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水軍野路子封號,為何成功率極高?媒體報道揭秘法律風險

有的企業被不實資訊長期騷擾,怎麼申請封號都不行;
有的網路水軍卻隨便就能封別人賬號,而且說封誰就能封誰。
為什麼會這樣?
日前,澎湃新聞做出深度調查揭秘:這些網路水軍,封號靠的是偽造聊天記錄,惡意編造色情、暴力、詐騙等違法違規內容,然後多人海量舉報,用假證據騙過平臺稽核,舉報成功。實際操作前,這些網路水軍還會主動聯絡自媒體號主,告訴他們馬上要封他們賬號了,如果不想被封號,就“給錢免災”。
自媒體人武良(化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的自媒體賬號有近萬粉絲,流量不錯,有的影片點贊量兩三千。一天,有個陌生人突然私信他,讓他轉錢,否則就要封掉他的號。
武良感到莫名其妙,也不相信對方真能封了自己的號,就沒搭理,結果幾天後,他的自媒體賬號真被封了。
對方還示威一般地,給他私信發了舉報成功的平臺系統回覆截圖,上面顯示,對方舉報他的自媒體號涉嫌詐騙,平臺稽核人員認定舉報事實成立。
自媒體人魏高(化名)被永封了多個自媒體賬號。他說,被封號前,有陌生人私信他威脅要錢,他沒給,之後號就被封了。魏高說,自己的賬號主頁被人發到群裡,由群友共同舉報。
據澎湃新聞報道:實施這些行為的都是網路水軍團夥,他們透過P圖偽造虛假證據,對受害人進行集中舉報,意圖達到封禁對方賬號的目的;甚至會使用“抓包軟體”抓取聊天記錄,再用程式碼將聊天記錄篡改為色情、暴力、詐騙等一系列違規內容,便可舉報成功。有的水軍甚至會透過調整違規詞彙的嚴重程度,來調控對方賬號的封禁時間。
據澎湃新聞調查,為了讓別人認為自己有能量,這些網路水軍封了別人賬號之後,會在網上發影片炫耀。有人告訴記者:先要把名氣搞上去,然後就會有很多人來找你“打人”(封號)。
但法律專家提示:這種不顧法律和道德的大膽操作,從民事角度構成侵權,從刑事角度,可能已經涉嫌非法經營罪、詐騙罪、敲詐勒索罪等多個罪名。平臺系統一旦偵測到某段“話術”被大量用於惡意舉報,也會對這段話術採取措施。
———————————–
“轉型Media人”2025年首場法律公關線下沙龍活動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城市陸續展開。
詳見活動預熱文章北上廣深杭法律公關沙龍:海量突發輿情的高效處置(點選標題,可閱讀文章)。
具體活動時間——
2025年2月22日(週六):北京
2025年2月23日(週日):深圳廣州
2025年3月1日(週六):上海
2025年3月2日(週日):杭州
均為下午舉行。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分享人:寶際公關總經理兼寶際法律諮詢公司總經理付中,原北京某檢察院公訴檢察官(主要承辦經濟案件)、原法制晚報法制新聞部主編兼315新聞部主編
近年來,付中結合法律和媒體公關複合型專業經驗,打造了法律公關概念並有效地為企業成功化解輿情危機,形成了從理論到實踐方法論、從策略到有效執行的法律公關傳播完整體系。
兩年間,“轉型Media人”法律公關線下沙龍活動已經在北上廣深杭五個城市累計組織了20多場,主題包括輿情綜合處置、專業法治傳播、黑公關調查挖掘、315等,廣受企業市場品牌公關人群好評。
有意參加活動者,請掃碼加微信諮詢(僅限甲方企業市場品牌公關人員和法務、政務人員)——
掃碼關注
微訊號|xiaoxiaojiayou66666
往期精選
沙龍活動篇
20多場法律公關線下沙龍的活動執行總結
多家外地企業,坐高鐵趕來專程參會
第七期、第八期法律公關線下沙龍活動結束
黑公關挖掘調查,能為企業實現的三種結果
企業如何應對自媒體頻繁造謠侵擾?
展會重大輿情彙總!如何提前進行防控?
涉法律傳播上海沙龍:十餘家企業討論熱烈
8年315主編,談“法律公關”手段解決輿情
保險業輿情沙龍,法律公關視角獲企業關注
如何透過法律公關解決娛樂圈輿情
法律篇
通報水軍十大案例!SEO、直播間成關鍵詞
為何成功:造謠蔚來被收購,造謠者被拘留
老闆要求PR洩憤式報案、起訴,該聽嗎?
上半年民企關鍵崗位人員被公訴數,漲四成
大廠訴自媒體侵權,為何一個勝訴一個敗
相當一部分國央企,輿情處置能力幾乎為零
檢察院開始指導警方辦案,黑公關金主獲刑
IPO階段輿情防控,要防二逼實習生
為啥文娛圈處置輿情總是特別二?
律師發函,反被自媒體寫“點評”輿情升級
奶企運奶輿情,法律公關視角看本可避免
詳細解讀網路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
被上級要求收集官員個人資訊算犯罪嗎
展會鬧事企業起訴,為何特斯拉首個勝訴
梳理近三年188起民企採購貪腐案
大V發上市公司負面後有償刪稿,被判7年多
寫過無數電信詐騙稿的政法記者被騙倒
東風日產訴自媒體侵權為何能獲賠500萬
醫藥反腐,承辦公關公司財務賬為重點線索
競品攻擊、IPO遭襲,用法律公關解決
被競品網上炮轟,這種手段回擊勝率92%
打競對被判個人賠,提交聊天記錄供出單位
經濟下行期企業反舞弊,這些行為易招事
當年去P2P新金融做品牌公關,如今29人獲刑
88件公關受賄案,6成人只收現金為何仍被查
企業內控是如何盯人刨事、決定是否移送公安的
編個專案套現用於“隱秘目的”,處理不慎坐冤獄
刪稿出事,警方為何抓媒體人不抓PR
企業加強反舞弊,你的這些行為易被誤判
財經媒體人轉型創業,錢沒掙著反被判刑
涉及市場總監刑案數,是“公關總監”219倍
微信公眾號平臺推送規則已調整。
如果希望及時看到
“轉型Media人”推送文章,
請一定將它設為星標賬號!
如何星標——
進入“轉型Media人”首頁,
點選右上角“…”
再點選“設為星標”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