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yings:
最近我總是有一種,自己“年紀輕輕就已經老了”的錯覺。
不想社交,不想奮鬥,也不想戀愛,每天腦子裡惦記的都是陽臺的那幾盆花,還有家裡的那幾只貓。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多年來加速成長的副作用。
但直到前段時間我們發起了關於“變老”的徵集後,我才意識到這是一種多麼鬆弛又自然的狀態。
原來現在的年輕人們,早就過上了吃老年食堂、上老年大學、住養老院的生活。
有一條評論給我的印象很深,她說,“年齡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的目標是生活。”
或許這些“老化”的表現,恰恰是我們找到了自己鐘意生活的證據。它們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看完後卻只有一個感受:
這麼過下去,可真舒服啊。

01
奶茶是不喝的,喝完會脹一整天。
咖啡是不喝的,喝完會醒一整晚。
02
以前發誓要把夜熬穿,
現在 7:30 開始泡腳,8:00 就躺進被窩了。
已經可以自然醒看日出了。@趙小佳🍒
03
發現時尚的秘密是秋衣秋褲。
職場 ootd 的盡頭,是老人褲和足力健。
超市打折時只要 39。
04
香水也省了。
能遮住班味的,只有風油精和活絡油的味道。@阿ki
05
喝來喝去,最好喝的飲料還是白開水。
冬天熱白開,夏天涼白開。
06
開始沉迷去老人社群食堂吃飯了。
乾淨衛生便宜舒服,
比外賣靠譜。@Dark_Knight012
07
夜店倒是還去,
樓下的老年迪斯科,
5 塊錢茶水費,可以跟著大爺大媽蹦一小時。

01
期待逢3、6、9菜市場的趕集日,剛剛在想買多長的釣魚竿。@Chang
02
不僅開始釣魚了,也開始養魚了。
不滿足於遛狗了,甚至嘗試遛鳥了。
03
國慶假 6 天,拿著茶杯在老家河邊的樹下喝了 4 天茶。@陶
04
去職工夜校報了個越劇班。
直接上了老年大學。@盛胖子你有點志氣發個財好嘛
05
開始喜歡散步,去公園裡拍拍手拍拍腿。
偶爾也撞樹,
沒人的時候也開嗓。
06
也出去旅遊。
每到一個城市必打卡的地方是寺廟,
普陀寺、法喜寺、靈隱寺、雍和宮……

@想從mbti刻板印象中跳脫出來的小護士
07
最喜歡的樂隊表演:livepark。

@梧桐樹
08
最近自己研究上了《易經》和算卦。

01
朋友圈短期的變化是:消失的自拍。
長期的變化是:消失的朋友圈。
02
相簿裡幾乎沒什麼人,
出鏡率最高的是花。
綠化帶裡的花,
小區裡的花,
植物園的花。
03
偶爾想嘮嗑的時候,倒也能找到伴兒。
對著金魚吐槽,
跟陽臺上長到一半的香菜講話,
和鸚鵡吵架。
04
人到一定階段就會發現,
和植物、動物呆一起,
可比和人相處舒服多了。
05
出去相親,
對方問有什麼愛好?
我:爬山、釣魚、逛公園。
問愛看什麼演出?
我:戲曲和評彈。
06
和同門介紹的學弟約會,
第一面約在湖邊打太極。@楊愛笑
07
聽不得肉麻的情話了。
被表白的時候,只想皺眉。
08
一個很直觀的感受是,
開始對 sex 沒那麼感興趣。@小馬

01
先把工作頭像換了。
勤懇“小王”變脆皮“老王”。
人設主打一個:難堪大用。
02
工位風格也變了,辦公新四件套:
保溫杯、養生錘、陶瓷茶杯、保暖拖鞋。
03
精力變差了,感覺一次只能辦一件事。
超過兩個人給我發訊息,我就覺得好忙,回信息好吃力還費勁。@羅文靜(靜大人)
04
開始聾了,
只要不直說,我就當聽不見。
直說了我不愛聽的,我也當聽不見。
逐漸啞了,
上班不愛說話,
下班不愛回訊息。
05
在單位主業是侍弄花草,簡單泡點老破茶葉聞一聞茶香。
更多的時候,只想找個安靜的地方曬曬太陽。@如意
06
哪怕什麼也不幹,回到家還是覺得好累。@🐶

01
不得不說,
黃金是好東西!
翡翠也是好東西!
02
去香港 shopping,買了一堆保健品回來。@🐰😊
03
@手剝橙子才有靈魂 和同事約著出去逛逛,最後去了藥店。兩個人瓶瓶罐罐買了十幾盒紅棗、枸杞、陳皮、蓮子、山藥、芡實……
一個補氣血,一個祛溼氣。
04
在奧特萊斯和太古匯裡選擇了批發市場。
在山姆和 fudi 裡選擇了菜市場。
05
@寇寇 股票賺了點想著犒勞自己,選了半天化妝品,最終買了個小一千的洗腳盆。
06
開始“撿破爛”了,已經攢了一抽屜的奶茶袋子和塑膠殼子。
07
吃不完的菜,剪了根泡在塑膠瓶裡等著發新芽。
目前已經用這種方法吃上了自己種的香菜、大蒜和胡蘿蔔。@叮噹
08
從上個月開始 app 記賬。
精確到一毛一分。
提前過上了老年人精打細算的生活。

01
同齡人保養臉,我保養腳踝。
02
熱衷於蒐集各種諸如五紅、五黑的食品。@驚起一灘鷗鷺.
03
家裡的艾柱沒斷過,時不時就想灸一灸。@「王艷麗」
04
幹什麼事情都會想對身體好不好。
需要每天考慮怎麼保住頭髮。@SnowyingChan
開始關注我體內的溼氣到底有多嚴重,有沒有辦法量化。@NiCkくん
05
有事沒事,就喜歡找老中醫給我號號脈。
06
做的最多的事情是:按摩。
和男友約會,吃飯-看電影-按摩-回家。
和朋友去玩,逛街-按摩-回家。
公司團建,要不要集體去按摩?

01
有時候,變老是一瞬間的無意識:
吃苦瓜的時候,覺得不苦了。@不吃香菜💙
看 live 的時候,想著有凳子就好了。@Cheernight
刷到直播間賣拍八虛的艾草錘,
會停下來看兩秒了。
02
當我說出“冬吃蘿蔔夏吃薑”的時候,我就意識到我老了。@潘雞翅
03
今年家裡出了很多事,
開始勸我爸媽,不要那麼計較。
“兒孫自有兒孫福嘛”。@摘星不養花
04
買菜開始跟我爸媽一樣問:“這個菜是本地的嗎?”@葵桑
05
看周圍的人談戀愛約會,心裡想:這幫年輕人啊。
06
人生偶像變成了蘇大強。
磕著瓜子聽評彈,跟著院子裡的老頭兒老太太跳廣場舞。
07
不再追問意義了。
舒適圈挺好的,
人活著的就是為了找到舒適圈。
08
不再執著於領導的肯定,
也不試圖改變父母的觀念,
朋友的聚散也不強求了。@咕咕咕
09
遇到磁場不合的人,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再見。
【寫在最後】:
質疑老人,理解老人,成為老人。
或許,“像老人一樣生活。”從來不是一種血脈覺醒,而是一種自動選擇。
是確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適合什麼,我就去做那樣的事。
是承認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接受很多事情對自己其實是不重要的,所以能夠過上一種平穩的、舒展的、不被裹挾和衝擊的生活。
如果能提前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什麼年齡幹什麼事根本不重要。
畢竟,二三十歲正是適合老的年紀啊。
撰稿:陳醋
實習:史努比
設計:雲圖
責編:許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