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鋒落子DeepSeek的隱秘故事

低調的“北上”,隱秘地創新。
作者 |  程茜
編輯 |  心緣

春節期間一夜震驚全球的DeepSeek,讓杭州一躍成為全國“頂流”。當大眾的目光都聚焦於杭州時,卻很少有人知曉,DeepSeek旗下最早註冊的公司位於北京,直到2個月之後杭州深度求索才成立。

現在,DeepSeek位於北京的辦公室,更是每日門庭若市、訪客如織。智東西帶著諸多疑問,走訪DeepSeek位於北京海淀區的融科資訊中心的辦公室,並與多位瞭解DeepSeek情況以及曾經在DeepSeek工作過的人士交流,發現這家火爆全球的公司背後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DeepSeek的公司主體雖坐落於杭州,但它在北京的子公司,卻在海淀霸氣地包下了融科資訊中心一整層樓,佔地面積達2100平方米左右。據瞭解,DeepSeek目前員工數量為160人,即使都就職在北京,若按70%來計算寫字樓的使用面積,人均辦公面積最少能達到9平方米。如此寬敞的辦公環境,對創業公司而言十分罕見。

不僅硬體條件堪稱 “豪華”,DeepSeek的工作氛圍也極為寬鬆。在如今競爭激烈、節奏緊湊的職場環境下,其招聘以應屆生為主,且員工無KPI、不打卡,以興趣導向為主

寬鬆的辦公環境背後,梁文鋒在薪資方面出手頗為大方,幻方量化資深資料科學家年薪是競對兩倍,DeepSeek在招崗位年薪已經過百萬
智東西根據公開資訊梳理了DeepSeek員工畢業院校發現,DeepSeek北京大學畢業學生數量多於清華大學。有知乎網友認為,這是由於北大學生找實習寧願去小公司,也不會選擇清華系AI企業。
此前被稱為“杭州六小龍”爆火出圈,為何主要研發團隊位於北京?北京與杭州公司發展不同之處是什麼?DeepSeek的成功與其選人、用人標準有何關聯?這種近乎“理想化”的工作模式,究竟是如何實現的?我們試圖透過公開資訊和走訪相關人士,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01.
DeepSeek開啟時代轉折的關鍵選址,
北京是起點

在梳理DeepSeek的發展脈絡時,一條隱藏在時間長河中的神秘線索逐漸浮出水面,用八個字概括就是——北京開花,杭州結果。

透過梳理這家公司成立的時間線,我們發現,DeepSeek的公司主體最早於2023年5月在北京成立,名叫北京深度求索人工智慧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深度求索),比目前DeepSeek的主體公司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慧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下稱杭州深度求索)早兩個月。杭州深度求索成立於2023年7月
有意思的是,在成立初期,杭州深度求索是北京深度求索的全資子公司。
不過更有意思的是,2023年8月,這兩家公司角色發生對調。
北京深度求索將股權全部轉讓給寧波程恩企業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和梁文鋒,杭州深度求索註冊資本從100萬元增至1000萬元。
▲北京深度求索股權變更資訊(左)、杭州深度求索股權變更資訊(右)
自此形成了現在DeepSeek的佈局,杭州深度求索是DeepSeek主體公司,北京深度求索是子公司
春節以來,北京深度求索所在的融科資訊中心成為各路玩家打卡的熱門地點。
從地理位置來看,融科資訊中心周邊的高校、知名公司眾多。周邊聚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等40餘所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園區內還有蘋果、微軟、AMD、英偉達等全球市值名列前茅的科技公司以及一眾國內科技創業公司。
▲融科資訊中心周邊(圖源:百度地圖)
2024年5月,DeepSeek入駐融科資訊中心,幷包下了一整層樓,面積約2100平方米左右。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最近透露,在和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交流中獲悉,DeepSeek目前員工人數為160人。也就是說,即使所有員工都就職北京,若按70%來計算寫字樓的使用面積,人均辦公面積最少也能達到9平方米。
儘管DeepSeek的公司主體位於杭州,但是我們研究發現,DeepSeek的大部分的研發人員、研發進展都在北京完成
天眼查顯示的員工體量中,DeepSeek的整體規模並不大,且相比之下,杭州主體公司比北京更小。
基於天眼查大資料模型,結合不同行業企業的經營資料,如企業的資產總額、經營利潤、人員規模等(其中上市/發債企業以合併報表口徑),綜合計算形成的L(大型)、M(中型)、S(小型)和XS(微型)四類企業規模分類體系,北京深度求索為中型,杭州為微型。
兩個公司的體量有明顯差別。這可以看出,該公司的業務、研發重心可能都在北京。
有意思的是,DeepSeek目前擁有多個域名,其中deepseek.cn於2023年9月4日在北京進行了ICP備案(網際網路資訊服務備案),而deepseek.com是2024年1月23日才在杭州完成備案。
對於大模型企業而言,演算法備案和大模型備案至關重要,這是企業能將模型向公眾開放服務的兩個必要條件。
目前來看,DeepSeek演算法備案已經在北京和杭州先後完成,時間是分別是2024年4月和2024年6月
大模型備案2024年5月在北京透過。這或許與北京市在全國大模型備案方面的佈局是最早一批相關,2023年8月北京市就已經披露首批透過備案的大模型。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是,DeepSeek的兩家商標代理機構均是北京企業

可以看到,初期DeepSeek的發展與北京密不可分。

02.
獨一無二的制勝之道:應屆生扛大樑
梁文鋒本人除了程式設計沒其他愛好
同在頂尖人才聚集“包圍圈”,為何DeepSeek率先衝出來並改變整個大模型產業的競爭格局?種種跡象表明,或許DeepSeek別具一格的員工體系以及梁文鋒身上獨特的人格魅力,暗藏著某種制勝密碼。

值得一提的是,坐落於名校聚集地的DeepSeek,其員工中清北等北京知名高校的含量極高。

2023年5月,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曾在接受暗湧Waves採訪時提到,DeepSeek的核心技術崗位,基本以應屆和畢業一兩年的人為主。據一位曾在DeepSeek實習的學生回憶,DeepSeek招聘時以應屆生為主,學歷是碩博、工作背景為大語言模型相關

據智東西不完全統計,DeepSeek已經發布的論文的作者名單中,其中有超過一半員工仍就讀或畢業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知名高校。此外其員工還有少數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卡內基梅隆大學等海外知名高校,大部分都具有交叉學科背景。
例如,DeepSeek上月釋出的一篇最新論文,第一作者就是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袁景陽,他在DeepSeek實習時是DeepSeek-V3技術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還參與了DeepSeek-R1專案;DeepSeek-V2的關鍵創新MLA架構由北大和北郵的畢業生主導研發;盛傳雷軍千萬年薪挖掘的DeepSeek 95後AI天才少女羅福莉也畢業於北大……
▲DeepSeek最新論文

目前公開的招聘資訊也呈現出這一趨勢。

從招聘平臺Boss直聘上的公開資訊來看,目前DeepSeek的招聘崗位共有34個,涉及大模型全棧工程師、深度學習研發工程師等核心技術人員,從數量來看北京招聘崗位有24個,杭州有10個

除了員工構成外,DeepSeek的整個管理模式也與眾不同。

北京通用人工智慧研究院助理院長鄭卿告訴智東西,從DeepSeek的員工結構來看,他們在選人時打破傳統標準,以年輕人為主,且相比於資歷、經驗,更看重人的能力和對工作的熱情。
與很多CEO不一樣,創始人梁文鋒會深度參與一線工作。她補充說,DeepSeek的管理扁平化,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會在一線,沒有分級管理模式。微信公眾號聰明投資者的文章就提到,2018年同事對梁文鋒的評價就是——除了程式設計,沒有什麼其他的愛好。

擁有頂尖的人才,並能有效激發其創新活力,與DeepSeek這種獨特的員工結構相輔相成。

03.
梁文鋒打造“研發烏托邦”:
百萬年薪,無KPI不打卡

如此寬鬆的辦公條件,又營造出瞭如何獨特的工作氛圍?這也是DeepSeek崛起之路上拼圖的關鍵碎片。

查閱公開資訊可以發現,DeepSeek在北京的註冊地點一開始在北京市海淀區豐慧中路7號新材料創業大廈,同年11月變更至北京市海淀區科學院南路2號的融科資訊中心,並於2024年5月正式入駐。

據瞭解,廣納國際頂尖公司的融科資訊中心佔地共8公頃,總建築面積有32.8萬平方米,但容積率僅為3.1,且是北京市四環內唯一綠化率達到42%的園區。

由於此時想要拜訪DeepSeek的各路人士非常多,因此其物業公司還在DeepSeek所處樓層單獨加裝了閘機,並增設了安保人員。
硬體條件拉滿,公司的辦公氛圍較為輕鬆。
據曾在DeepSeek實習的學生透露,他們沒有固定上下班時間、沒有KPI。工作模式以小方向、興趣導向為主,每週定期討論研究進度。
談及對梁文鋒的印象,他補充說,梁文鋒對員工沒有約束,會參加公司的主要專案研發,且在保證工作的前提下,會提供更多福利,給實習生的額外補貼。
▲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

2023年5月,梁文鋒曾在接受暗湧Wave採訪時提到,創新需要儘可能少的干預和管理,讓每個人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和試錯機會。創新往往都是自己產生的,不是刻意安排的,更不是教出來的。

一位去年9月離開DeepSeek的員工說:“梁文鋒給了我們控制權,把我們當作專家對待。他不斷地提出問題,並與我們一起學習。DeepSeek讓我負責核心研發部分,這非常令人興奮。”

這樣的人才結構、公司氛圍對於DeepSeek這樣偏研發型、產品層面工作並不複雜的公司而言更為適合。

北京科學智慧研究院副院長李鑫宇解釋說,AI發展到今天,對於人才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要求更高,這一背景下,仍處於大學或剛畢業的學生其這兩大能力正處於巔峰狀態,且受到外界約束更少,因此也是這類人群在以演算法創新為主的創業公司DeepSeek中,更適合做出突破性成果的形式。

因此,DeepSeek的招人要求更看重——基礎能力、創造性、熱愛等。梁文鋒說:“從這個角度看,國內合適的候選人就不少。”

除此以外,梁文鋒在薪資水平上頗為豪氣。曾有熟悉梁文鋒的量化基金經理透露,在幻方量化,資深資料科學家年薪150萬元並不罕見,而競爭對手的年薪很少超過80萬元。

從目前DeepSeek公開的招聘資訊可以看出,其在招的深度學習研究員-AGI‌月薪8萬至11萬元,年薪最高可達154萬元‌,‌核心系統研發工程師(校招)‌月薪6萬元至9萬元,按一年14薪估算後,年薪最高可達126萬元‌,‌大模型全棧工程師‌月薪5萬元至8萬元,年薪最高可達112萬。

04.
紮根AI人才“富礦”
政府千億投資基金已落地

在AI產業這片頂尖人才激烈角逐的“戰場”上,人才無疑是決定企業命運的關鍵因素。從這個層面來看,DeepSeek將研發重心放到北京有一定的必然性。

國內AI相關學科的建設相比發達國家仍有一定差距。2022年教育部發布《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將智慧科學與技術設立為交叉學科門類中的一級學科。

鄭卿談道,事實上,當前國內頂尖的AI人才在我國整個就業市場上仍處於稀缺狀態,人才的自主培養就更顯緊迫。人才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以從課程設定、師資與應用實踐等方面著手,致力於培養跨領域複合型的頂尖人才。

在人才稀缺與AI產業發展加速的背景下,北京在AI人才方面的領先優勢就更為受到關注。

一直以來,北京都是AI人才的聚集地。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的資料顯示,北京AI學者已經超過1.5萬人,全國佔比為30.6%,位居第一

據統計,北京已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30餘所高校獲批人工智慧本科專業,有20餘所高校設立了人工智慧學院或研究院,32所高校擁有與人工智慧直接相關學科的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在校研究生4.4萬人,教師及科研人員1.2萬人
人才和資金支援無疑是當下AI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北京市在政府產業基金投入方面更是雷厲風行。
近兩年,北京在AI產業的投資力度正持續增加。
2019年以來,北京海淀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順義區政府政府投資基金都不斷擴容,包括北京海淀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三期基金髮布,基金總規模增至200億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二期宣佈將正式設立,總規模100億元;北京順義股權投資引導基金(有限合夥)正式釋出,遠期規模100億元,首期10億元……
此外,2024年,北京市一口氣落地8支產業基金,資金規模為100億元或200億元,涵蓋機器人、AI、先進製造和智慧裝備多個領域。
就在上個月,北京舉行的《北京具身智慧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專場新聞釋出會中就明確提到,北京已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存續期15年的政府投資基金,重點支援AI、機器人等未來產業領域。
目前國內幾大一線城市的創投產業發展蓬勃,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的資料,2024年募資規模北京、浙江、江蘇位列前三,規模分別為1892.79億元、1826.64億元、1717.80億元;全國投資金額規模第一為上海,達1101.45億元,北京位居第二達1042.72億元,第三是深圳金額為409.14億元。這之中北京募資規模居全國首位,投資規模位列第二,是不折不扣的創投高地。
05.
結語:打造AI超級生態
催生“DeepSeek”類企業湧現
從大模型產業爆發到DeepSeek這一AI界現象級公司誕生,全國城市在新興產業的競賽更加白熱化。
對於AI產業而言,其發展具有很強的全域性性,其技術研發涉及到數學、計算機科學、統計學、神經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應用場景涵蓋醫療、交通、金融、教育、製造業等幾乎所有行業,再加上AI產業的上下游產業鏈長,從基礎的演算法研究、晶片製造,到中間的模型開發、資料標註,再到下游的應用產品開發和服務提供,各個環節都緊密相連。
因此,從政府層面,北京、杭州、上海、深圳等城市已經接連發布各項支援政策、加強資金投入、人才引進等措施,圍繞著AI產業的算力叢集、資料供給、場景應用等加速AI的發展和普及。
在此基礎上,城市力量正依託於完備的AI發展生態體系,形成強大的成果轉化能力,讓更多的“DeepSeek”湧現出來成為可能。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智東西】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