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視武漢市自軍運會以來的城建結果於不顧;你是影響武漢市安定團結的罪人;你是破壞武漢市向前發展的元兇。
——蔡院長最經典的三個排比句。
1
武漢這個地方,情況還是太複雜了,高啟強來了都得繞道走。
2024年12月20日,湖北武漢。
建一農貿市場,一博主買魚時,發現商戶存在“缺斤少兩”的情況,“一斤稱”變成了“九兩稱”。
博主直言不諱地指出了商家缺斤少兩,攤販謊稱,“少的斤兩,是加工費”。
博主更懵逼,魚都還沒殺,哪裡來的加工費?
兩人爭執之下,攤販惱羞成怒,連續兩次對博主和其女友進行毆打,又扔土豆擊中博主女朋友眼睛,眼鏡鏡片被打碎刺入眼睛裡血流不止,目前警方已經介入。

後續,博主再發影片回應事件進展:目前各部門已經介入,“已經立案了,故意傷害”,女友眶骨骨折、鼻骨骨折、鞏膜裂傷、眼瞼裂傷、眼球挫傷、角膜擦傷、面部損傷,現已掛上專家號等待專家進一步診斷。
武漢的魚販子,比高啟強還兇啊。
但這事最終結果,市監局對此並沒有回應。
注意這個“不回應”的伏筆。
2
2025年4月22日,湖北武漢。
漢陽區鄧甲生鮮市場,一男子因為殺魚與商販產生口角糾紛,雙方爭執不下,魚販竟持秤砣砸向顧客。
起口角的紛爭根源,在於顧客要求“不殺魚”。
魚販當即暴怒了,“我們武漢市,哪有買魚不殺的!”
惱羞成怒直接拿秤砣砸人,大耳刮子把顧客臉都打爛了,叫囂著今天就是要你命。
上一次,是鬼秤缺斤少兩,被抓了現行,惱羞成怒,打傷了顧客的眼睛。
這一次,強制性要求必須殺魚,不讓殺就拿秤砣砸人。
為什麼魚販一定要給顧客殺魚呢?
你買了一條魚,2斤,回去一複稱,只剩1.2斤,魚販便會告訴你,“魚殺了,颳了魚鱗、放了魚血、去了內臟,所以只有1.2斤了。”
說白了,強制性殺魚,就是給魚販的缺斤少兩找合適的藉口。
現在詭計被拆穿了,自然也就惱羞成怒了。
青島不吃蝦,杭州不理髮,這會要加上一個武漢不買魚了。
買魚被打傷眼睛,不殺魚被秤砣砸,這還怎麼五一熱門旅遊城市,積極評選下一屆文明城市啊。
蔡院長三個排比句的含金量還在上升,“你們這些魚販,是武漢的罪人啊。”
你們讓文旅局的領導、宣傳部的幹部,很尷尬啊。

3
不殺魚就打人的影片,被傳到了網上。
網友很憤慨,群情很激憤,網友紛紛聲討——這樣做生意必須治一治。
事情後續如何?對於相關部門的後續處理,網友十分關注。
於是乎,媒體和記者,都來報道了。
4月24日,記者先後致電武漢市漢陽區市場監管局及武漢市公安局漢陽區分局,均未回應。
記者致電市場監管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針對轄區生鮮市場魚販砸顧客的事件不接受媒體採訪,有需求可以聯絡區宣傳部門。
隨後記者又致電武漢市公安局漢陽區分局,工作人員表示:“電話裡沒有辦法告訴你。”
記者試圖聯絡武漢市漢陽區宣傳部門,未果。
吃了兩個閉門羹,記者也不爽了,於是乎,@江南都市報“一怒之下”搞了個熱搜話題,#武漢魚販砸人事件相關部門均不回應#。
按照針對負面輿情的一貫操作,其實大家應該都明白一件事:
不回應,其實已經是回應了,“這事我們管不了”、“這事不歸我們管”、“這事我們傾向於冷處理”。
不回應,無外乎就是這三種情緒。
多說一句,指責武漢相關部門不回應的媒體,是江南都市報,江南都市報,是湖北的隔壁鄰居,江西省,江西日報社旗下的報刊。
這個時候,楚天都市報(武漢媒體、湖北日報旗下的),就不好發聲了。
所以啊,我們這個地方的負面輿情事件報道,就顯得特別有意思:
武漢不殺魚事件,你得讓江西的媒體來;南昌找魚尾事件,你得讓湖南的媒體來;濱州查酒駕的事,你得找河南的小莉幫幫忙。
某時和光同塵、某時異地監督、某時兄友弟恭、某時仗義執言。
媒體的屬性,監督的權責,事件的真相,群眾的情緒,蔡院長的三個排比句。
——全部都要排在領導大局觀“審時度勢”的後面。
重慶滷鵝哥帶火了流量,這是潑天的富貴,連書記都為他站臺發聲,畢竟,這是重慶之光嘛。
殺魚哥又打了武漢市監局領導一記耳光,最後只能是各部門均不回應。
這麼丟人現眼的事,哪個領導願意站出來背鍋捱罵?
故而,某地領導和省委機關報,也不必眼饞杭州,連發三文咆哮式追問,“為什麼南京出不了六小龍?”
當武漢不殺魚事件發生了,當南京1700萬投資合同終止事件發生了,當濱州酒駕事件發生了,當金華車禍事件發生了。
相關部門,不要沉默、靜謐、關評、冷處理、等翻篇,看看網友留言都說了些什麼,你們大概也就能明白。
許昌胖東來為什麼流量拉滿,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為何連年虧損。
你們以為的“不回應就是正確處理”,其實每件事,每一筆,好的壞的,醜的美的,都記錄在冊。
在史冊裡,在人心裡,都在。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推薦閱讀:
《看圖,不要說話》
《說說“換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