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2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選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深海
來源:讀書369(ID: dushu369com)
將最真的關懷與最柔的言語,給最親的人。
♬ 點上方播放按鈕可收聽洞見主播韓丹朗讀音訊

夫妻到了中年,最怕的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態?
莫過於一方開口,另一方便如觸電般心生煩躁,恨不能立刻抽身遠離。
而這往往不是情緒的偶然失控,而是因為雙方一次次的溝通不暢留下了傷痕。
那些沒有處理的矛盾、未被傾聽的訴求,一次次敲擊著伴侶的神經,最終形成了一觸即發的條件反射。
正如劉震雲所說:
“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
更讓人頭疼的是,過起瑣碎日子,兩人說不到一起,畢竟過日子可是細水長流。”
那些幸福的家庭,夫妻之所以能在風雨同舟中攜手走過悠悠歲月,其核心秘訣,正是懂得如何用心溝通,讓溫情歷久彌新。

-
婚姻中最傷人的毒藥:不會好好說話。
劉震雲在《一地雞毛》裡,刻畫了小林夫婦這樣一對夫妻。
他們有著穩定的工作,生活看似體面,但小林的妻子卻經常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抱怨不停。
她埋怨小林無法幫她調動工作,責怪小林無法讓女兒進入好的幼兒園,嘲諷他無能,甚至女兒感冒生病,她也把責任推給小林,指責他不操心。
不僅如此,小林妻子完全不顧及丈夫的顏面,不管是當著保姆的面,還是在女兒面前,數落起小林來都毫不避諱。
妻子無休止的嘮叨,導致小林一聽到妻子開口就覺得莫名煩躁,只想趕緊結束對話。

一次,小林買了豆腐忘了及時放入冰箱,導致豆腐變餿,妻子抓住這件事,又開始了指責與謾罵。
這一次,直接點燃了小林心中積壓已久的無名火,他也指責起妻子曾經打碎暖水壺的舊事,兩人情緒愈發激烈,幾乎到了動手的地步。
最後,歇斯底里的小林沒了力氣,而妻子則坐在床邊,淚水止不住地流。
原本恩愛的兩人因為不會好好說話,逐漸在相處中形成了負面的條件反射,惡語相向間,愛意被一點點消磨殆盡。
毀掉感情的從來不是三觀不合,而是開口瞬間就洩洪的負面情緒。
這讓我想起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曾做過的一項研究。
他透過對婚姻關係長達40多年的系統追蹤,得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結論:
“僅僅觀察夫妻間的對話,短短5分鐘就能預測他們是否會離婚,準確率高達91%。”
誠然,夫妻之間的溝通方式直接反映了他們情感的現狀和未來走向。
若總是頻繁指責、貶低對方,只會讓爭吵接踵而至,使雙方陷入痛苦;而多些理解、鼓勵與讚美,夫妻雙方自然會情意綿綿,關係愈發融洽。
有句話說得好:“向親人發脾氣,是最愚蠢和懦弱的行為。”
家是講愛的地方,與其扯著嗓子大聲爭辯,在爭吵中耗盡溫情,不如學會理解、包容,用溫情的溝通,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壞情緒對待家人,家不和,事不興,好情緒滋養家人,家和睦,福綿長。
-
一個家最好的模樣,就是堅持“梅拉賓法則”。
1971年,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賓用資料揭開了溝通真相:
人際交往中,人們在談話中對他人的印象,7%來自語言,38%來自語調、音量,55%來自表情、態度。
這便是梅拉賓法則。這個法則告訴我們,在溝通中,話語本身的內容並非關鍵,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交談時所採用的語氣與表達出來的態度。
一個家庭中,如果所有成員都能遵循 “梅拉賓法則”,始終用溫柔言語、和善態度對待家人,這個家便會一直洋溢在溫馨與愛意之中。
《平如海棠》一書,將平如和美棠攜手走過 60 年的婚姻故事娓娓道來。
平如在書中提到,再恩愛的夫妻,吵起架來都會紅了眼。
一次,兩人莫名其妙就吵了起來,平如覺得 “這個人怎麼這麼不講道理?”,一氣之下,聲音大了起來,甚至一抬手將桌上的熱水瓶摔到地上。
滿腹委屈的美棠淚水瞬間奪眶而出,平如瞧見妻子哭泣,瞬間沒了聲響,趕忙走到美棠身邊,牽起她的手,連連承認自己做錯了。

往後的日子裡,一旦和妻子鬧不愉快,平如總會第一時間溫柔地將妻子擁入懷中,輕聲說道:“是我不對。”
後來,平如和美棠在溝通時都會在意對方的感受,輕聲細語地說話,在一來一往的關懷與體貼中,成就了他們細水長流、令人稱羨的感情。
平如在電視上看到一對夫妻,男人口中盡是對老婆的指責,他忍不住批評道:
“她沒你文化高,她智力不如你,你的邏輯好,你會分析,她不會分析,她講不出理由。她對你好的時候,你想過沒有?
你有理,可是你無情。”
婚姻中,兩個人相處久了,夫妻間的耐心會被瑣碎日常慢慢消磨,在說話時常常忽略了對方的感受。
但家庭最深的裂痕,往往就始於我們說話時的音量失控,說出口的每句話都帶刺。
很認同作家梁爽曾說過的一句話:
“在家庭中,說話音量降低幾個度,幸福感能提升好幾倍。
大聲嚷嚷只會把對方推得更遠,小聲說話才能拉近彼此的感情。”
一個人對家人的言語態度,直接決定了家庭的溫度與氛圍。
家,不過一隅之地,若填滿了怨氣,便沒了和氣。
將最真的關懷與最柔的言語,給予最親的人,才能讓家庭浸潤於和睦之中,幸福也會悄然降臨。
-
讓家庭更幸福的溝通秘訣:牢記三多三少。
在《我們仨》中,楊絳記錄了一段與丈夫錢鍾書的生活小插曲。
楊絳住院生產期間,錢鍾書常來探望,但每次都會帶來一些“意外訊息”。

一次,他不小心打翻墨水瓶弄髒了房東家的桌布,楊絳說:“不要緊,我會洗。”
後來,錢鍾書又弄壞了檯燈,楊絳依舊平靜地說:“不要緊,我會修。”
正是這些簡單卻充滿理解的話語,讓錢鍾書感到安心,也讓他們的感情更加深厚。
夫妻之間的溝通,不僅是語言的交流,更是情感的傳遞。
只有透過正確的溝通,才能讓彼此的心靠得更近,讓感情在理解中升溫,讓家庭在和諧中興旺。
1. 多關心少苛責,所有的刀子嘴,都是刀子心。
夫妻間存在一個情感賬戶,每一次給予對方更多的關愛,都是在往這個賬戶裡儲蓄,儲蓄得越多,收穫的幸福便越多。
千萬不要自詡“刀子嘴豆腐心”,把關心的話語透過苛責的語氣說出來,因為事實上,所有的刀子嘴,本質都是刀子心。
那些尖酸刻薄的話語,只會讓對方產生厭煩的情緒,久而久之,消磨掉曾經深厚的感情。
在日常相處中,放下苛責與批判,用心關注家人生活的點滴。
一句溫暖的問候,一次耐心的傾聽,都能讓家人感受到被愛與珍視,讓家的溫度悄然升溫。
2. 多信任少猜忌,相互信任的夫妻,才能越過越好。
婚姻裡最深的裂痕,不是爭吵,而是夫妻間無端的猜忌和胡思亂想。
溝通時,若不假思索地質問、懷疑,很容易引發爭吵。
但如果我們選擇信任,用平和的語氣詢問情況,結果可能截然不同。
信任並非盲目相信,而是基於對家人品性的瞭解,給予他們自由的空間,讓他們感受到被尊重與理解。
家人之間,用信任搭建橋樑,關係才能更加穩固,不要讓脫口而出的猜忌破壞家庭的溫馨與和睦。
3. 多誇讚少抱怨,理解對方的付出,珍惜對方的陪伴。
很認同一句話:
“婚姻關係中,情緒價值抵萬金。接住對方的情緒,才能捧住彼此的心,多一些肯定、鼓勵和讚美,少一些抱怨、責備和挑剔。”
一段關係若想長久維繫,一定是付出有人懂、辛苦有人疼。
夫妻之間溝通,另一半需要的是共情與理解,而不是爭對錯、論輸贏。
請用誇讚的言辭代替無休止的抱怨,讓每一份用心都得到回應,讓每一次付出都收穫溫暖。
你會見證伴侶朝著你心中理想的模樣不斷靠近,你們的關係也將在這一過程中愈發親密無間。
▽
劉震雲在《一句頂一萬句》中說道:
“找一個能說得著的人過一輩子是福分,不管是愛人、朋友還是親人。”
婚姻的幸福真諦,不在於轟轟烈烈的愛情,而在於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關懷與溝通。
點亮在看,願每一對夫妻都能以真誠的溝通滋養彼此的感情,讓家庭在理解與包容中愈發幸福美滿。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