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少班主+港圈大佬,這是,又一種內娛特色的老帶新?
導演是拍出過《開端》的老算,監製是《涉過憤怒的海》的曹保平,一個是無限流懸疑劇,一個是現實主義題材,好像也是八竿子打不著?
就在Sir抱著看他們整啥么蛾子的心態開啟這部劇時,卻發現,這劇好像不一般。
它給這些年大部分異域題材作品,都上了打臉的一課——
這個故事發生在一個虛構的國家、虛構的地區,但一個架空的場所,卻讓所有人都覺得真實,彷彿改編自某一部親歷日記。
首要的原因,就是它的視角是從一個極為普通的外人出發,而這個外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其實也與銀幕前的我們完全同步。
一行人扛著大包小包從悶著灰的大巴車魚貫而下,來到漫天沙塵的工地中。
行李放在簡易的多人間上下鋪,一個色彩鮮豔的塑膠盆就能承載多種生活功能。
沈星(郭麒麟 飾)放棄了專升本,來到國外工地投奔舅舅,他說的第一句話是:
前者說的是沈星並不是一個不求上進的人,他甚至和大多數的我們一樣考了許多證書,但之所以放棄上學,何嘗又不是因為國內學習的投入與畢業即失業的現狀不成正比?
你看,光是這一個細節,就能讓我們體會到,這個角色就不再是以往那種去異域冒險的懸浮年輕人,而是可以與之共情的“我們”。
我們可以看到沈星幾乎是用和我們一樣的思維方式來看待這個國家。
迎來送往的賭場,聲色場所的霓虹光,琳琅滿目的小商品,卻給人以不安的情緒。
槍支彈藥,也能大剌剌放在迎客的餐桌之下,讓人感受到危險隨時到來。
《邊水往事》其實是從一個對這個世界毫無認知的普通人視角出發,一點一點地展露出這個社會殘忍的樣子。
就像劇中,沈星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工程投資方跑路,工友的錢發不上。
沈星想到的是借錢補錢,把機器抵押下去,先換成錢發了工資,然後等舅舅的錢到位再補上這個窟窿。
在一般的商業劇裡,這樣的操作就可以算是“神操作”了。
當舅舅陷入了戰區,從此了無蹤跡時,沈星才意識到,這裡並不是一個和和氣氣的世界。
於是一集下來,小白沈星不但欠了黑幫老大上百萬無力償還,還被陷害成了殺人兇手,被警方通緝,被黑道追殺。
那麼問題來了,異域的故事我們其實見過許多,這一部甚至是完全的架空,那為何Sir又說它給其他的作品上了一課?
其實是劇集在“真實感”的硬體打造上,也做得極為堅實。
眾所周知,異域題材,語言是個很大的問題,鑑於其受眾是國內觀眾,往往需要想方設法把絕大部分的角色都設定成華人,這樣才會一口一個普通話。
以至於到了後來,明明是實際存在的地方,人們也會覺得懸浮、不真實。
一方面,它自創了一套全新的“勃磨語”體系,讓觀眾不會代入到真實的某個國家,更增強異域感。
作為祖輩是港人,但在這裡做了許多年生意的商人,他基本上港、普、勃磨三語混用,對外的時候會針對不同的人說普通話或者勃磨語,但比較私人的場所,則時不時會蹦出幾句粵語。
作為一個本地的“包打聽”,他的語言則是完全有針對性的,對當地人說勃磨語,對中國人則說一種奇奇怪怪但能聽得懂的普通話。
同時,即便都是中國人,也不像其他的作品一樣,人均普通話,這裡有著各種各樣的方言口音(比如沈星的護照就寫著出生地天津)。
嗯,甚至還有因為漢語老師本身就一口方言,導致本地人也一口漢語方言的情況(想想福原愛)。
總之就是,劇集搭建出了一個極其合理的語言系統,它在與觀眾保持距離的同時,又增強了現實性,不會讓人出戲。
什麼是“走山”?其實就是將倉庫物資送往山中毒販的手中,是達班的主要業務。
但“狠”的背後,卻並不是無節制的妄為。反而,更需要盡力踐行規矩與平衡。
就像一開始,猜叔就知道是假酒販子昂吞殺了想告發他造假的組織成員,還陷害到沈星頭上。
為的,是借昂吞一個人情,萬一毒販發現了假酒,能夠有人擔全責。
△ 重點不是猜叔說了什麼,也不是沈星被捅,而是圍觀的但拓和昂吞的表情
在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里,任何的行為,包括殺人,包括原諒,都是為了這最終的利益服務。
在《邊水往事》裡,主劇情(沈星找舅舅的冒險之旅)其實是退居二線的。
為的,只是幫助我們在這趟充滿了各種奇觀的旅程中,看到這個“吃人”的社會的真實面貌。
當然,這裡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有時候,你的世界觀設定得再好、再真實,也不能代表作品本身就讓人信服。
畢竟把背景設定在現實世界的作品很多,但讓人詬病的也不少。
沒錯,雖然前面說,主角沈星是以一個小白的視角來進入這個世界,但他只是缺乏認識而不是缺少智商(這個不同很容易被搞混)。
甚至於,劇集的絕大多數角色,都是智商與自己的身份相匹配的。
人如其名,老謀深算,彷彿是倪永孝老年再就業的樣子。
就像他與艾梭放生的這場戲, 打招呼中,便表達了對第三方撈油水的暗示,綿裡藏針地,將自己想做的生意給談成。
但拓的弟弟被昂吞殺死,他想復仇,猜叔對但拓的安撫也是一場精彩的人心對弈:
指出但拓的憤怒是為了掩蓋自己的錯誤,追溯起來,弟弟其實死於但拓想要檢舉昂吞的莽撞。
他能夠上一句說出:自己之所以留著沈星,是完全為了但拓,因為但拓需要這樣一個“弟弟”替代死去的貌巴。
“不用分什麼外人不外人,你只要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就能為我所用。”
沒錯,上面提到的這些詞,無論是視角,還是真實世界的打造,甚至是角色的智商,看起來都很尋常。
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作品其實都遺忘了這些,它們往往主題先行、話題先行,而把角色置身於一個個懸浮的空間裡,做著一回回木偶般的戲。
顯然,在一個奇觀化的故事裡,都能讓人感受到真實,其突破口也正在於將這樣的風氣扭轉。
它是把一個真實的人放置在一個有著真實邏輯的環境裡,做著一些正常人應該有的事情。
無論故事多麼離奇,我們都能跟隨著極具共情力的普通人沈星視角。
Sir只是希望,這樣對“真實感”的自我要求和做法不會是個例。
一個架空世界都能做到的事,其他人,還有什麼藉口搪塞?
2023年我們建了一個付費微信群,帶大家認真搞錢,實現全年收入1600w的好成績,今年打算繼續搞!2024,我們的目標是讓群裡每個人都能掙到30w!感興趣的小夥伴快快新增客服微信!
2023年其中一個賬戶👆
部分賬戶近期收益👇
有恆產者有恆心。擁有一筆穩定的資產,可以使人在瞬息萬變的社會里穩住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