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生巾到底貴不貴?
作者 | 可楊
編輯 | 邢昀
來源 | 豹變
(ID:baobiannews)
大概100年前,一家美國公司推出第一片拋棄式衛生巾,衛生巾正式開始量產。進入中國後,這款衛生巾譯名“靠得住”。
比起當時大家用的月經帶,“靠得住”確實衛生了不少,知識青年胡適在《常識》雜誌上給各位女性“種草”:“實為經布中最佳者”,安利大家前去購買。
不過那個年代,每人每月平均食費才六元,“靠得住”打出“每盒一元,每打十元”的售價,又有幾個人買得起?
100年後,國內電商平臺上的散裝衛生巾,100片不到22塊錢,又引發了一場關於“衛生巾貴不貴”的討論。
在淘寶一個散裝衛生巾商品詳情頁上,有人建議“大家還是買有牌子的吧,這麼便宜的也敢用?用在私處的也敢亂買”,也有人回覆“生活難”“我有難處”。
一片出廠價幾毛錢的衛生巾如何在終端賣到一塊多,女性一生在衛生巾上花費上萬元到底在為什麼買單?
衛生巾到底貴不貴?
從出廠到零售終端,經銷商會層層加價。
簡單算一筆帳。
如果按照平均每次5天月經期,一年12次月經,中國女性平均更換衛生巾的頻次約為 4 次/日計算。那麼一個女性一年需要用掉240片衛生巾,從12歲初潮到50歲停經,需要用掉9120片。
再進一步,如果每天三片日用、一片夜用,總共花費5塊錢,一年就是300元,大致相當於10杯星巴克。
如果一個女性一生中每次經期都精打細算選上述價位的衛生巾,她的一生將為此花費1.14萬元。如果她想要稍微舒適些,用材質更好一些的液體衛生巾和安心褲,那麼將花費5.4萬元。
這個花費到底算是多還是少呢?
每天一杯星巴克的都市白領可能無法相信,還有人會拿不出300塊買衛生巾。
而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在生活用品及服務方面,2019年人均消費支出是1281元。具體到農村,這個資料是764元。
生活在這個資料範疇的人,必然不敢從764塊裡拿出四成去買衛生巾。
對於女性來說,化妝品、衣服不用每月都賣,但是衛生巾月月都得用。從商家的角度,這是一個女性剛需且抗週期性強的消費領域。不同的是,有人看中了消費升級,有人看到的是下沉機會。
市面上既有品牌知名度較低的低價衛生,比如555,日用為0.5元/片,也有單片售價為1.5元左右的衛生巾,比如重慶百亞生產的自由點,景興健護生產的Free,幾乎是555的3倍。夜用品類中,稍便宜的護舒寶每片為0.99元,而高潔絲則達到5元。
售價上差距這麼大,究竟有多大不同?
從成本來看,普通衛生巾的材質並不昂貴。不過目前衛生巾的核心優質材料仍然依賴進口。
衛生巾的構造一般分為面層、吸收體、底層和包膜。其中,用量最大的是表層和底層的無紡布以及防漏膜;最重要的部分是負責吸收經血的吸收體部分,主要材料為高分子吸水樹脂(SAP)、木漿、絨毛漿、吸水紙等,吸收體決定了衛生巾的吸水性等效能,這一部分對於材質的要求很高,目前優質的 SAP 和絨毛漿仍需依賴進口。
重慶百亞的招股書顯示,營業成本中,原材料佔到了80%左右比例。2019年,包含原料、製造費用在內,一片衛生巾的成本價僅為0.19元,出廠的銷售單價在0.42元。
不過終端的售價則達到了1.4元,為出廠價3倍。

不難看出,衛生巾確實是一門高毛利的生意,國內幾家頭部衛生巾行業近年來的毛利率大多保持在40%以上。

而從出廠到零售終端,經銷商會層層加價,一般每層經銷商都會加價20%到30%。
這也是不斷推高終端價的原因。
為廣告和代言人買單?
國產衛生巾品牌一直熱衷於用明星代言人來為自己開啟知名度,這也推高了銷售費用。
市面上的衛生巾品牌眾多,消費者選擇哪種品牌剛開始一定取決於知名度。
那麼,知名度怎麼開啟?
1985年,恆安推出了國產衛生巾品牌“安樂”。初期因為人們對於衛生巾的偏見,安樂難以開啟銷路,但隨後恆安重金買下當時的熱播港劇《八仙過海》的片中廣告,迅速佔領了70%-80%的市場,順利打開了各大城市的銷路。
此後,國產衛生巾品牌一直熱衷於透過聘請明星代言人,來為自己開啟知名度。
為了迎合年輕消費群體,恆安集團旗下“七度空間”贊助綜藝“樂隊的夏天”,簽約楊超越成為2019年末推出的高階品牌“Space7”新代言人,今年6月還簽約了鞠婧禕為“七度空間”品牌國風形象代言人。
自由點先後簽約蔡卓妍(阿SA)、范冰冰、汪東城、張碧晨等成為其品牌代言人。
據臺灣媒體報道,汪東城代言自由點時,進賬約千萬元臺幣(合人民幣近300萬)。屈臣氏衛生巾則為羅志祥帶來七位數代言費。
高昂的代言費在衛生巾公司的銷售費用上有明顯體現。
重慶百亞股份的資料顯示,從2017年到2019年,公司在廣告宣傳上的花費從1800多萬上升到4000多萬,增長了一倍多。而這塊費用在整個銷售費用裡的佔比也從8%上升到13%。
而生產ABC、Free的景興健護2017年廣告宣傳費用達到9700萬,在銷售費用的佔比達到22.66%。相比較之下,主要做ODM貼牌的豪悅護理在廣告宣傳上的花費較少。
衛生巾不同於化妝品、衣服等,明星代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為品牌信用背書、打響知名度的效果,但女性選擇一款衛生巾背後更多從使用感出發,明星代言能夠起到的效果無法確定,但動輒上百萬的代言費卻實打實的拉高了衛生巾的成本。
相比之下,各家在研發上所花費的少之又少。
以百亞為例,其銷售費用比研發費用多出來近20倍,一直佔據著各項費用的大頭。

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百亞的研發費用佔營收比重一直在1%上下浮動,這個比重實在不高,加上管理費用後,則增加到4%左右。對比同行,研發以及管理費用佔比不高也是普遍現象。

一次性衛生用品市場競爭激烈,更新換代速度較快,企業需要在研發、宣傳、渠道、推廣新產品上投入精力。
於是我們也看到,剔除了銷售費用、管理和研發費用以及所得稅費用之後,恆安國際的公司淨利率降到了19%,而景興健護、百亞的淨利率僅為8.3%、8.8%。
近年來,衝擊高階市場成為國產衛生巾品牌不斷提及的目標。
在衛生巾市場的競爭中,高階衛生巾市場佔有率持續上升,整個衛生巾市場從中端為主,轉變為高階為主、中端萎縮、低端穩定的局面。這也使得僅僅想要購買清潔、實惠的衛生用品的女性選擇減少。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豹變授權野性消費吧轉載,轉載請聯絡原出處。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野性消費吧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