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據今日美國3月21日報道 預計總統川普最早將於週五禁止或嚴格限制包括伊朗和委內瑞拉在內的十多個國家的公民前往美國。

相關媒體報道截圖
川普已指示其政府制定入境美國的審查和篩查標準,並在3月21日前提交一份未能符合這些標準的國家名單。該命令是對其競選承諾的延續,也是其上任第一天就啟動的措施的一部分。
他還指示官員識別並可能驅逐在拜登政府時期入境美國的這些國家的公民。
此次行動可能比川普第一任期內對7個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實施的旅行禁令更加廣泛。當時的禁令導致機場混亂,並引發指控其宗教歧視的訴訟。

川普在2017年釋出了多個版本的旅行禁令,最終版本獲得了最高法院的支援。而他最近的行政命令則要求內閣成員擴大他離任時實施的政策。
這次,川普採用了更加嚴格的程式來實施預期的旅行禁令,要求根據各國收集並提供的國際旅行者資訊水平來決定限制措施。此外,由於最高法院如今更加保守,川普的行政舉措在面臨法律挑戰時可能會得到更大的支援。
據報道,目前正在考慮一份包含40多個國家的名單,這些國家的公民可能會被禁止或受限進入美國。其中包括阿富汗、朝鮮,甚至還有喜馬拉雅地區以佛教為主的小國不丹。
美國國務院在週四下午拒絕就相關討論置評。
川普上任第一天就要求實施旅行禁令
川普在競選期間曾表示,他將恢復旅行禁令,理由是需要保護國家免受“激進伊斯蘭恐怖分子”的威脅。
他在1月20日簽署的行政命令要求內閣成員提交一份報告,確定“審查和篩查程式嚴重不足,以至於需要部分或全部暫停”入境美國的國家名單。

該報告還需列出自2021年1月20日(前總統拜登上任首日)以來,這些國家的公民有多少人已進入或被允許進入美國。
川普指派4名官員負責撰寫該報告:國務卿馬可·盧比奧、司法部長帕姆·邦迪、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以及國家情報總監圖爾西·加巴德。
川普政府似乎在調整第二任期的旅行禁令方式,設立了三層分類名單,針對那些未能向美國提供所需資訊或被官員認定為國家安全威脅的國家。
被列入“紅色”名單的國家將完全被禁止前往美國,而處於“橙色”名單的國家將面臨簽證限制。低一級的國家將收到美方警告,要求解決安全問題。
根據《紐約時報》獲取的旅行禁令草案建議,預計有11個國家將被全面禁止入境美國,包括阿富汗、不丹、古巴、伊朗、利比亞、朝鮮、索馬利亞、蘇丹、敘利亞、委內瑞拉和葉門。

川普此前曾對這份名單上的大多數國家實施過旅行禁令,但當時的政策仍允許持簽證和綠卡者入境。不丹和古巴並未包含在川普之前的旅行禁令中。此外,美國國務院將古巴列為恐怖主義資助國。
另有10個國家(包括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將面臨大幅收緊的簽證限制。而剩餘的22個國家(其中大部分為非洲國家)將有60天的時間來解決安全問題。根據這些國家的應對情況,它們可能會被升級到更嚴厲的名單,或者完全被移出名單。
路透社也報道了類似的備忘錄,該媒體稱,名單尚未最終確定,國務卿可能尚未批准。
“並非所有這些國家最終都會留在名單上,工作人員只是按照指示評估每個國家的情況,”前代理國土安全部部長查德·沃爾夫(Chad Wolf)表示。他目前是川普陣營的“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America First Policy Institute)執行副總裁。“最終決定是否對某個國家實施旅行限制還涉及其他因素。”
“還有其他地緣政治因素需要考慮,”沃爾夫補充道,“這就是為什麼名單最終要提交給國務卿審議,也就是為什麼其他人也會參與這些決定。”
減少對穆斯林佔多數國家的關注
根據公開報道的資訊,沃爾夫表示,川普政府的計劃似乎是告訴各國,除非它們加強與美國的資訊共享或提供特定資料,否則將面臨旅行限制。
政府可能考慮的一個因素是,各國向國際刑警組織報告丟失或被盜護照資料的頻率。
“我們在第一次實施旅行禁令時發現,很多國家根本沒有及時報告這些資訊,”沃爾夫表示。他曾參與制定川普的早期旅行禁令政策。
本週早些時候,美國國務院否認存在這份國家名單,並表示並未起草相關備忘錄。
“正如總統的行政命令所指示的,我們正在審查如何在處理簽證和入境問題時確保美國的安全,”國務院發言人塔米·布魯斯(Tammy Bruce)週一表示。
與川普2017年首次實施的旅行禁令不同,該禁令因涉嫌歧視穆斯林而面臨法律挑戰,這次的政策調整並未單獨針對穆斯林佔多數的國家。據報道,不丹、古巴、朝鮮和委內瑞拉可能被列入全面禁令名單,但這些國家並非穆斯林佔多數的國家。
川普在2017年1月釋出的第一版旅行禁令曾被法院阻止,法官裁定該命令侵犯了個人的正當程式權利,且缺乏充分的國家安全理由。他的政府隨後在2017年3月推出了第二版禁令,但再次被法院攔截。最終,最高法院在2018年裁定支援他於2017年9月簽署的第三版旅行禁令。
在2018年的裁決中,最高法院詳細闡述了政府制定第三版旅行禁令的流程,強調了某些外國公民如何獲得豁免,並認定川普政府的舉措屬於“合法的國家安全利益”範疇。
這一流程與川普在1月20日的行政命令中所描述的程式類似。然而,批評者表示,他們可能會挑戰新政府政策中的某些新要素,包括試圖追溯適用於川普卸任期間進入美國人員的簽證限制。
國際難民援助計劃(IRAP)曾在川普第一屆政府時期就旅行禁令提起訴訟。該組織表示,他們的下一步行動將取決於即將釋出的禁令內容。
“我們的團隊將在禁令公佈後立即進行分析,以確定可能提出哪些法律挑戰,”IRAP美國法律服務高階主管斯蒂芬妮·吉(Stephanie Gee)表示。
“如果有任何法律上的爭議,很多組織都會尋求提出挑戰。”
旅行禁令何時生效?
川普似乎已經開始實施他行政命令的一部分,該命令允許國土安全部部長“立即採取措施”排除或驅逐來自沒有適當審查標準的國家的外國國民。
該命令引用了對“外國恐怖組織”的支援以及對美國“公民、文化、政府、機構或建國原則”的“敵對態度”作為拒籤和可能驅逐的理由。
川普政府本月驅逐了腎臟病醫生拉莎·阿拉維赫(Rasha Alawieh),這名醫生持工作簽證,在試圖乘坐飛往波士頓的航班進入美國時被攔下。國土安全部表示,她的手機裡有“支援真主黨領導人的照片和影片”。
“簽證是特權,而非權利,”該部門在社交媒體X上表示,“美化和支援殺害美國人的恐怖分子是拒籤的理由。這是常識性的安全措施。”
據《今日美國》報道,阿拉維赫表示,“我是什葉派穆斯林。他是一個宗教人物。這與政治無關,完全是宗教和精神方面的事情。”
聯邦當局還逮捕了支援巴勒斯坦的活動人士馬哈茂德·哈利爾(Mahmoud Khalil),他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研究生。哈利爾在美國是合法居留的。
在他被逮捕後,盧比奧表示:“我們將撤銷在美國的哈馬斯支持者的簽證和/或綠卡,以便將他們驅逐出境。”
美國國務院在週四承認,正在根據川普的命令審查所有簽證專案,但拒絕透露是否已提出正式建議或這些建議何時生效。
川普政府關於旅行禁令的報告定於3月21日(星期五)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