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了趟婆家,我想離婚了

文 | 有書芳草屋 · 主播 | 聞悅

最近,刷到一篇安徽金寨縣《“雙獨”小夫妻因回誰家過年起爭執吵上法庭鬧離婚》的新聞。
這對小夫妻,結婚僅三個月,便因回誰家過年而鬧僵。
最終妻子將丈夫告上法庭,提出了離婚。
此類因“過年回婆家”而引發的離婚危機,近年來屢見不鮮。
回家過年,本應是闔家歡樂的溫馨時刻,卻意外成為許多人婚姻破裂的導火索。
恰如林清玄所說:
“過年的記憶,對一般人來說當然都是好的,可是當一個人無法過一個好年的時候,過年往往會比平常帶來更深的寂寞與悲愁。”
春節團聚,是增進感情的契機,卻成了部分夫妻婚姻的大考。
離婚,既反映個人態度,也關乎經營方式。
不懂經營的夫妻,在春節的瑣碎中將感情耗盡,從牽手到分離;
而善於經營的夫妻,則在團圓中讓年味更濃,讓婚姻更加美滿。
換位思考,是幸福婚姻的潤滑劑
生命如同回聲,你發出的每一種聲音,終將以其相同的形式迴響於你。
在婚姻的殿堂裡,也是如此。
換位思考,並非婚姻中虛偽的做作和表演,而是不可或缺的潤滑劑。
一位外賣員和妻子的故事,令人深思。
外賣小哥每天辛勤工作,只為了養家餬口。
每月工資到手,他只留下微薄的生活費,其餘悉數寄回家。
勞累一天,疲憊地回到宿舍,倒頭就睡是他的常態。
有一次,他生病了,手機沒電自動關機。
兩天後開機,卻發現,除了同事朋友的關心,妻子的問候竟無一席之地。
他心生涼意,覺得妻子只關心他寄錢回家,卻不知道體貼自己。
可此時,在家中的妻子,邊帶孩子邊哭泣:
“賺錢不多,電話不打,在外吃喝玩樂,都不記得這個家。”
妻子抱怨帶娃的辛苦,生活的各種不易,感嘆嫁錯了人。
外賣員夫妻的生活場景,又何嘗不是許多家庭的縮影?
婚姻之路,坎坷重重,體諒與換位思考特別重要。
正如有人所說:
“夫妻相處,需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
能站在對方角度考慮的夫妻,感情更加甜蜜。”
換位思考,是個人美德,更是一種頂級的智慧。
在婚姻裡,彼此都應學會體諒,讓愛如流水般順暢。
你理解我賺錢的難,我懂你帶娃的苦;你懂我職場的挑戰,我體會你持家的操勞。
那些換位思考的夫妻,能共鳴伴侶的不易,也能讓感情更加穩固,讓婚姻之路走得更遠。
尊重對方,是一種了不起的情商
作家西澤保彥說:
“不管多麼親密的關係,都必須尊重對方的個性。”
懂得尊重對方,是一種了不起的情商。
在影視劇《我們的婚姻》中,董思佳是上海一家企業高管,收入優渥卻應酬頻繁。
丈夫李宇文身為歷史研究領域的學者,為了支援妻子的工作,毅然成為全職家庭主夫。
董思佳在家中,也如職場一般強勢。
家事看似商量實則說服,工作不順時更是帶著情緒回家。
面對妻子帶著火藥味、並且夾槍帶棒的話,李宇文每次都想反駁,可再看妻子疲憊的臉,話到嘴邊又憋了回去。
他雖感委屈,卻選擇尊重妻子的情緒與付出。
在妻子發脾氣時,經常給妻子遞上一杯水,耐心等待其冷靜。
情緒平復後,董思佳自知失態,睡前會主動擁抱李宇文表達歉意,李宇文則以輕吻回應。
兩人間的矛盾,總是在相互尊重與理解中悄然化解。
作家杜衛東曾說:
“夫婦的幸福生活來自和諧,而和諧則又來自相互平等、體貼、尊重。”
浪漫,是靠相互聯絡啟用的;而幸福,是每時每刻知道自己是受配偶重視的。
對外人尊敬,是基本禮儀;而對伴侶尊重,則彰顯人性光輝。
在親密關係裡,想要感情深厚,並非讓對方變成同樣的人,而是接納彼此的差異。
尊重伴侶的喜好,給對方足夠的空間,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愛意,使彼此心意相通,情意綿長。
婆媳關係,背後是夫妻關係的延伸
知乎上有人問:
“婆媳關係和夫妻關係有什麼關聯?” 
有人回答說:
“婆媳關係的本質,是夫妻關係的延伸。”
就像《幸福的婚姻》一書中,戴維家的故事。
某天,戴維告訴妻子簡妮,父母週末要來自己的新家。
簡妮為了迎合義大利籍公婆的喜好,精心預定了一家義大利餐廳。
然而,在戴維與簡妮外出時,母親卻買回食材,特意做了戴維最愛的燉小牛腿。
回到瀰漫著牛肉和蒜香味的家,戴維陷入了艱難的選擇。
牛肉是自己的所愛,不吃母親傷心;
餐廳是簡妮費心挑選的,不去妻子生氣。
想到此,戴維摟住母親,感謝母親辛苦做的美食,並放進冰箱留待隔天再吃。
緊接著,他解釋說,自己和妻子非常想和爸媽在義大利餐廳共度週末晚宴。
看著眼中泛淚的母親,戴維讓父親前去勸說,同時也讓母親知道“在自己家裡,妻子永遠排在首位。”
戴維的做法,不僅讓簡妮非常欣慰,也讓幸福婚姻真正啟程。
武志紅說:
“婆媳關係其實是婆婆、兒子、兒媳的三角關係,並且核心是兒子。”
公婆與兒媳,本無關聯,卻因愛同一人而相連。
男人的參與度,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溫度。
婆媳關係和諧與否, 90%取決於男人的態度與作為。
優秀的男人,對母親不冷落,對妻子不寵溺。
既懂得調和婆媳關係,也能讓家庭更興旺。
婚前婚後,幸福的婚姻從不草率
錢鍾書和楊絳的愛情,堪稱典範。
1932年,清華園門口的相遇,讓兩人一見如故。
他們因談文學,談家鄉及過往的經歷而心靈相通,並迅速墜入愛河。
自此,清華才子與南國佳人,開始了一段甜蜜的愛情旅程。
婚前的浪漫,他們與眾人無異;但婚後的挑戰,他們也未曾逃避。
楊絳生女兒錢瑗時,即便疼痛難忍,也沒有大喊大叫。
錢鍾書雖在文學上游刃有餘,生活裡卻顯得很笨拙。
他弄壞了門、將墨灑在桌布上、還損壞了燈罩等等。
但坐月子的楊絳總是淡然一笑:
“不要緊,我會修。”
與此同時,錢鍾書即便容易迷路,也堅持往返醫院陪產;
不善下廚的他,還特地煲雞湯給妻子喝,盡顯其深情。
多年來,不管是成為 “灶下婢”,還是做“換燈泡”等家務,楊絳都毫無怨言。
他們婚前以才華相吸,婚後以智慧共築溫馨家庭。
楊絳先生曾說:
“婚前以為嫁給了愛情,錢可以後掙,婚後才知道當初這個想法有多幼稚。”
不論婚前還是婚後,幸福不能草率。
愛情或許源於一時的激情與衝動,但婚姻則是長久的相守與包容。
結婚前,要擦亮眼睛,選擇價值觀相近,家庭背景相當的伴侶;
成家後,要學會寬容與理解,傾聽對方的心聲。
讓愛成為婚姻的主題,讓幸福成為婚姻的常態。
年過得好,婚姻才會好
《消失的愛人》中說:
“婚姻就是互相妥協與不懈經營,如此迴圈反覆。
入得此門,勿心存僥倖。”
夫妻嫌隙,常始於細枝末節;春節吵架的夫妻,其婚姻本就暗藏危機。
美滿婚姻,在於兩人共同付出,各自扛起家庭責任。
歷經時光考驗,一起跨越瑣碎日常,抵禦風雨侵襲。
千萬別在萬家團圓時相互消耗,而應借春節相聚的時光彼此治癒。
回誰家過年,不必侷限於單向選擇。
可以嘗試“兩家共聚”,“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旅遊過年”或“輪流過大年”……
過年,本身就是一種修行。
年過得好,婚姻才會好。
點個在看,新的一年,願我們經營好自己,也經營好家庭。
與摯愛攜手,相依相伴,共赴白頭。
有書VIP會員
現已全煥新升級
敬請登入書APP,探索更多詳情
10000本電子書免費看
加入有書VIP會員
率先一步為終身成長者
開啟人生向好的齒輪

 點選“閱讀原文”檢視詳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