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鋪黃金,締造「中式老錢」幻覺?

文/凱斯
編輯/閆如意

金子的價格,快要捅破天了。
隨著國際金價屢破新高,黃金首飾價格也是一路瘋漲,半年裡每克貴了將近180元。
可金價漲了,金店卻笑不出來。
早早投資了黃金的人是開心了,想買黃金的人愈發糾結:高位入場,萬一接盤了又該如何是好?
於是,商場一樓的各大金店櫃檯愈發門可羅雀。
周大福、六福珠寶等老字號,去年都關了不少店面,有剛入行的水貝老闆更是一個月淨虧6萬。
可就在這一派冷清裡,卻有一家金店“一騎絕塵”,門口排起了長龍:
老鋪黃金。
在北京的SKP、上海的豫園,無數大哥貴婦在老鋪黃金門口排著長隊;
有人自帶餐食,一排就是五六個小時,有人甚至因為搶位而大打出手。
不是說“消費降級”,怎麼有錢人都在排隊搶黃金?
老鋪黃金,到底有什麼魔力?
老鋪黃金,搶瘋了
看著全國各地老鋪黃金門口的“排隊盛景”,你會產生一種錯覺:
這家店不是賣黃金的,而是免費送雞蛋和豆油的。
以北京的SKP為例,早上10點一開門,穿著羽絨服的男男女女便開始向裡湧,一進商場就跑步奔向老鋪黃金店門口。
沒過一會兒,一條蛇形的長隊便盤在了SKP的地下一層,大家拿著各自印著金色數字的號牌,隨著人流緩緩向前蠕動。
要在老鋪買件金首飾,短了要排一兩個小時,長了四五個小時都打不住。
而且有些門店還嚴格限購,每人最多隻許買5件。有人好不容易排到了店裡,卻發現心水的款式早就已經賣斷貨。
但即便如此,大家還是樂此不疲地加入這場購金的狂歡:
有人坐了12個小時的火車前來排隊,有人自帶小馬紮和男朋友“兩班倒”,有急性子嫌上海排隊太慢直接“打飛的”去北京掃貨,有人在“暫停排隊”後靠著孕婦的身份,才勉強求得了一個排在隊尾的資格。
隊伍越來越長,黃牛自然也就聞風而來。
網際網路上,各種“異地代購、代排老鋪黃金,不要首飾盒立減300”的廣告打得飛起。在採訪中,有黃牛說如果運氣好遇上了大客戶,一天賺個大幾千的辛苦費是輕輕鬆鬆。
同樣都是金鐲金項鍊,為啥老鋪就成了被搶購的香餑餑?
問問排隊的消費者們,最籠統的解釋就是:
工藝好。
根據老鋪自家的文案,他們家的金飾品並不是簡單的工業複製,而是採用了“古法手工制金”的傳統技藝。
所以像什麼飛龍吊墜、素金貔貅和如意祥雲紋的手鐲,便與其他家“蠟鑄脫模”的大路貨產生了區分度,被楊冪和韋雪等明星網紅戴在脖子上和腕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SKP地下一層老鋪黃金的對面,一些金店也把自家的宣傳語改成了“手工定製,古法工藝”,只不過來光顧者依舊寥寥,與人頭攢動的老鋪形成鮮明對比。
而除了顏值高,老鋪家熱銷的金飾,不少都帶有一些玄學的意味
像鏨刻的金剛杵寶符就宣稱有“約束煩惱,守護平安”的功效,而將近4萬塊的八寶羅盤上,每一個符號都各有其吉祥的寓意。
因而,“老鋪挑金飾,大廟來開光”,便成了不少購金者的固定增福路線。
即便拋開這些貴氣奧妙的佛家元素,你也能從老鋪金飾的設計裡討個好口彩:
金葫蘆上加圈鑽“有金有鑽”,諧音“有進有賺”;蝴蝶諧音“福疊”,意為戴得越多福氣越滿。
然而,不論是手作金飾的獨特匠氣,還是金上祈福的玄學加持,最後都要搭配上相對高昂的價格。
不同於一般金店“當日金價x克數+加工費”的計價模式,老鋪黃金採用的是一口價按整件販售,而且每年還有不止一次的價格上調。
折算下來,一件來自老鋪的金首飾,每克的單價預估在1500元左右,即便在金價高昂的今天,和其他家比起來也是溢價相當嚴重。
這不但導致在黃金回收的行業裡,老鋪家的金貨擁有了一套專屬的回購計價法,也讓許多黃金的投資者對該品牌的保值性提出了質疑。
有人專門算過一筆賬,將老鋪家的爆款單品與水貝的同款復刻品相對比,發現後者更便宜、更“保值”。
而至於工藝上的差距,雖然拿近了看確實能發現孰優孰劣,但大部分外人在社交距離上也基本都辨不出好壞。
再加上,老鋪的質量似乎參差不齊,社交媒體上時不時就能刷到斷鏈或斷卡扣的“祛魅案例”。
可即使面臨定價偏高和斷扣、斷鏈的輿論壓力,老鋪的金飾依舊“一金難求”。
老鋪,憑什麼能把黃金賣成爆款?
“保值”的奢侈品
在網上搜一搜與老鋪黃金有關的穿搭,你會搜到一種叫“疊戴”的常見玩法:
一條項鍊上掛兩個金飾,像金剛杵疊上貔貅,或是小葫蘆疊上中葫蘆。
在此基礎上,通常還要再戴上一兩串加大號的點鑽大葫蘆或是如意圓滿。
這樣一套大幾萬元下來,大金疊小金,金鍊套金鍊,自拍圖下配的文案,則通常都是:
“買老鋪,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而要與其他的首飾組合搭配,那與老鋪蝴蝶金墜一起出場的,則或是梵克雅寶的手鍊,或是卡地亞的手鐲。
即便只是單戴一條從老鋪買來的十字金剛杵,其所襯的上衣也要麼是Lululemon的新款,要麼印著Miu Miu的LOGO。
是的,就像老鋪黃金的招股書所描述的那樣,老鋪瞄準的,都是有著強購買力的、能夠消費基礎款奢侈品的人群。
2023年,老鋪黃金甚至有超過8成的營收,都來自價格在萬元以上的單品。
所以,在社交媒體上,你會看到老鋪家的包裝盒,通常都與LV和愛馬仕等奢牌並排擺放,會刷到有人以“退坑老鋪黃金”為題,曬出她家裡堆著的十幾個首飾匣。
而在老鋪黃金的店面,經歷了數小時排隊後一口氣花出十多萬的消費者屢見不鮮,藉此生財的代購們更是有機會能接到總額幾十萬的購金大單。
換句話說,老鋪黃金賣的,與其說是“經過加工後的黃金”,不如說是一種“以黃金為主要材質的奢侈品”。
與其他老字號將店面鋪滿全國不同,創立於2009年的老鋪到今天也不過只有三十幾家門店。
但這些門店均集中在1、2線城市的最核心地帶,在全國排名前10的高階百貨中心中,有8家都有老鋪黃金的入駐。
並且,從門店裝潢到服務,都向傳統奢牌看齊:
比如在店面設計上使用了大量的黑色系元素,以此來襯出自家金燦燦的商品。有網友評價說:
老鋪才不是什麼周大福的貴替,而是想做黃金界的愛馬仕。
服務則採用專屬1對1,穿著中式深色服裝的櫃哥櫃姐個個伶牙俐齒,這既體現出了對顧客的尊重,也成了隊伍越排越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顧客曾說,自己看著幾個愛聊的大娘攜手進了老鋪,之後一直緩緩向前蠕動的隊伍便停滯了將近一個小時。
而只要你光顧老鋪,就能免費拿到幾瓶高階的依雲水,在你挑完要走時,銷售還會給你裝上滿滿一袋子精緻的歌帝梵巧克力。
甚至,連奢牌最愛玩的“小黑屋”,也被老鋪黃金做了本地化:
只要你一次豪擲十幾萬,就能被櫃哥櫃姐引薦進入所謂的VIP會員室,也有的店面只要提出想參觀就可進入。
會員室的寶閣裡擺著的,則是金塑的黃財神、嵌了足金的水晶碗、金光閃閃的越王寶劍……
每件拿出來,都是幾十萬元打底的稀罕物,再配合上會員室明代書房的精裝風格,屬實是把“中式老錢風”這五個字給具象化了。
並且與歐洲的那些old money牌子相比,老鋪黃金的這種“中式老錢風”,從體感上還要相對更“實在”一些。
因為雖然從黃金本身的價值屬性去看,老鋪家的產品確實溢價嚴重;
但如果從本來就高溢價的奢侈品的角度去看,老鋪家的金鐲金項鍊,卻反而要比鑽石和包包要更保值。
一串3萬塊錢左右的老鋪手鍊,對於黃金的囤積者而言是一件虧貨,可對於奢侈品的消費者而言卻是“買這個可比買梵克雅寶家的水晶值多了”。
於是,在全球奢侈品消費都在退潮的大背景下,在大哥貴婦們花錢都需要思考一下的環境裡,你會發現:
從某種意義上講,老鋪踩中了一個時代的風口。
它以手工塑造自己的稀缺性,用玄學和國潮來做品牌的文化加成,以奢侈品的面貌出現在SKP和豫園。
實際販售的,卻是一個基於金價一路上漲的、比其他奢牌更顯“實惠”的故事。
因此,老鋪黃金的業績在2024年一騎絕塵,其股價在上市的9個月裡暴增10倍,甚至市值還一度超過了周大福。
畢竟人們買老鋪,表面上是在購買一種可穿戴的中式輕奢符號,實際上卻是從那些精雕細琢的玄學設計裡,獲取一種金燦燦、沉甸甸的踏實感。
而在這種“感覺”找到平替之前,這個“以金入奢”的中式老錢敘事便還將繼續,愈演愈烈。
RECOMMENDED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鳳凰WEEKLY」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 ★ 為了更好的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