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全國禁制令(nationwide injunction)一直備受爭議,民主黨、共和黨執政時都曾使用過。川普政府釋出行政令終止無證移民和一些臨時在美居住的外國居民子女的出生公民權,便被聯邦法官的全國禁制令擋下。最高法院5月15日聽取口頭辯論,重點集中在全國禁制令的合法性,以及單一聯邦法官是否可以釋出禁制令暫時凍結全國性的政策。
紐約時報分析,目前大法官們被要求僅審查全國禁制令的合法性。聚焦於出生公民權本身的案件,即憲法第14修正案是否賦予在美國領土出生的兒童享有出生公民權一案,其訴訟仍在聯邦審判法院的早期階段,可能在稍後才會到最高法院。
川普行政命令的合憲性問題是本次口頭辯論的焦點,此外如果大法官們裁定不允許聯邦地方法官就出生公民權釋出全國禁制令,那麼允許各州自行實施有關公民身分的零散規則之可行性也將成為討論重點。
什麼是全國性禁制令(nationwide injunction)?
全國性禁制令是聯邦地方法院對聯邦政府頒佈的命令,禁止其在全美範圍內執行某項政策。這種禁令不限於原告當事人,而是對全體人民生效。近年在移民、醫保、環保、LGBTQ、學生貸款等領域被廣泛使用。例如:一名移民原告在加州提起訴訟,地方法官釋出禁令,全美移民官都不能執行新政。
儘管最高法院尚未就全國禁制令做出直接裁決,但一些保守派大法官已懷疑聯邦法院是否有權阻止政令。如Neil M. Gorsuch大法官在2020年的一份意見書中寫道,這些裁決正在製造混亂。
大法官Samuel A. Alito今年3月在一項緊急動議的異議書中,批評了一位地區法官的「權力不受制約」,該法官曾下令國務院向國際開發署(USAID)的承包商發放約20億美元。Gorsuch及另兩位大法官Clarence Thomas和Brett M. Kavanaugh對此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但此觀點也有反對方,斯坦福大學法學教授索Mila Sohoni曾發表法律評論文章、認為此類全國禁制令合憲,指出下級法院審理案件期間,下級法官釋出全國禁制令是維持現狀的最佳方式,可以防止政策混亂。
如果最高法院裁定全國性禁制令不合法,聯邦政策不再被“一錘子”封殺。比如一個移民政策、環境法規,哪怕在加州被判違憲,仍可以在德州或佛州實施,這將對紅州非常不利。
民權組織、移民組織、LGBTQ團體等,原本依賴全國禁令阻止政府侵權政策擴散,如果失效,他們只能為具體原告爭取權益,無法“系統性制約政策”。總統行政令、衛生與安全法規等計劃更不易被立即叫停。導致弱勢群體維權成本升高,法律混亂加劇(同一政策全國實施效果不同)。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