吸數到12秒,等理智恢復過來,再做定奪。
你會發現不被情緒牽著鼻子走,再大的事都不是事,再大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2、識別不屬於當下的情緒,化解自己的敵意
德芬老師在她的書中寫道:“你的情緒不是你,你的念頭也不是你。”
生活中,我們有時為一件事生氣,並不是這件事本身給我們帶來的感受,或許是過去的創傷,或許是熟悉的行為模式,刺激我們的感官,讓我們怒火中燒。
但是,那不是當下的情緒,甚至不是我們的情緒。
別人開了個無傷大雅的玩笑,激起了你過去被玩笑傷害的恥辱,所以你火冒三丈;
別人沒有熱情回應你,你認為對方是在疏遠你,而這只是你的“猜想”。
當情緒來臨時,問問自己當下不適的點在哪裡,過去是否有過同樣的體驗。
當找到應激的原因點,讓自己平復下來,你的負面情緒就已經消失了一大半。
3、不要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有段時間,我特別鬱悶。
食堂的李師傅給我打菜的時候,總會挑肉塊小一點,或者大家不喜歡吃的部分。雖說我有時不吃肉,但區別對待讓人不舒服。
有次同事自嘲戳中我心窩:“我去食堂吃飯,才知道自己是哪一等級的人?”
後來的一次聚餐我更是深有同感,有幾個同事說李師傅打菜是“看人下菜碟”。
若不服氣提出質疑,定會被冠上“誣衊罪”,到時糾纏不清,吃虧的是自己;為此耿耿於懷也不值當,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是人生最大的愚蠢。
倒不如轉變心態,放下執念,任憤憤不平的情緒隨風散去,因為寬容別人,不是退縮,不是懦弱,是對自己的成全,也是最大的保護。
誠如左宗棠所說:“擇高處立,尋平處坐,向寬處行。”
4、脾氣之外多滋養自己
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
上一秒還開懷大笑,下一秒就愁緒滿腹?
上一秒還心平氣和,下一秒就怒不可遏?
生活本就不易,若被各種情緒困擾,內心也會變得匱乏無助。
要想幸福,必須清空負面情緒,給自己補足養分。
多讀好書,在書中汲取力量,獲得面對生活的勇氣;
堅持運動,在大汗淋漓中釋放一切煩惱,重新掌控生活的主動權;
親近自然,吹吹微風,聞聞花香,聽聽鳥語,獲得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俗話說:“福禍無門,惟脾氣所召。”
人這一生,輸在壞脾氣,贏在好脾氣。
生活不會一帆風順,發脾氣只會讓自己加速出局,後悔莫及;管住脾氣,福氣自會登門造訪。
願你我都能修得一個好脾氣,幸福的生活像花兒一樣綻放。

掃碼進讀者群

作者簡介:柳絮,富書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責編、排版:雷利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點選 關注富書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