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北京SKP開始了新一輪的黃牛整頓。
被保安帶走的那個下午,在SKP做黃牛的發發已經做了30多萬的單子。當時,他正在一樓的化妝品區照常蹲點。
保安對他很客氣,請他配合一下。他也很配合,跟著保安就去了保安室。工作人員拿出一份《北京SKP黃牛保證書》 ,讓他在上面簽字。保證書上明確寫道:保證自己絕不再以任何形式滋擾顧客的正常購物,包括不限於給顧客打折、出售積分、出售商品等違規行為。

雖然發發當時沒有搭訕逛商場的客人,但他還是痛快地簽了那份保證書,在他看來,這算是“互相尊重一下”。
90後發發從去年10月開始在北京SKP做黃牛,現在主要做老鋪黃金代購。在此之前,他在天津開了5年飯店,疫情期間不景氣,倒閉了。於是,一個朋友帶著他幹起了黃牛。
剛上手時,平生第一次進入SKP的他幾乎是兩眼一抹黑,家是農村的,初中學歷,商場裡面的品牌全英文,客戶要買哪個品牌,他得先上百度把品牌的拼音輸進入查查,就這樣一點點入了行。
小紅書上不時有抓黃牛的帖子流出,有人對此拍手稱快,稱讚SKP整頓黃牛的力度。在商場裡,隨處可見的保安們四五個人列成一隊,在商場裡巡邏。一個老鋪黃金的代購就看到一個揹著白色小挎包的黃牛,被三五個保安裹挾著從她面前走過。
那段時間,黃牛之間的衝突漸漸變多,比如上演一場黃牛之間的樸實“商戰”——在SKP門前的廣場上相互掄耳刮子。
總之,SKP又開始“抓”黃牛了。
已經在SKP做了半年黃牛的小六,早在去年11月就被保安抓走過。我在SKP4樓的RDV書店見到了小六。小六是個精壯的山東小夥,穿了乾淨的白T恤。他說起自己的入行經過,“原來幹過餐飲,趕上疫情,賠了不少錢,給領導當過司機,有了孩子以後不幹了。”去年11月,他跟著一個哥哥幹了45天黃牛,早10點到,晚10點走,賺了1萬8,跟上班差不多,覺得這事兒可以幹。
被商場保安找到的時候,他已經在一樓某品牌店鋪門口連續“值守” 了一個月,每天的工作就是跟路過的客人小聲問一句“需要打折嗎?”
“在那站太久了,監控都看到了。”被抓走的時候,他一點都不意外,雖然知道沒什麼大事,但心裡還是有點彆扭,“大姑娘上轎頭一回,能不慌嗎?”
為了避免被保安抓住,有的黃牛開始跟保安打游擊。00後黃牛李東北已經在SKP幹了一年多了,保安的出現給他帶來一些困擾,但遠不足以勸退他,“保安抓住你,拍照記下你這張臉,把你攆出去了,那你再換個門進來唄,一樓有保安就上二樓,二樓有保安就上三樓唄,那你咋整,我得吃飯哪。”
李東北來幹黃牛的理由,用他的話說,工地幹過,外賣也送過,廠也進過,“都不掙錢。”但是來SKP之後,一個短短的三八婦女節促銷季,他倒賣商場的積分禮金,能賺3萬。
對商場抓黃牛一事,遠在成都SKP當黃牛的田田表現出極大的不忿,“他們如果抓我,我一定會告他。”
與在這裡討生活的普通黃牛不同,田田是拎著愛馬仕的貴婦黃牛。她既是SKP的黑金會員,年消費超過50萬,也是這裡的黃牛,幫客人代購東西。在剛過去的SKP4月促銷季,她在短短20天內賣出去200多單,累計了736個客人,銷售流水50多萬。刨去墊付的七八萬本金,淨賺8000多元,算下來接近10%的利潤點,遠比把現金存銀行划算得多。自從她開始當黃牛,有的櫃姐開始對她遮蔽朋友圈,但是她從不覺得難為情,“賺錢還要面子啊?”
至於SKP為什麼又開始抓黃牛?一種普遍的說法是,有黃牛跟SKP的顧客在折扣方面沒談攏,黃牛威脅了顧客,顧客投訴給了商場,於是,商場開始整頓黃牛。
但是早在今年2月,出現在SKP的老鋪黃金搶購潮,已經讓SKP混亂的商場秩序浮出水面。
美軒經歷了那場混亂的搶購。“哪有排隊進場,進去全靠衝,大家都說自己是先來的,擠成一團,現場踩碎眼鏡的,掉圍巾的,撒咖啡的,還有人摔倒去醫院的。”她對那場促銷失望至極,“如果發生韓國梨泰院一樣的踩踏事件,後果不堪設想。”
最後她和丈夫白白在門外凍了2個小時,什麼也沒買到,“隊伍裡很多打車輪戰的代購姐妹團和加價出售的黃牛哥,人越多,越亂,他們的生意越好,作為一個散戶,買個東西好累。”她當天就投訴了商場,至今再也沒去過SKP。
SKP這座以積分返利促銷的老牌百貨商場,不得不正面應對黃牛惹來的爭議了。

4月,是北京SKP的生日慶促銷季。這是這座重奢商場全年唯二的大促之一。
自2006年成立以來,SKP引入超過700個品牌,200多個奢侈品牌雲集於此,從2011年起連續13年蟬聯全國店王,這裡單日最高的銷售流水曾超過10個億,一天就能賣出別的商場一年的業績。
來這裡的客人,人均奢侈品消費者,B1的華聯超市入口處,擺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進口水果,一斤999元的車釐子,貴得讓人肅然起敬。
一樓的化妝品區擠滿了選購化妝品的貴婦。這裡幾乎是SKP人流最集中的地方。站在各個櫃檯的櫃姐拿出十二分的熱情招攬著路過的客人,衝業績,是她們眼下最重要的事。
有一些促銷政策是明面上的,比如印在SKP促銷雜誌上的滿減和積分政策。以化妝品為例,絕大多數美妝品牌都參與滿1000返200電子禮金,疊加10倍商場積分的政策。這是客人可以直接獲取的優惠。假如你消費1萬元的化妝品,你將獲得2000元的電子禮金,以及10萬積分,而這些優惠券和積分,可以透過在SKP二次消費將它消耗掉。
問題在於,SKP的積分兌換是階梯制,10萬隻能兌換500元積分禮金,而只有達到30萬積分才能兌換到最划算的3000元禮金,也就是說你至少買滿3萬塊錢的10倍積分的商品,才能達到最划算的禮金兌換檔位。
於是,大家需要不停地湊單消費。曾在SKP消費的芮芮和朋友為了把27萬積分湊滿30萬,只能在參加10倍積分的品牌店鋪又花了3000多元。而為了消耗積分禮金,又不停地買買買,最後實在沒買的了,去超市換了一堆進口肉,“簡直就是消費陷阱。”芮芮說,後來她乾脆直接找黃牛折現。
在SKP消費的另一個客人元寶為了把積分禮金花出去,曾樓上樓下跑了9個小時,“不斷湊積分,使用券,不夠還得添錢,反覆迴圈。而且有的品牌收,有的不收,有的還要滿金額才可以用,索性叫黃牛來買單,直接折給我,不用為湊單而湊單。”
為了解釋清楚這些複雜的優惠政策,SKP還會印一本專門的活動手冊放在商場門口供客人翻閱,冊子裡會詳細介紹每個店鋪的活動細則和積分禮金的使用規則。
而依附於商場促銷政策的黃牛,就此有了生存空間。他們給的優惠,是隱在水下的,也是實實在在的折扣。
李東北說,商場給出的滿千返200/100禮金,疊加10倍積分的優惠政策,他們可以換算成折扣,直接以8折左右的價格折給客戶,而獲得的積分和禮金,在規定使用期限內,再以85折左右的折扣轉賣給別的需要禮金券的客人,他們賺的就是這0.5折左右的差價。
他精準地概括了SKP黃牛的生存模式:透過自己墊資收購客戶眼中雞肋的商場積分,再加價把積分轉售給需要折扣的客戶,低買高賣,從中賺取一點價差,最後實現的是三方共贏的商業閉環:客戶得實惠,商場有業績,黃牛賺取一點服務費。

小六說,雖然SKP不歡迎黃牛,但是黃牛對SKP也有很多利好。“我們把活動發在朋友圈,朋友圈的這些資源人脈又都知道了這個活動,就會來買,這也會助推商場的業績。”
拋開商場,入駐於此的各個品牌店員們對黃牛的態度卻有些含糊。最直觀的就是每個櫃檯的櫃員,他們對黃牛的態度一種是擺在明處的,比如在小紅書上,一些櫃姐會為商場整頓黃牛拍手稱快;但也有一種是藏在暗處的。
對於一些急缺業績的櫃員,黃牛成了他們衝業績的絕佳輔助。小六毫不避諱這其中的隱匿交易,幾乎每個櫃檯都有相熟的黃牛,包括LV、香奈兒、愛馬仕,這些櫃檯雖然不參加商場活動,但是黑卡會員(每年在SKP消費夠50萬)有個兩倍積分的便利,相當於打個99折,而黃牛幾乎人均黑卡會員,“有的顧客買個2萬塊錢的東西,就想省這200,櫃姐就會找一個黃牛幫他們操作。”
而有的黃牛,直接蹲點各大品牌專櫃,光明正大“值守”在那裡,整個商場各個樓層,各個品類,都有黃牛的身影。
而怎麼辨別黃牛呢?在4樓賣鞋的櫃姐巖巖說,駐守在各個品牌門口,“眼神就盯著顧客。”
不難發現,出現在SKP商場的黃牛大多是男性,他們沒有普通客人購物的鬆弛感,而是忙忙碌碌穿梭在櫃檯和商場結賬處,手裡空空如也。因為多數時候,買到的東西直接就被客人從櫃檯提走了,或者櫃檯會直接寄給客人。黃牛根本不會碰到那些昂貴的商品。
時尚行業分析人士唐小唐說,在SKP年均消費10萬的人,才是這座重奢商場的核心使用者。而黃牛服務的,就是消費不到10萬的散戶。
大多數散戶的消費額度難以累積到30萬積分,而黃牛的中間操作,就把商場的積分返利優惠最大化了。

老鋪黃金的黃牛,是SKP獨特的存在。
他們賺的不是積分返利的差價,而是老鋪黃金實付滿50萬贈送的10克金幣。如果細分黃牛市場的話,他們更像是代購。
這家以獨特的古法黃金工藝而揚名天下的國產黃金品牌,最近兩年成了市場的寵兒。就連黃牛們都知道,現在SKP的業績主要在老鋪黃金。在老鋪黃金面前,愛馬仕的光環都顯得暗淡。最具說服力的就是品牌門口排起的長隊。
也正因此,老鋪黃金滿50萬送金幣的營銷方式引來大量的黃牛下場代購。只要老鋪有活動,那多半是黃牛的天下。如果再疊加SKP的商場促銷buff,再發生一場類似年初的搶購潮,也不是絕無可能。
在剛剛過去的4月,就連平常的工作日,SKP的老鋪黃金店前都在排隊,開店剛一個小時,店內已經坐滿了人。進店的人不緊不慢地找張小凳坐下,一邊看款式,一邊刷手機,有的還是夫妻結伴而來,一名代購指著店內告訴我,這些都是黃牛。
我和代購們一起排在隊伍裡,雖然我們前面只排了5個人,但是這5個人卻讓我們排了整整2個小時。一個揹著愛馬仕伊芙琳的男生,也已經在店內坐了快2小時。一個兼職老鋪代購的大姐說,進去待3個小時是常態。
老鋪黃金的每個客人一次限購5件,所以好不容易進店的黃牛,一般都會盡力買夠5件,甚至更多,因為一個黃牛可以使用多張會員卡。
當普通顧客掉進了黃牛堆,這種極其緩慢的排隊節奏就沒那麼好受了。店門口時常出現排隊排到情緒崩潰的普通客人。
當我們快要入場時, 一個50歲上下穿著薑黃色中式長袍的女人,在排了幾十分鐘後開始發飆,指著櫃檯打電話的櫃姐喊道:“你接待客人啊,我們都排多長時間了!”這一嗓子打破了隊伍的沉默。

“我一定會投訴你們!”黃色長袍的女人不依不饒地指著內場質問櫃姐道,“你敢說這裡沒有黃牛嗎?”
是的。內場其實大多是黃牛。很難想象,店內選購的黃牛們,內心的心理陰影有多大。
彪悍大姐經過3輪的“致命發問”,終於,她昂首挺胸地被提前請進櫃檯。
但是,更多的人選擇默默忍受。
田田曾經問過老鋪黃金的櫃姐,“黃牛整天一直坐在這,你們不會趕他走嗎?”櫃姐的回覆也很“政治正確”,“他們也是我們的顧客。”
某種程度上,櫃姐接待黃牛,比接待普通客人要簡單的多。甚至,黃牛相當於替代了一部分櫃姐的勞動,櫃姐不需要過多推薦,一個黃牛就能幫她們集中賣出去很多貨。
而老鋪黃金的黃牛目的也十分明確,替人買貨,發貨,攢金幣。他們不停地從櫃檯進進出出,一輪一輪地打車輪戰,從上午十點開始排隊,有時候會排到凌晨才徹底離開。
回報當然也是豐厚的。代購老鋪黃金的發發在45天的促銷期內攢了36個5克的金幣,減去成本和給團隊的分成,可淨賺10萬。
不斷飆漲的金價和勤勞的代購,硬是把原本屬於奢侈品的老鋪黃金,賣出了價效比。

在SKP逛街的朱洋一直都以為,SKP的黃牛們都是一夥的,直到有一次他在PRADA和GUCCI兩家店之間的夾道上,看到兩個黃牛相互吐口水才發現,黃牛也是分幫派的。
在小六經歷的黃牛江湖上,按照地域劃分,黃牛們有東北派、北京派、河北派,每個黃牛派別下面有一撥人,“東北的兩撥是規模最大的。”
小六最初也跟過大哥,因為大哥的大哥是東北的,所以勉強算東北派。但是現在,他哪撥都不算,自己幹,算獨立黃牛。不過他覺得作為山東人,跟闖過關東的東北人比,還是顯得過於老實,“就比較傻,老犧牲自己的利益。”他欣賞東北人的“寸步不讓”,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當然,“打架的也是他們。”大黃牛手裡的會員積分是以億為單位的,也就是說經手的銷售流水至少上千萬了。而且多數黃牛手中持有不止一張SKP的黑卡會員。
按照小六的說法,大黃牛下面有小黃牛,伴隨層級關係的還有加點,“比如一層的大老闆給的是76折,第二層的黃牛為了想掙錢,給顧客可能就是77折、78折,這樣一層層地加。”
這種發展下線的模式“聽上去很像傳銷”,說到這裡,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不過他覺得在SKP做這門生意的最佳配置還是團隊作戰,樓上樓下打配合。比如樓下的化妝品區還在從顧客手裡收積分禮金券,但是在樓上的服裝店已經可以開始往外出券了,禮金券都有使用期限,“花不完的話就浪費掉了。”
在去年4月份之前,SKP的黃牛還不像現在這麼多,“頂多二三十人,”小六說。
黃牛之間的利益衝突還沒現在這麼激烈,不忙的時候,一群人還能蹲在SKP門口的拐角處抽菸聊幾句,大家還能和氣生財。
李東北說,“如果一個黃牛已經在這個地方守著了,我就不到你這個地方了。這是建立在黃牛們都有素質的基礎上。”
但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人一下子多了,李東北形容黃牛多到“一個東西掉下來都能砸死3個”的地步。
原有的秩序正在被打破。“如果有別的老闆讓新人加入去發展業務的話,就會爭搶到別人的櫃檯資源,脾氣火爆一點的會發生一些口角或衝突,再升級就是去門口乾架。”小六說。

由於幫派林立,一個店鋪可能會同時出現兩三撥不同派系的黃牛,搶地盤的事兒時有發生。
發發剛剛加入黃牛大家庭的時候,就被老黃牛警告過,對方明確告訴他,“這是我的地盤,你不能來這。”
現在,黃牛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了,李東北說,“黃牛都開始搶顧客,就會在商場裡吵架,影響了顧客體驗,保安就攆。”
保安一攆,黃牛更急於開單了,他們一邊擔心保安,一邊著急拉客。大家只能開始卷價格,“最後捲到沒利潤了,就看顧客選誰了。”李東北說。
保安抓黃牛的時候,不同幫派的黃牛之間還會相互舉報。為了防止被保安認出來,有的黃牛開始假裝客人,儘量讓自己看上去體面一點。但是李東北擔心招來更多的對手,也不能穿太好,“別人一瞅,好傢伙,黃牛掙這麼多錢呢。”
事實上,很少有黃牛舍得在這裡消費。即便是吃飯,小六也會特意跑去商場外面吃,他已經結婚了,還有個馬上要上學的孩子,錢都得精打細算著花。
李東北對自己還沒那麼苛刻,忙起來了,這個錢必須得花。但也僅限於一天三頓飯,不超100元。
發發是我接觸過的黃牛裡對自己最慷慨的 ,他把自己每天的開銷控制在300元,但有需要的時候也在商場裡買買運動品牌。
在利益面前,黃牛江湖是灰色的,殘酷的,也是道義的,講規矩的。比如小六跟過的大哥十分仗義,不用他上交提點,“有什麼資源也給我,讓我自己掙點錢。”
再或者,有些錢是不能賺的,比如,假貨的錢不能賺。田田在剛開始當黃牛時,就有很多賣假貨的販子找上門來要跟她合作,希望用假貨換掉真貨。她不屑於幹這些勾當,她還善意地提醒找黃牛的顧客一定要留心,“有些人把貨提走以後,他們可操作的空間太大了。”
發發在剛入行時,就遭遇過詐騙。剛開始代購老鋪黃金時,他讓一個線下的代購幫他代買,但是對方卻卷錢跑了,4個顧客 13 萬,就這樣沒了,他只好自己墊錢把客人的貨補齊,不過好在,他一個月就把錢賺回來了。

面對黃牛亂象,SKP做了一些有限調整。
除了讓黃牛簽下保證書,SKP也在促銷政策上做過一定幅度的調整。以往針對當日累計消費50萬到1000萬不等的客人,商場都會有不同額度的大額禮金贈送。但是今年4月的促銷季,SKP針對大客戶的政策調整為,當日單筆消費達50萬及以上的客人聯絡大客戶經理,商場不再公開大客戶的滿額贈禮。
很多黃牛認為,這個調整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是在針對日漸壯大的黃牛群體。畢竟,黃牛服務的大多是消費不會超過10萬的散戶。
更重要的是,這座成立近20年的重奢商場,即將迎來重大變動。近期,有官方訊息公佈,博裕基金透過其關聯方擬收購北京SKP部分股權,交易後,博裕基金關聯方透過財務投資間接取得北京SKP42%-45%的股權。
同時,北京SKP連續保持了13年的“全國店王”,在2024年被南京德基廣場打破。據媒體報道,SKP在2023年銷售額達265億,而2024年的售額卻下滑至220億元。而南京德基廣場以245億的銷售額,成為新的“店王”。
“店王”易主,SKP的光環在漸漸褪去。以積分返利吸引顧客的營銷方式顯然正在經歷考驗。而黃牛亂象也只是這座老牌百貨陷入經營困境的一個側面而已。
引入新的資本後,SKP會面臨怎樣的新變化還是個未知數。但是,對於依附於SKP現有促銷方式而生存的黃牛們,已經開始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

有一部分黃牛已經離開。在發發簽下保證書的時候,他拍下了這份檔案並隨手把發在了小紅書上,閱讀量迅速突破10萬。過了兩天,保安在SKP門口找到了正在跟客人談單的他,讓他抓緊刪貼,“怎麼能這麼宣傳我們?”
行,刪就刪。發發火速刪掉了那條爆款帖子。但是直到現在想起來,他還十分可惜,難得碰上一條爆款,“當時很多人加我問折扣。”他多次提醒我,一定要宣傳宣傳他,“我不怕火。”
在他被保安要求刪帖的那天,商場門口還發生了開頭提到的黃牛互毆。看著眼前這一幕,他預感北京SKP已經沒辦法做下去了。當晚,他退掉了北京落腳的酒店,跳上了去西安的火車——轉戰西安SKP。
走掉的還不止發發,李東北也告別了北京,去往西安。在他們看來,北京的黃牛生意太捲了,而西安的黃牛市場還有待開發。
而有的黃牛,從盯現場轉到了線上。小六就是轉戰線上的黃牛,他可以不用冒著被抓的風險一直在SKP裡晃悠,也少有機會再去門口跟大家蹲著抽菸。
客戶從小紅書或閒魚上聯絡到他,現場結賬時,客戶只要輸入小六的會員卡,按照原價支付給商場,結賬後把消費單據拍照給他,他核對錄入卡號以後,就把打折後的差價以現金形式直接返給客戶,雙方根本不用見面。
小六並不為這座商場即將發生的變動有太多擔憂,他打算能幹多久幹多久。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小六趕在積分過期之前,迅速低價清掉了卡里的積分,小賺了一筆。
今年2月,小六一家從雙井搬到了更遠的燕郊,將4500元一個月的房租降到了1000多元,省下的錢剛好可以支付孩子上幼兒園的費用。
只是,他每天需要從燕郊坐一個半小時的公交車,抵達北京SKP——在這座日進斗金的消費場所裡,開啟新一天的“數字遊戲”,試圖在日漸殘酷且灰色的角逐中,開到屬於自己的大獎。
(除唐小唐外,其餘人物均為化名)
撰文:張晶編輯:薇薇子
視覺:曲枚
本文配圖由即夢AI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