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3日至5月24日,2025年戛納電影節將在法國裡維埃拉開幕。在參與角逐今年金棕櫚獎的多部影片中,不少改編自文學作品。以下為本屆電影節的一份文學電影觀影指南。



由法國女演員、導演阿弗西婭·埃爾奇(Hafsia Herzi)執導的影片《最後一人》(暫譯,The Last One)入圍本屆戛納電影節的“官方評選”單元。該片改編自法國作家法蒂瑪·達斯(Fatima Daas)2020年出版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位穆斯林女性如何面對自己的信仰的故事。
作為一部開創性的自傳體小說,整個故事取材於作者在巴黎郊區的成長經歷,生動地描繪了一位年輕女性在充滿矛盾的現代世界中尋找自我的過程。

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另一部影片《時光留聲》(暫譯,The History of Sound)同樣備受期待。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本·沙塔克(Ben Shattuck)2024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說集。這部優雅的歷史小說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圍繞兩個年輕男子展開——他們曾在煙霧繚繞、昏暗的酒吧裡,在鋼琴邊相遇,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影下,度過了一整個夏天。他們一起漫步緬因州的森林,收集民歌,這段旅程永遠銘刻在兩人心中。沒想到卻在一次分別中,意外成了永別。幾十年後,在另一個版本的故事裡,一位女士在清理緬因州的新家時,發現了一些端倪。
在跨越三個世紀的十二個精彩故事中,《時光留聲》探討了一個看似很抽象的問題,即過去是如何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到我們身邊的,以及愛與失落如何在幾代人的時間裡交織與轉變。

另一部影片《新凱旋門的無名氏》(暫譯,L'inconnu de la Grande Arche)改編自法國作家勞倫斯·科塞(Laurence Cossé)2016年出版的小說《新凱旋門》(暫譯,La Grande Arche)。故事整個背景設定在法國富麗堂皇的80年代,講述了法國大革命紀念碑設計競賽的故事。在這部強有力的小說中,勞倫斯·科塞將浪漫敘事的藝術與長期調查的精確性相結合,喚起了人們對20世紀最美麗、最矛盾、最絕對又最暴力的建築師之一的回憶。

紀錄片導演謝爾蓋·洛茲尼察(Sergei Loznitsa)新長片《兩名檢察官》(暫譯,Two Prosecutors)是一部歷史劇情片。該片改編自蘇聯作家格奧爾吉·傑米多夫(Georgy Demidov)的同名小說。這部1937年的政治驚悚片講述了一位年輕律師“收到一封用血寫的匿名信”後經歷的種種磨難。傑米多夫是一位社會物理學家、托洛茨基主義者和政治犯,在他英年早逝之前,他的全部作品都被蘇聯沒收。

改編自石黑一雄成名作《遠山淡影》的影片也入圍了本屆戛納電影節“一種注目”單元。故事講述了一位寡婦和她的女兒在長崎原子彈爆炸中倖存下來的故事。

在另一部未確定主題的電影中,作家本人成了主角。馬里奧·馬託內執導的《外面》(暫譯,Fuori)是一部關於已故作家戈利亞爾達·薩皮恩扎(Goliarda Sapienza)的傳記片,基於其1983年創作的小說《雷比比亞大學》(暫譯,L'università di Rebibbia)。作者講述了她在雷比比亞(Rebibbia)的拘留經歷,這是一所生活學校,一所真正的大學。它沒有普通生活的幻想和虛偽,而是教授人類共存的嚴酷和真實的維度。但在那個冰冷無情的宇宙中,作者也發現了團結、溫暖、友誼的意義,而這些在外面的世界裡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外面的世界缺乏自由和安全。
此外,在紀錄片領域,本屆戛納電影節將特別放映法國作家西拉維·休曼(Sylvain Chomet)的《壯麗人生》(暫譯,A Magnificent Life)。時尚紀錄片導演拉烏爾·佩克(Raoul Peck)將首映一部關於喬治·奧威爾的新紀錄片。《奧威爾:2+2=5》(暫譯,Orwell: 2+2=5)回顧了這位已故作家生命的最後幾個月。
本文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