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是的,又趕了把時髦。
媒體煞有介事地說,年輕人流行過度養生,沒糖尿病的也流行起戴上24小時的血糖監測。
他們真的不理解我們在幹什麼。
就是這樣一個小釦子,戴胳膊上。
我的血糖情況
我的空腹、糖化血紅蛋白,都正常範圍內,但餐二餐三高於一般標準。去醫院做過糖耐量實驗,沒有到糖尿病的程度。也就是俗稱的,亞健康,胰島素有抵抗。
醫生的建議很簡單:運動,減肥,控糖,千萬不要繼續發展了。
我的作為也很簡單:狀態好的時候會注意,忙一來就忘了,開心也會忘。
所以,這個四五年來,沒惡化也沒進步,數值還是差不多。
女神的安利
群裡愛健身的女神拿鐵小姐姐跟我們說,最近不卷身材了,讀了一本書《控糖革命》以後,開始卷血糖,用了小釦子以後,享受到了血糖穩定的快樂。
關於為什麼控糖就不聊了,沒有此困擾也挺好,真感興趣的建議去讀書。這篇分享說的都是已經認可控糖有好處的前提下。
本就好奇的女友們,呼啦啦地,好幾個都一起買了,試試!
神奇小紐扣
因為群裡也有確診糖尿病的女生,所以這個小工具早就聽說過。
一根小針插到皮下,檢測的不是血糖,而是組織液裡的糖。以前雅培的款,用手機去掃一下,就能看到當時的數值。現在國產的能做到透過藍牙,每五分鐘發到手機的app裡,更方便了。
這顆小紐扣一個可以戴2個禮拜,洗澡運動都不影響。
矽基人的14天!
所有的似是而非胸有成竹的“知識”在數值面前,變得清晰,或垮掉。
醫生教過的吃飯方法: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後吃碳水,原理是纖維阻止了澱粉被迅速吸收,拉長時間也就降低了峰高。
但是醫生沒說這多有用!
我有一天在藍蛙接連見人,吃吃喝喝一下午,狂吃沙拉,除了蔬菜還有香香的羊乳酪、薯條、最後一個小漢堡,餐二三都沒有超標,也就8左右。
另一天,只是一隻全麥小餐包,兩口甜酸奶,嗖地一下到了10.8。
而澱粉不能沒有,因為澱粉少的情況下會更容易高峰過後又迅速下跌到低血糖。胰島素的不乖,不僅是不工作,也會瞎工作。
運動,對每個人是不一樣的,對我來說,飯後散步就有用,很神奇地,有一天做了半小時瑜伽,血糖卻是運動後上升的。女神有一次力量鍛鍊後,吃了兩個桃酥都沒事。
情緒,比你想的要影響大得多。我們有個小夥伴跟老公吵架以後睡覺,一晚上血糖都在上下折騰。我有個下午在開電話會,很奇怪地,一下午都在高位,就沒下來。後來朋友說除了開會興奮,二手菸環境或許也有影響,這要以後更多場景再驗證。
還有無奈的發現:每個人對同樣食物的反饋是不一樣的。我吃芋頭很穩,有人吃芋頭就飆。
這十幾天以來,我最高數值12,真是嚇到自己了。那天五點就起了,內分泌本身有點亂,七點吃了一碗餛飩和一根油條,然後沒法運動,必須去坐地鐵。一個多小時後,在地鐵裡眼看app裡到了12。
可見,不規律生活對身體的干擾有多大,再有,估計得至少半年完全不想吃油條了!
而升糖以後,拖延最久降不下去的一頓飯,是吃了一份長沙蓋碼飯,吃完也是坐長途地鐵,之後竟然整整六個小時,才恢復正常範圍。可見,即使有蔬菜,重油炒,加上精製碳水白米飯,殺傷力有多大。
還有,我的所有飯後犯困,基本上都是血糖到了接近9的時候。
一起戴儀器的還有一位本就是內分泌醫生的女友,她說,看我們的反饋,第一次意識到,普通的健康人群中胰島素抵抗的比例有那麼高。
馴服
每次說起健康問題,總有人會安慰說:別怕。
其實我一點也不怕啊,這樣安慰的人,才是內心害怕的吧。瞭解身體是一件多滿足好奇心的事。
我也不覺得這是“過度”養生,很多習慣在年輕時候就建立,得益更多。所以如果真的現在年輕人流行起戴血糖儀,我是支援的。不需要太長時間,從中找到自己的規律,足以改變生活習慣。
最近這兩週的感受,好像是在馴服血糖。
瞭解它,理解它,帶領它,
讓它平靜、理性,文明起來。
測血糖不是為了忌口,可以說是為了摸清規律怎麼吃。
這短短十幾天帶給我行為上的影響,比之前閱讀也好,求醫也好,都要大。現在至少有以下幾個變化:
1、戒回籠覺
已經徹底改了吃一點早飯再睡回籠覺的習慣。以前女兒上中學我要做早飯,一般跟她一起吃再睡。現在才知道這影響有多大,有一次只吃了一片瘦肉,真的只有一片,去睡覺,都……唉,不提了。回籠教主要棄教了,實在要睡,就喝點水繼續睡。
2、戒甜飲料
我們一起測的朋友,無論身體基礎如何,飲料都是能讓血糖瞬間高跳。比水果本身都狠。
3、能吃蔬菜就吃蔬菜
現在看到蔬菜最親,尤其是不重油炒的各種蔬菜,天天琢磨怎麼多吃幾種。先蔬菜再蛋白質再碳水,此順序下甚至吃點甜點也沒關係。因為現在菜吃得多,連帶著大便也通暢。
4、油、碳水、糖分開吃
且吃的時候儘量有點蔬菜堅果什麼的。
5、糊化食品少吃
最好是不吃,可是我超愛,我櫃子裡至少有十種各種粉。那就只能先少吃,跟菜菜一起吃。粥基本上就不喝了。湯呢,跟澱粉分開吃。
6、規律吃藥
以前醫生也說可以隨餐吃二甲雙胍,但不重視,經常忘記,體驗幾天以後就跟醫生商量,根據我實際情況,生活不規律,醫生建議每天定點吃,不隨餐,讓身體習慣。所以後一週就開始定點吃藥,每天到1.5克。
總有人說,活得那麼嚴格,沒樂趣了。
其實監測血糖的飲食比一刀切的各種禁忌飲食要寬泛得多。
為什麼說是馴服,而不是禁錮呢,馴動物還要給好處的不是嗎?
這一輪14天的最後一頓,我突發奇想,想實驗一下,吃一頓快餐會怎麼樣?就去吃了肯德基。加了意麵的牛肉漢堡,老北京雞肉卷,紅豆派,氣泡水美式。懷著烈士一樣的心情吃下去,再走路去辦事,走了兩公里。看結果,餐後一個多小時升到了8點幾,然後很快下來,後面有起伏,但保持在7.8以內,可以說是驚喜了。
最後,拿鐵小姐姐讓我去稱一下體重,量一下腰圍。嘿,輕了一公斤多。
看幾個例子哈,有一天下午吃的是大西餐:沙拉、乳酪、豬排、煎土豆餅!





這麼豐富,因為順序對,結果竟然不錯。午飯還沒簡單的早飯升得高。

而有一天中午只是水果零食,竟然升糖。

最後,14天裡血糖沒有超過標準的,只有兩天,都是在家做飯的。其中一天夜裡特別不平靜,不明白為啥,也許睡前開了一個特嗨的策劃會,夢裡還在動腦吧。我們有小夥伴睡前跟老公吵架的,也會夜裡不平靜。


注意事項
就這麼樣,有點上癮了,今天準備接著開始一個監測週期,還有很多想實驗的。
說說裝置本身。這個最早有進口的雅培品牌,要手機湊過去掃,現在戴的人不多。朋友推薦的品牌主流產品叫“矽基動能”,能在app裡保留資料,我用的其中略便宜的“矽基輕享”,餐飲打卡資料不儲存,分析的內容也少,對我這樣沒有那麼強烈研究訴求的人來說夠了。還有別的國產品牌的,比如歐態、科研等等。
小針打胳膊,要打鬆鬆的拜拜肉上,如果打在肌肉會一點點疼,打肥肉完全不疼,偶爾有說出血的。14天后摘下來會有個紅色小痂點。
洗澡不影響,不放心可以貼個保護膜。
數值準不準,肯定沒有指血準,就像指血沒有靜脈血準。監測要求嚴格的,得跟指血比較。有人反映比指血低一點,有人反映說是延遲而已。我這兩個禮拜特別忙,竟然沒時間比較,下次比比。畢竟我自己還沒到生病的程度,瞭解起伏變化就夠了。
我淘寶店買的,客服非常好,有問必答。包裝什麼的不要拆,如果產品出了毛病,是可以給你補發的。app也還算好用,我就遇到過次隔天記錄不更新了,關機重啟就好,沒有藍牙的時間段後的資料都能譁一下一併更新。
我們這種沒事自己寫個號的,多少有點分享欲過剩。
身體狀況按傳統觀念,是個蠻私密的事。
但是這個小釦子現在已經在朋友裡發現人傳人現象。有的女友老公戴上了,有的給中學生娃戴上了,老師看見老師也戴上了。哈哈,喜歡討論共享的朋友,我們單組一個群,只聊血糖好不好。
好幾個人喊我們團血糖儀,但是沒有去研究。畢竟這東西是醫療輔助的,很多糖友群大佬比我們的量大得多,都沒拿到多少折扣。目前還沒找到特合適的。
還是繼續衣食住行吧。這個調料我們小錦姑娘自己買了,北方人包餃子,用粉比自己磨或者煮水要方便些。快過冬了,廚房裡的調料補貨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