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路虎的鄂爾多斯大哥,被新歡電迷糊了

前陣子有個鄂爾多斯的好大哥,力哥來北京出差,我正好也找了個藉口一起喝酒侃山,非常快樂。
酒過三巡,力哥冷不丁說了一句話讓我很震驚,他說:“北京人還是真保守,大街上新能源車比我們那邊少多了。
要說路虎含量比鄂爾多斯少我認可,但是新能源車比鄂爾多斯少,我是難以置信。追問怎麼可能,他又倒滿了一杯後,抓著酒杯緩緩說道:
“我曾經沒得選,以為吃得苦中苦,才能開路虎。但是現在我只想說,不開新能源,就是在吃苦。”

大概就是這麼拿著酒杯
力哥在鄂爾多斯打拼了15年,對車的痴迷和憑著鄂爾多斯這四個字的含金量,早早實現買車自由的他年輕時候開過無數所謂的豪車,不論是賓士的AMG,奧迪的RS,寶馬的M還是路虎攬勝行政也都擁有過。
早幾年前,敢於嚐鮮的力哥還買過一百萬的美國進口電車體驗新能源,加速,動力,剎車這幾個關鍵參考指標的實際體驗讓他再也回不去油車的座椅上了。
但內蒙漫長冬天裡糟糕的充電體驗實在令他無法忍受,很快轉手。直到看到一輛能換電池的純電SUV的影片,這種擊中靈魂痛點的設計,讓力哥直接選擇盲定了一臺大幾十萬的蔚來。
“最近才發現,X5M送朋友開了,路虎老修,最後放公司車庫裡鎖著,現在每天都開著ES8從東盛往返康巴什新城。”
在北方的社會體系和評價語境裡,日常開的車是男人的衣裳,能夠體現出身份甚至是性格。真正到了事業有成的年紀,鄂爾多斯大哥們的夢想,統一收斂在自己每天開的車能不能給人一種幹大事,辦實事的感覺上。
開日系車很容易被人貼上面子薄、缺點油錢的標籤;開德系車穩重顧家,但一輩子也就那樣了;開臺蔚來、仰望這樣的高階純電則特別能凸顯出BBA路虎捷豹都玩過,想要臺全能的豪車幹正事的姿態。
成長是男人永遠的命題,一輩子都在解。買高階純電就像是和年輕時放肆揮霍的自己劃清界限一樣。
這就和鄂爾多斯這座迷幻的城市一樣,富過,玩過,沒落過,又重新操持著實事。
來自蔚來app使用者:心有猛虎M
力哥把杯中酒一飲而盡,然後開始回憶起自己當年的崢嶸歲月。
力哥剛來鄂爾多斯的時候是2008年,他最初是來找親戚幫忙做一些礦上的生意。接他的那天親戚臨時和朋友借了一輛越野車,非常破舊。他到現在還記得那輛車的發動機震耳的噪聲,以及安全到站時大家異口同聲地長舒了口氣。
那年北京舉辦奧運會,全國都在高歌猛進,雖然鄂爾多斯很多地方看起來很粗曠,但是大家都憋著一股氣想好好發展。往好聽了說是大家都朝氣蓬勃,不好聽的說就是人人心浮氣躁,都想著掙快錢。
那幾年,你總能在鄂爾多斯聽到很多類似的創富神話:
幾個親戚舉債一起湊了一兩百萬盤下一座礦,幾年後,礦的估值就過億了。
這種乍富經歷,非常像某位兒子很低調的前首富說過的一句話:清華北大,都不如膽大。現在回想一下,湊錢開礦然後失敗的例子也不是沒有,但是大家總是盲目的相信成功的例子。
除了採礦業以外,更多的鄂爾多斯老哥們是透過房地產領域走向財富自由:那段時間大量的土地被徵用,因為涉及的土地面積巨大,有些人賬上在幾年內有上千萬的入賬。
來自蔚來app使用者:奔跑的核桃
不論是因為煤礦還是房地產,鄂爾多斯的這些“好大哥”們,已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汽車文化。曾經有一段時間,路虎就是當地汽車的名片。
和路虎數量一樣與日俱增的,還有不斷湧入的熱錢。藉此勢頭,鄂爾多斯對於地產的開發也是大刀闊斧地在推進,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康巴什新區,規劃號稱是“草原上不落的太陽”。大手筆新建了新機場航站樓,文化藝術中心,鄂爾多斯圖書館等等,堪稱草原迪拜
但是也正是因為步子買大了,後續很多東西沒有跟上。新城在快速建設的同時,卻沒有更多人入駐,從外邊看,仍是一座空城。當年曾有美國記者跟拍過,寫出了那篇著名的報道《中國鄂爾多斯:一座鬼城》記述了當時的康巴什新區高樓林立的外邊門可羅雀的這一奇觀。
其實鄂爾多斯作為資源型城市,發展的鏈條很簡單且強勁:煤炭資源被挖掘出來後,政府就有錢了,政府有錢後透過徵地造新城的形式補貼給民眾,民眾再把手裡的資金借給煤老闆,資金迴圈鏈條就完成了。
可惜天下沒有穩賺不賠的買賣。2012年,治霾運動開始,煤炭的需求驟減,原有的資金鍊條被打破,鄂爾多斯爆雷了,陷入了數年的低谷期
好在力哥在閒暇之餘非常喜歡看經濟學的書。雖然他的資本原始積累始於煤礦和房地產,但是賺了錢後他也積極投資很多新的領域。比如能源、消費品和網際網路等,在煤炭問題爆發之前,他早已完成了轉型,沒有太大壓力。
據他觀察,陷入低谷期的鄂爾多斯倒下了,但是沒有垮掉。從過去依靠野蠻挖礦和炒房地產,到後來的利用光伏清潔能源發電,整個鄂爾多斯的氛圍似乎也逐漸開始恢復活力。
鄂爾多斯的零碳產業園
而隨著鄂爾多斯經濟向清潔能源的轉型步入正軌,整座城也從低谷慢慢走向穩步發展。與此同時,國產新能源的技術突破也突飛猛進般湧現。對比粗放發展時代同期的路虎車,很多鄂爾多斯人也開始祛魅。
來自小紅書
今年上半年,路虎在中國的銷量3.7萬,同比下跌8.3%。在合資方面,奇瑞捷豹路虎中的路虎銷量僅為12802輛,與2023年同期的15391相比跌幅接近17%。但是新能源的整體銷量卻在屢創新高。
“七折虎、六折豹,如今五折馬來報道”的段子也開始廣為流傳。開啟短影片賣二手車的賬號裡,只開了三四年的路虎攬勝比比皆是。說明鄂爾多斯的大哥們心頭好的改變。
對汽車很著迷的力哥自然也引起了重視。
曾經對於這些國產電車,力哥的態度正如成龍曾經曰過的一句名言那樣“一開始我是拒絕的。”
2016年購買的第一臺新能源車體驗很差。他從北京提的車,把新車開到鄂爾多斯。這段8到9個小時的路程,因為續航短和充電時間長的問題折磨,硬生生開了2天才到鄂爾多斯。
但是力哥畢竟是搞投資的人,一次失敗並不會讓他否認掉整個行業,就和鄂爾多斯逐漸遍佈的光伏板一樣,力哥堅信新能源是國家鼓勵的未來趨勢。
來到了2020年後,隨著國產新能源車越來越好,在仔細研究過換電這個概念後,力哥盲定了一臺蔚來。“我身邊當時都沒人開過蔚來,但是憑我對能源的研究,換電這模式太解決內蒙用車的痛點了,絕對是未來。”
在他看來,人對車的感情有三個分段。第一是擁有前的幻想,第二是擁有後一瞬間的滿足和激動,第三是日常駕駛時的功成名就。
力哥對於駕駛的日常的基礎要求很簡單,加速,動力,剎車。開車沒效能,不如坐出租
新能源車帶來的“百公里加速膨脹”,讓即使是習慣了ASM(賓士AMG系列,奧迪S系列和寶馬Mpower系列)的他也能感覺油門的力量足夠自己的預期。不論是加速,動力,還是剎車,都很令他滿意。脫油入電的第一步就這樣完成了
但是所有脫油入電的傳統車主們都會遇到一個頭疼的問題,那就是續航。以前加油只要幾分鐘,而現在充電就算是快充也要將近兩個小時。再加上他平時在鄂爾多斯東盛老城區住,卻又需要在康巴什新城上班。每天80到90公里的通勤對於新能源車來說是個比較遠的距離,充電又太費時間,每天都會有續航壓力。
還好,換電解決了新能源對比傳統車的續航劣勢。用力哥的原話來說,第一次換電就感覺看起來“像是在看科幻電影。非常精密的操作,機器人三下五除二就弄好了”。車主也因此可以節省大量充電的時間。這下,力哥換新能源車的唯一後顧之憂也沒了。
來自蔚來app使用者:廣sg
在鄂爾多斯開蔚來的體驗是低調的炫耀,中國大哥重視一個藏字,炫富的訣竅在於讓人摸不清楚底氣。
剛開上蔚來的時候,力哥身邊總有朋友問,“咋開上電車了,充電不麻煩啊?”,力哥總會謙虛的擺擺手,“公司多,這車跑幾個地方方便,三分鐘換個電池就滿了隨便跑”被問得多了,力哥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一聲不吭把鑰匙丟過去,讓朋友們直接拿去開幾天,開個十天半個月再還回來的時候,往往對方自己也就買了一臺蔚來。
像力哥這樣的鄂爾多斯的大哥不太愛碎嘴解釋什麼,因為他們只和真朋友真兄弟掏心窩子,話多嘴碎的男人沒辦法走在時代發展的前頭當帶頭大哥。換電能簡單直接地解決了需求,那麼別問這麼多,給你鑰匙自己開車去體驗就行。
鄂爾多斯的大哥和沿海老闆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向前的方向盤永遠要掌握在自己手裡。什麼車好開,摸一摸方向盤就知道了。
來自蔚來app使用者:朱爸爸
別的新能源可以讓車主感受到一種更舒適,更智慧的駕駛體驗,而蔚來則是在這個基礎上,體驗一種更有未來感的新生活。
現在再回想一下,那個冒著煙挖著煤礦,大步流星蓋著幾乎沒有人的新城的鄂爾多斯已經遠去。
相比江浙滬的老闆,鄂爾多斯的力哥們在網際網路上是有點失語的,過去總被冠以煤老闆土老闆的刻板影響。
但在這個世界上,不怕大哥有錢,就怕大哥有錢還有品。
面對過去動輒加價的國外豪車光環的時候,鄂爾多斯的大哥們更懂得什麼叫祛魅,因為無論是BBA還是路虎,對於他們來說只是縱橫草原的工具罷了,而不是什麼要加錢的信仰。
懂了這一點,就能明白,不是路虎選擇了鄂爾多斯,而是鄂爾多斯的大哥曾經選擇了路虎,那是羊煤土氣的過去
而現在,追風逐電的大哥們已經開始把握未來了——
設計/視覺:LVV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