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的《新聞聯播》,用了整整6分鐘報道杭州。
從《黑神話悟空》的爆火,到DeepSeek的震撼,到春晚舞臺宇樹科技的機器人。
屬實是給其他城市整焦慮了。

首當其衝的就是南京。
離的越近,越捶胸頓足。
江蘇相關部門連發了三篇文章:
《DeepSeek為什麼會出現在杭州?》 《為什麼南京發展不出“杭州六小龍”?》 《杭州有DeepSeek,南京有什麼?》
相信每一個上學聽家長嘮叨過“別人家小孩”的朋友,都能對現在的南京感同身受。

好在南京並不孤單。
濟南也收到一篇《杭州“六小龍”出圈,給濟南什麼啟示?》
活像看完電影開開心心,家長突然讓你寫一篇觀後感,提煉主題總結啟示。
叛逆的你恨不得在作文本里畫小人寫段子,但又沒那個膽子。
只敢在私下說點騷話自嘲。
咱也想有六小龍,但泉水太涼,龍蛋孵不出來啊。

還有地方比濟南還委屈。
廣東說了,DeepSeek的創始人梁文峰,他是廣東人吶,怎麼也跑杭州去了?
不僅如此,六小龍之一宇樹科技的創始人,畢業後也在深圳工作,最後還是跑回了杭州創業。
做出《黑神話:悟空》的遊戲科學,也是從一線城市搬到新一線的杭州。
這點,遊戲科學ceo馮驥直接說過,他沒考慮那麼多,就是杭州的房價比起一線更便宜。
至於資金上給補貼,審批上開綠燈,是他到杭州之後才感受到的。
這次6分鐘的《新聞聯播》片段,馮驥也出場了:
“能夠有所建樹的成果,都需要比較漫長的時間,而且這個漫長的時間未必他一定能成功。
這個時候哪裡能夠讓這些人在這裡覺得可以安居樂業,我覺得反而是一個加分項。”

遊戲科學在杭州時獲得的支援,新聞哥在月初的文章裡就說過了。
簡單一句話就是,不打擾,服務好,甚至每天都給送飯。
但請注意,當時遊戲科學只是個籍籍無名的小公司。
和當時他們一樣的小公司,杭州有多少呢?
截止至2024年底,杭州民營企業超過90萬。
90萬家民營企業,數萬家科技型企業,最後殺出來6條小龍。
杭州政府在其中又扮演什麼角色呢?
按照“浙江宣傳”的說法,杭州很認可一個企業給的外號——
拎得清的小透明。

(來源:浙江宣傳)
“沒想過教創業者怎麼幹。”
其實細數杭州之前火爆的產業,電商、網紅、主播……
你很難看到其中哪一個,是一個克里斯瑪型領袖大手一揮,用行政力量排除萬難整齊劃一最終鑄就的。
而是從百萬企業中自盛開出的鮮花。

現在對著杭州反思的諸多城市,其實不少底子都比杭州強。
比如光是教育資源和人才儲備這點上,南京就遠遠領先杭州。
南京擁有292個博士點,全國排名第二,僅次於北京,比上海還要多。
再加上江蘇省的在讀研究生數量全國第二,也是僅次於北京,超過廣東和浙江之和。
再比比GDP。
2024年的資料,雖然GDP總量落後,但南京的人均GDP比杭州高2萬左右。
南京的國企和央企一共有354家,僅次於北京和上海。
可就是在最前沿的領域,南京沒有存在感。
十多年來,你幾乎聽不到南京竄起了什麼突破型的企業。
南京依舊不弱,但就是誕生不了破局者。
我想只有這個資料能解釋:
2024年度杭州和南京的百強企業的民企數量,杭州是82家、南京是29家。
而南京的這29家進入百強的民企中,又鮮有能貼近民間消費領域的,多數集中在地產能源化工等幾個行政權力作用極大的行業。

想孵出小龍,首先得足夠多的蛋。
至於會從那顆蛋中孵出龍,孵出的是什麼樣是蛟龍青龍還是應龍,還是說意外孵出個金鳳凰,就不是人的意志能控制的了。
這點參與其中的人肯定感觸最深,哪怕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所以這幾天網上流傳著一句:
“杭州是6000條小龍里面養出了6條真龍,而南京是直接想養6條龍。”
這個想法,不光是南京有。
南京更不是這些城市中做的最差勁的,對比起來甚至算的上上乘。
現在很多地方都想學習杭州,但杭州又很難學,你很難提煉出什麼短期有效一抓就靈的招數。
說來說去,就是搞好營商環境,讓他們自己蹚出一條路。
好像所有城市都在說,卻沒幾個真的做到最好。
畢竟這要放下身段作為“服務者”來照顧到“顧客”的需求。
對創業者要如此。

對打工人也要如此。




來呀 一起搞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