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屆2023年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近日公佈完整片單,電影節將於4月10日至4月21日舉辦。電影節選映來自69個國家及地區,近200部精彩電影,當中包括6部世界首映、兩部國際首映、以及52部亞洲首映。入圍影片“當中不乏各地對種種議題的關注:國際形勢、美國總統大選以至戰火連連,成為紀錄片一大主題”(節目總監王志輝文)。
香港導演蔡瑞琦的《早鳥》成為香港國際電影節記者招待會上唯一被重點推介的紀錄片。這部作品歷時三年完成,以人文關懷聚焦生態關係,同時也是鳳凰衛視《香港自然故事》專案的核心成果之一。
杭州導演祝新的《鳳凰山下·詞》將在紀錄片展映單元呈現。此外,祝新的劇情片《世界日出時》也入圍了本屆電影節的火鳥大獎,展現出青年影人多元化的創作能力。
香港國際電影節對紀錄片偏愛有加,除了火鳥大獎中有紀錄片競賽單元以外,紀錄片展映單元有板塊為“真的假不了”。同時,在其他單元中,也有紀錄片的身影。導演、監製黃信堯與導演、攝影師大塚龍治,策展人電影學者艾麗娜組成了火鳥大獎紀錄片競賽的評審團。


本次影特邀加泰羅尼亞電影大師阿爾伯特·塞拉(Albert Serra)出席。塞拉將帶來其在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榮獲最高榮譽的紀錄新作《孤寂午後》(Afternoons of Solitude),並舉辦大師班,與觀眾分享創作理念。此外,電影節還為其策劃了包含五部作品的專題回顧展,綜合呈現其藝術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wb大師班(4月12日晚,影片連線形式)及三部曲的放映也會在影展呈現。

作為香港國際電影節的合作媒體之一,照每年慣例,凹凸鏡DOC整理出香港國際電影節紀錄片部分入圍作品及其簡介)因內容較多,將分兩次推送,若有遺漏,也請影迷朋友補充。紀錄片競賽單元入圍作品均在英皇戲院 尖沙咀iSQUARE,愛好紀錄片的觀眾,省了很多跑腿時間。
備好通行證,我們出發吧。
紀錄片
DOCUMENTARIES
真的假不了
Reality Bites
綠色直接行動
(又譯:直接行動)
Direct Action
導演:紀堯姆·卡約 本·拉塞爾 / Ben Russell Guillaume Cailleau
製片國家/地區:德國 法國
2024
時長:216 min
柏林影展賞遇單元最佳電影、紀錄片競賽特別表揚

世界太多不公,平民無處可去,憤而反抗無可避免。為何最終強權總是得利,星星之火無法燎原?是大家不夠強大嗎?直接行動是追求以最有效手段直接達到目的之抗爭策略,由被官方視為環保恐怖分子的“保衛地帶”(ZAD)成員奉行。導演整年跟隨這群武裝運動分子,回顧他們過去各種佔領行動和抗爭,復來回前線後方,記錄其抗爭日常;如何耕作,如何討論戰略,如何培育下一代,如何變得強大。
放映時間及場地:
4月12日 星期六 8:00pm 香港藝術中心 AC
4月18日 星期五 2:30pm 香港大會堂 CT
三十一年家國:以巴風雲
(又譯:巴以往事)
Israel Palestine on Swedish TV 1958-1989
導演:格蘭·奧爾森 Göran Olsson
製片國家/地區:瑞典 芬蘭 丹麥
2024
時長:200 min
曾入圍威尼斯電影節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在瑞典電視上的呈現 1958–1989》(來自《黑人民權運動混錄帶 1967–1975》和《關乎暴力》的製作團隊的新片),由或許是世界上最全面的衝突雙方影像資料組成,這些獨特且視覺震撼的素材來自瑞典電視檔案庫。該片透過展示一個國家的媒體如何看待全球最漫長的衝突之一,挑戰並改變了傳統的歷史書寫方式。
放映時間及場地:
4月17日 星期四 12:30pm 香港藝術中心 AC
4月20日 星期日 12:30pm 香港大會堂 CT
蒙克音聲拼圖
(又譯:前面莫克)
Monk in Pieces
導演:比利·舍巴爾 / David C. Roberts Billy Shebar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德國 法國
2025
時長:94 min
本片為亞洲首映

出谷黃鶯並非比喻,天籟之音確實如同空谷鳥鳴自然嘹亮;前衛之聲如魔似幻,成了簡寧漢自由舞姿裡的靈魂。她是蒙克,歌唱家、作曲家、導演、編舞家及劇場創作者等多重身份集於一身,風格獨特、創意超前,在紐約前衛藝術界傲然聳峙;簡約音樂大師格拉斯稱她是藝術天才,冰島歌后碧玉視她為啟蒙導師。對照蒙克不受拘束的風格,導演以馬賽克式混合多媒體為這位女性藝術先鋒作傳,拼貼出任想像流動、讓聲音跨越界限的動人肖像,教人心絃脈動。
放映時間及場地:
4月16日 星期三 5:30pm M+戲院 MC
4月18日 星期五 7:30pm PREMIERE Elements PE
早鳥
Never Too Late
導演:蔡瑞琦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2025
時長:80 min
世界首映

作家葉曉文住進荔枝窩一邊寫作一邊實踐農耕生活,生態攝影師馮漢城發起瘰螈 藝術展喚起公眾關注本地生態,藝人暨潛水教練餘曉彤投身海洋保育工作,任職 地產公司的蔡逸俊以水彩畫筆記下我城雀鳥之美。四個香港人,面對各自人生難 題時,不約而同都選擇與大自然連結,走出白鴿籠,感受野外世界的明淨。一方 面尋求人與自然共生,一方面卻也目睹兩者的衝突,以及人類發展對自然生態的 破壞。反思及拯救是否已經太晚?在美好景物消失前,我們還有什麼可做?
放映時間及場地(有映後):
4月12日 星期六 7:45pm PREMIERE Elements PE
4月17日 星期四 7:45pm PREMIERE Elements PE
4月19日 星期六 12:30pm PREMIERE Elements PE英皇戲院 銅鑼灣時代廣場 TS
社群放映會
放戲不放棄
(又譯:放映員的回顧)
The Return of the Projectionist
導演:Orkhan Aghazadeh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德國
2024
時長:88 min

霧茫茫,人緲緲,山村有情。老電影放映員現在雖只能替亞塞拜然和伊朗邊境的 村民修理電視,但仍想把他那部蘇聯年代的電影放映機活化起來,在山村會堂為 村民辦一次膠片電影放映會。在一名年輕電影發燒友的幫忙下,他們逐步跨過重重難關,由找尋和安裝放映機零件,落實放映複製,透過村中長老的意識形態審查, 到為殘缺的影片續拍結局,終於萬事俱備,臨門一腳可會失諸交臂?電影火炬跨 世代接棒燃點,即使沒有完美實現的夢想,在它的邊緣仍總溢位苒苒華光。
放映時間及場地:
4月15日 星期二 12:15pm PREMIERE Elements PE
4月20日 星期日 2:30pm英皇戲院 銅鑼灣時代廣場 TS
鳳凰山下·詞
A Song River
導演:祝新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
2024
時長:96min

為了找回記憶中的故鄉,祝新試圖還原一首千年前的宋詞的旋律,並由此開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旅程。
放映時間及場地(有映後):
4月12日 星期六 5:15pm 英皇戲銅鑼灣時代廣場 TS
4月14日 星期一 7:00pm PREMIERE Elements PE
爵士樂政變大陰謀
(又譯:政變的配樂)
Soundtrack to a Coup d’Etat
導演:約翰·格蒙佩雷茲 Johan Grimonprez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2024
時長:95min

影片以剛果及其首位民主選舉的總理帕特里斯·盧蒙巴的謀殺為背景,融合了地緣政治、爵士音樂、冷戰陰謀和殖民實踐,是一部爆炸性的混合體。片中既有詳盡的研究和資料,又在形式上絕對巧妙和自由。影片追蹤了盧蒙巴的權力崛起以及殖民者對將國家控制權交給其公民的抵抗。
同時,影片還記錄了美國試圖透過派遣爵士音樂家如妮娜·西蒙、杜克·艾靈頓、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等人來影響該國的努力。這些音樂家來到剛果演奏,渾然不知他們不過是中情局陰謀的幌子。最終,這部影片充滿了音樂和電影能量,同時對仍然拒絕被抹去的殖民幽靈發出了一聲強烈的政治控訴“我控訴”。
放映時間及場地:
4月11日 星期五 9:00pm 香港藝術中心 AC
4月18日 星期五 7:00pm 香港大會堂 CT
通感畫家威廉明娜
(又譯:對更深層事物的突然一瞥)
A Sudden Glimpse to Deeper Things
導演:馬克·卡曾斯 Mark Cousins
製片國家/地區:英國
2024
88min
曾獲得捷克卡羅維法利電影節最佳影片

蘇格蘭出生的抽象畫家威廉明娜,不顧父親反對,投身繪畫創作。她擁有通感, 看不同的人和不同字母,會看到不同顏色。
一趟瑞士之旅,看見山谷冰川,令她深受啟發,創作突飛猛進。但身為女性,作品被忽略,到晚年才受重視。
導演為她作傳,關心的並非其生平,而是她感知和觀看世界的方式,透過蒂達史雲頓(又譯:蒂爾達·斯文頓 Tilda Swinton)的聲音,讀出其創作筆記,引領觀眾沉浸於她的藝術中,越過冰川表面,看見更深層的意涵。
放映時間及場地:
4月11日 星期五 7:00pm 香港藝術中心 AC
4月16日 星期三 12:30pm PREMIERE Elements PE
占星轉運站
(又譯:對著星星許願)
Wishing on a Star
導演:彼得·克雷克斯 Péter Kerekes
義大利 捷克 斯洛伐克 奧地利 克羅埃西亞
2024
時長:99分鐘

改變始於足下,占星轉運站客似雲來,占星師為客戶提供轉運妙法,就是去一趟生日旅行,根據星盤推算最理想目的地,出門走走能改運重生。
經營殯儀業務的中年漢開始尋愛之旅,雙胞胎姊妹部署生育大計,有人盼望解開父女多年心結,有人被母親壓得喘不過氣,占星師也有自己的苦惱。導演以一貫幽默視角,捕捉真實人生的戲劇性。轉運可能是暢遊貝魯特,去臺灣吃生日面線,或置身難以抵達的阿拉斯加。跟著占星去旅行,更像是一次心理輔導與心靈療愈。
放映時間及場地:
4月15日 星期二 2:45pm 英皇戲院 銅鑼灣時代廣場 TS
4月17日 星期四8:15pm M+戲院 MC
德州電鋸嚇足半世紀
(又譯:德州電鋸後遺症)
Chain Reactions
導演:亞歷山大·O·菲利普 Alexandre O. Philippe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2024
103分鐘
曾入圍威尼斯電影節

1974年誕生的《德州電鋸殺人狂》源自於美國在地的時代陰影和地景恐懼,卻在上映後煞翻全球,徹底翻新恐怖電影的思維邏輯與敘事手法。原以為不行不義便能明哲保身,誰知災厄會在路邊招手,不請自來;曾相信夢魘只存在至暗黑夜,直到親見魔鬼揮舞電鋸,在黎明中張牙舞爪;本自認對暴力和殘虐深惡痛絕,卻默默對兇手的瘋狂心生共情,甚至對受害者的逃脫感到可惜?
放映時間及場地(有映後):
4月13日 星期日 5:15pm 英皇戲院尖沙咀ISQUARE IS
4月15日 星期二 9:45pm 香港藝術中心 AC
法國曼妙之言:米修勒格朗
(又譯:米歇爾·勒格朗)
Once Upon a Time Michel Legrand
導演:達維德·德希特 David Dessites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2024
120分鐘
曾入圍戛納電影節

《秋水伊人》的浪漫、《龍鳳鬥智》的迴繞、《恩桃》的如泣如訴,動人心韻的配 樂,皆來自法國傳奇作曲家米歇爾·勒格朗。從法國新浪潮經典到好萊塢鉅作,其身 影無處不在;從古典、爵士到交響曲,影響力無遠弗屆。貼身追蹤大師生命最後兩年,導演以從未曝光的私密照片和錄影,重塑他由孩提、出道、成名以至最後巴黎音樂會的人生軌跡,找來無數好友夥伴分享其人其藝,讓其童真、執著與熱誠的真性情滲透肖像,向這位二十世紀偉大音樂家獻上最深情讚歌。
放映時間及場地:
4月15日 星期二 2:30pm 英皇戲院 銅鑼灣時代廣場TS
4月17日 星期四 8:15pm M+戲院 MC
詩影像
Poetry in Motion
家住悠悠天地間
(又譯:林中空地)
The Shot the Piano Player
導演:本·裡弗斯 Ben Rivers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冰島 德國
2024
時長:87min

《Bogancloch》將繼續電影製作者與傑克·威廉姆斯之間的長期合作專案,傑克是一位在過去四十年裡一直居住在克拉辛達羅奇森林中心的男子。這部電影將介於虛構與紀錄片之間,展現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穿插著更多虛構甚至帶有夢幻色彩的情節構建,其間會出現其他角色,比如一群唱歌的徒步旅行者。
影片將在一間教室裡拉開序幕,傑克正在教授一項看似宇宙科學的實驗,最後則會延伸至浩瀚的宇宙之中。在這過程中,會有火焰、雪花、雨水、路殺動物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事物出現,所有這些都將使用黑白的16毫米和35毫米膠片拍攝,並採用手工處理技術。這一技術層面的選擇與傑克的環境相契合——它是物質性的,對偶然性和機遇開放,並且不避諱塵土。
放映時間及場地:
4月15日 星期二 12:30pm 英皇戲院 銅鑼灣時代廣場 TS
4月17日 星期四 7:45pm 香港藝術中心 AC
迴盪今昔的陰影
(又譯:搖曳的影子)
An Oscillating Shadow
導演:塞來斯特·羅哈斯·穆吉卡 Celeste Rojas Mugica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冰島 德國
2024
時長:77min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

一位電影製片人和攝影師正在研究她父親的照片檔案,她父親在多年的反對智利獨裁統治的活動中也是一名攝影師。在探索這些影像的過程中,他們創造了一個遊戲,其中出現了各種虛構的內容,並在此過程中反思過去的阻力、恐怖的後果以及影像所包含的構想其他未來的可能性。
放映時間及場地:
4月16日 星期三 6:30pm 香港藝術中心 AC
4月18日 星期五 2:30pm英皇戲院 銅鑼灣時代廣場 TS

午後的孤寂
(又譯:孤寂午後)
Tardes de soledad
導演:阿爾伯特·塞拉 Albert Serra
製片國家/地區: 西班牙
2024
時長:125min

本片記錄了鬥牛士安德里斯·羅卡·雷在一天的鬥牛比賽中的生活,從他穿好衣服到脫下衣服的那一刻。
放映時間及場地:
4月11日 星期五 8:00pm 香港文化中心 KG(設大師班,影評人馮嘉琪主持 英語主講)
4月16日 星期三 7:15pm 英皇戲院 尖沙咀 ISQUAREIS
作者風
Auteurs

整理:權湄荻 張勞動
編輯:張新偉
注:文字資料來自香港國際電影節官方網站,部分圖片來自豆瓣網(感謝上傳網友)。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