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思考,少唸經

文 | 西西弗
1
江蘇省委機關報《新華日報》旗下“交匯點”客戶端在2月7日晚、8日上午連續釋出了三篇專稿文章《DeepSeek為什麼會出現在杭州?》《為什麼南京發展不出“杭州六小龍”?》《杭州有DeepSeek,南京有什麼?》。
類似的發問歷史上並不鮮見,十幾年前,地方政府領導也有為什麼上海沒出阿里巴巴這樣的發問。有趣的是,上海沒能留住馬雲,杭州也沒能留住拼多多。
企業裡類似的發問更多。Deepseek震驚世界之後,網際網路巨頭可能都在發問反思,為什麼我們花了這麼多錢也沒做出類似的大模型?研究競品,學習競品,本來就是每一家公司都該做的。
中國的城市之間,或多或少有競爭關係,看到其他城市出現了明星企業,自己反思檢討一下,再正常不過了。
不過,這種正常的反思檢討,又給了某些人一個藉口,可以唸經了。
這兩天我關注的公眾號,就看到了這樣兩篇文章。他們說:為啥南京沒出Deepseek,就是因為不夠自由啦,不夠市場化啦,政府幹預過多啦。
能不能別碰到啥事都念經呀。煩不煩呀?
全世界,全中國多少個城市,不都沒出Deepseek嗎?都是不自由不市場化?
紐約也沒出deepseek、芝加哥也沒出Deepseek, 巴黎也沒出Deepseek, 柏林也沒出Deepseek,都是不自由不市場化?
要是二十年前,把所有都歸結為不自由不市場,還多少有點說服力。現在連自由化市場化的燈塔美國,都開始學習中國搞產業政策了。這些天天唸經的人,也不與時俱進一點?
2
所有成功案例背後的原因都是非常複雜的,很難歸因到一兩件事情上。
為什麼上海沒出阿里巴巴?如果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馬雲是杭州人,生在杭州,長在杭州。如果馬雲是北京人,可能阿里巴巴就在北京了,如果是深圳人,可能就在深圳了。
漢初,滿朝文武,小一半是沛縣人。明初,滿朝文武,小一半是濠州人。為啥一個縣的地方能湧現這麼多人才?秦末的沛縣,元末的濠州,有什麼獨特之處?都沒有。其實核心原因是劉邦是沛縣人,朱元璋是濠州人。
之前做戰略諮詢的時候,同事間開玩笑,說什麼是戰略。成功了,狗屁都是戰略;失敗了,戰略都是狗屁。
Deepseek出在杭州,第一大功臣是浙大招生辦,把梁文峰招進了浙大,在杭州上了7-8年學,成了第二故鄉。第二大功臣可能是馬老師,在杭州創辦阿里巴巴,給杭州提供了不亞於北上深的網際網路人才密度,讓幻方能找到足夠優秀的技術人才。
為什麼XX企業出在XX市,第一大功臣是往往是當地大學的招生辦。在這裡為天津感到悲哀,南開的招生辦很給力,可惜天津太不給力。
那麼,南京的大學很多很好,為啥南京在網際網路領域幾乎沒出大企業?
前幾天和朋友討論廣州最近兩年為什麼發展遠不如深圳。關鍵在於城市發展路徑和歷史依賴,南京和廣州碰到的問題是一樣的。都是工業大省的省會,經濟以傳統工業為主,包袱重,轉型難。同時,因為各自歷史原因,本地財政資源受限。南京是弱省會,同時江蘇是散裝財政,每個地級市都是二級財政。廣州是強省會,但廣東財政除深圳外是全省一盤棋,需要轉移支付。
另外就是,南京和廣州都沒出個杭州馬老師和深圳馬總這樣的人物,一步落後,步步落後。阿里和騰訊為杭州和深圳培養了數以十萬計的網際網路人才。廣州好歹還有唯品會,半個網易和半個希音。南京基本上就沒有網際網路公司的總部。希音在南京起家,但總部遷到了廣州。
3
成功了,狗屁都是戰略。回頭去歸因,列出個一二三四五,很無聊。之前成功企業家,很多喜歡著書立說。什麼《XX哲學》,《XXX你學不會》,《XXX傳奇》。如果後來企業不太行了,這些書回頭看,多少有點尷尬。
人還是那些人,企業家還是那個企業家,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事後歸因,列出的那些所謂的“核心成功要素”,頂多能找到兩三個“必要條件”,成功無法模仿,成功的“充分條件”,根本不存在。
成功了回頭去歸因,已經很無聊了;碰到任何事情都湊上去唸經,不僅無聊,還令人噁心。
中國的某些“自由派市場派”的思維方式,非常接近宗教的狂信徒。
宗教的信徒碰到點好事,就感謝神的恩典,碰到點壞事,都認為是神的懲罰。吃個飯要禱告,睡個覺要禱告,睡醒了還要禱告。
這些“自由派市場派”,認為中國所有的好事都是自由化市場化的功勞,所有的壞事都是自由化市場化做的不夠。還有些“選票民主派”,認為只要有了西式選票民主,中國現實社會中的一切問題都不會存在了。
“四條腿好,兩條腿壞”,把複雜的世界無限簡化,試圖用一個標準解釋所有的事情,只有宗教才會這樣做。
幾十年前的中國,幹啥事之前都是念一段語錄。
顧客:“關心群眾生活——給我拿支鋼筆。”
售貨員:“為人民服務——你買哪一種?”
顧客:“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你多拿幾支讓我挑挑。”
售貨員:“反對自由主義——不讓隨便挑,買哪支就拿哪支。”
顧客:“我們的責任是向人民負責——你就多拿幾支讓我挑挑吧。”
售貨員:“在路線問題上沒有調和的餘地——不能挑就是不能挑。”
那個時段,回看起來有點可笑。不過,人類的錯誤總是不斷重複。現在這些“自由派市場派”,幹啥事說啥話前都要念唸經。不念經,好像就不會說話也不會寫作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