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停止這樣泡腳,看似養生實則傷身!

最近,逐漸禿頂的隊友突然開始養生起來。
白天保溫杯裡泡枸杞,晚上睡前還要洗一洗——
泡腳
滾燙的水加上花椒大料和薑片……
真的朋友們,他把腳泡進去的那一刻,我都聞到滷豬蹄的味兒了

百般勸阻無果後,昨天晚上,看著那泡得通紅的腳,我實在忍不了……
你這些泡腳的方法
都是錯的
-01-

你喜歡的泡腳做法

很可能是錯的
咱們先來投個票↓
朋友們,以上選項中的每一項,都!不!建!議!
× 水溫高點好,最好燙點腳 
不少人有這樣的感覺,好像泡腳水燙一點,會更“解乏”。
但長時間泡在溫度較高的水裡,很可能會造成“低溫燙傷”,出現紅腫、水泡的情況。
× 盲目“加料”,不一定養生 
往水裡加一些“散裝材料”/足浴包,看起來,似乎會讓養生效果翻倍,但實際上真的不一定有什麼效果。
一方面,直接泡在水裡的材料,不管是加了調料還是草藥,幾乎都是水溶性的
而真正能穿過表皮的物質,需要同時具備水溶性和脂溶性兩個特性。
另一方面,腳上的毛囊、皮脂腺、汗腺倒是能起到一定的吸收作用,但是因為面積極小,所以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退一萬步來說,泡腳水加料源於中醫養生範疇,但中醫們是根據患者的“體質”來對症下藥的。
如果你並不瞭解自己的體質,還盲目"自行配藥",不僅沒啥效果,還可能有副作用。
圖源:小紅書截圖
× 泡腳時間越長越好 

泡腳超出一定時間後,反倒會對身體造成一定影響。

除了會出現咱們前面提到的“低溫燙傷”,長時間的浸泡,還可能引起足部血管的迴流障礙,導致皮膚受傷。
很多朋友有一邊泡腳一邊玩手機的習慣,很容易忽略時間。建議大家以後儘量設定時間,養生但不過度。
× 吃飽喝足泡一泡 
吃飽飯或空腹的時候,千萬不能馬上泡腳。
這是因為,此時血液會大量流向腳部的皮膚,導致內臟供血不足,可能會引起低血糖等情況。
喝酒後泡腳也是同理,本來應該在腸道和肝臟代謝酒精的血液,流向腳部,反倒會加重醉酒的情況。
-02-
孩子能泡腳嗎?
分情況。
6歲前儘量不要泡,6歲後不要經常泡。
可以泡腳的時候,還得要注意水溫和浸泡時間。
首先是水溫,保持在38℃~40℃。
主要是減少低溫燙傷的可能性,因為孩子對熱刺激反應敏感度比較低,而且皮膚嬌嫩。
其次是浸泡時長,保證在3~5分鐘,大一點的孩子最多也不要超過10分鐘。
-03-
這些人群
泡腳要小心
家裡老人有以下情況的,泡腳時要特別小心。

① 心腦血管病患者 
這類人群在泡腳時(特別是喜歡用很燙的水),會導致血管擴張,血液流向體表,造成心腦缺血,加重病情。
② 糖尿病患者 
由於糖尿病,導致這類人群的神經末梢不能感知正常溫度,也就是說,水很燙但他們感覺不到,就會造成燙傷。
③ 靜脈曲張患者 

較長時間的熱水泡腳會加重靜脈曲張,還可能帶來下肢水腫。

~~~
其實泡腳對我們還是有一定好處的,它能促進身體的血液迴圈,還有助於睡眠。
但我們要注意的,是正確的泡腳“姿勢”。
– 水溫:
對成人來說,40℃左右即可,最高也別超過43℃。
對孩子來說,38℃~40℃即可。
– 水量:沒過踝關節和腳背即可。
– 時長:
成年人最多不能超過30分鐘,20分鐘左右最佳。

孩子3~5分鐘就可以啦,最多不要超過10分鐘。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啦,歡迎大家點贊、在看、分享到朋友圈。

各位泡腳達人有什麼泡腳心得嗎?來下方評論區交流一下~

參考資料:
[1]賈赤宇,餘東文,龍藝.低溫燙傷的特點與治療[J].中華https://www.135editor.com/beautify_editor.html損傷與修復雜誌(電子版),2011,6(05):826-828.
免責宣告:本文內容更新於2024年。文章僅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養育等方面的科普資訊,不能代替任何個人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個人的醫療、用藥問題請諮詢醫生。
授權轉載:原創內容,歡迎轉發,轉載請留言。
往期推薦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加入育學園官方群
健康科普、24小時答疑…智慧媽媽都在這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