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過不好又離不了,怎麼辦?

本文授權轉自公眾號 李彎灣
作者|李彎灣
我想,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朋友遇到了感情問題,向你傾訴,大大小小的事說了一堆,說這些年她過得有多麼不容易,最後問你該怎麼辦。
你覺得太簡單了,這甚至都不叫問題,你說,“趕緊離啊,這樣的婚姻不離還留著過年嗎?”
你的建議,朋友並不滿意。
他接著又說,“可是……真要是離了婚,那孩子怎麼辦,怎麼向父母交代,離了再找就是二婚,只能找那些帶孩子的了……”
你覺得有點難搞,撇下一句,“那還是好好過吧,別離了。”
朋友更惆悵了,馬上又給你來一個——“可是……我這日子,每天都過得像坐牢一樣……”
這個時候,你有點不耐煩,甚至已經生氣了,要不是朋友在眼前,你都想說幾句髒話——叫你離、你不離,叫你別離、你又要離,你到底要怎樣啊?像你這種遇到點屁事都舉棋不定、猶豫半天的人,活該過得這麼糾結、這麼痛苦。
我想說——你的朋友都沒生氣,你咋就生氣了呢?這明明不關你的事啊!
你生氣,這就對了。
因為,這道題你根本不會啊。
就像上學的時候,遇到不會的問題,我們往往都有一股想要撕碎試卷的衝動——毀滅吧,累了。
你承不承認——你不會勸別人,本質上還是你不會勸自己。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大部分人,在朋友遇到情感問題的時候,都說得頭頭是道,都堪稱情感專家,結果輪到自己遭殃,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你仔細想想,你給朋友提供的那些建議,能執行嗎?
你動不動就叫人家離婚,離婚哪是正常人能隨隨便便做出的決定呢,你要叫人家湊合過,別隨便離婚,可不離婚的話,婚姻當中的那些苦悶,誰幫他去承擔呢?
像莎士比亞的to be or not to be一樣,“離還是不離”可能是當今社會中,最為普遍、最為典型的“兩難問題”了。
在婚姻裡難受得喘不過氣來,想湊合,湊合不了,想離婚,又離不了,該怎麼辦啊我的老天爺!
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我很多年,一直不得其解,直到我開始讀陶淵明,才算是找到了一個還不錯的答案。
陶淵明,各位都很熟悉吧,他的詩,我們張口隨便都能來幾句。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我今天要說的答案,就藏在這首詩裡。
雖然陶淵明自己說他“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但他畢竟是讀儒家的書長大的,心裡雖然想要自由,但身體還是很誠實——29歲的時候,還是入仕為官了。
當了官,他就有宏圖大願,希望能“大濟於蒼生”,可是,當時的官場烏煙瘴氣,他的志向實現不,那怎麼辦呢?
經過幾次折騰,他確實也心灰意冷了,最終決定離開這個是非之地,開始隱居田園,開始關心糧食和蔬菜,開始劈柴餵馬,他有幾間破草房,面朝南山,春暖花開。
我們提煉一下陶淵明的人生:
有遠大理想——無法實現——迴歸本性——專注具體的事情。
這麼一看,你發現沒,你的婚姻,是不是跟陶淵明的人生很像?
他想當官、有拯救天下百姓的理想,但無法實現,跟你有一個遠大的婚姻理想,想要夫妻恩愛、白頭到老,是不是一回事?
都是各自的遠大理想,都無法實現。
我們現代人,尤其是女人,對於婚姻愛情的執著,跟古代男人對於當官的執著幾乎是可以畫等號的,都視為自己這輩子最重要的事。
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幾乎是不可能實現了,該怎麼辦呢?
學陶淵明就對了。
學他什麼?
學他回鄉下去種地嗎?
當然不是了,要學他“採菊東籬下”。
什麼叫“採菊東籬下”,我以前不懂,完全不懂,這首《飲酒其五》雖說是背得滾瓜爛熟,但確實感受不到其中的魅力,更不要談感受其中的魔力了。
老鐵,跟著我,一起重新讀一遍這句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句詩,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悠然”。
什麼叫悠然?
悠然,就是自在、悠閒的意思,用東北話來講就是得勁兒,用四川話來講就是巴適得板。
陶淵明是怎麼悠然的?
是看見南山才悠然的嗎?不是,他是採菊的時候就悠然的。
你想象一下,你是陶淵明,今天下午,你待在家裡,發現院子裡的菊花正在盛開,你看著那些自己親手種下的菊花,心情好不美麗,然後你去把它們摘下來,準備泡酒喝。
賞菊、採菊,一整個過程,你都是開心的。
你開心了,看啥都是開心的,別說看南山是開心的了,就是看男人也是開心的。
再展開一下,光是採菊這麼一件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讓你的生活豐富多彩。
你看,你喜歡菊花,種菊的時候,你開心,因為期待著它長大盛開;看著它長大的過程,你開心;看著它盛開的樣子,你開心;採摘它的時候,你開心;晾曬它的時候,你開心;拿來泡酒的時候,你也開心;喝菊花酒的時候,你開醺。
整個過程,你除了開心還是開心。
所以,當你的婚姻讓你感到頭疼腦苦,你不防做一些類似“採菊”的事情,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感興趣的、細微的、具體的、能掌控的事情上,心情就會因此而放鬆。
心情放鬆了,很多事就不再是事兒了。
就像姜文的電影《邪不壓正》裡有這麼一個橋段,因為一瓶醋,要特意飽一頓餃子。
聽起來是很荒謬,但這才是活明白的人才能幹出來的事啊——天天鬱鬱寡歡,懷春不遇,覺得婚姻不幸福,這輩子就完了——家人們,人生長著呢,日子還得過下去,婚姻幸不幸福,往往不是你一個人能決定的,你想要幸福,不是你單方面努力就能達成的,要認清這點現實,不必哀怨、不必絕望。
婚姻幸福,目的是什麼?目的還不是讓你自己感到幸福嗎?
這就像——你說你要掙錢,你跟著李老闆幹,掙不了錢,就非要跟著他幹嗎?轉個頭去找彎老闆不行嗎?反正你的目的就是掙錢,做什麼、跟著誰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掙到錢。
人的幸福,又不是隻有婚姻一種方式,哪怕婚姻幸福確實能帶給你巨大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還不是別的事情能提供的,但是,積少成多嘛——如果把幸福折算成錢,婚姻幸福價值一千萬,一次性給你。你幹類似於“採菊”這樣的小事,只價值1000塊,你幹一萬件或者一萬次,不也是一千萬嗎?
我的生活中,就有這樣活生生的例子。
有一個朋友,三十多歲,結婚十來年,老公出軌成性,她又不敢離婚,因為自己不掙錢,她跟孩子所有的支出,每個月都得向老公要。
她非常痛苦,但能怎麼辦呢?總不能撇下孩子撒手人寰吧。她很喜歡烘焙,平時就靠和麵打發時間,幹這事兒,越幹越著迷,後來有一天,她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開個糕點店。
你猜怎麼著?
她幹成了!
從一開始的一個小鋪子,幾年後幹成了幾百萬的生意。
在這個時候,她那個比杜甫的草房還破的婚姻,到底要繼續湊合還是離婚,這還是問題嗎?
所以,如果你的婚姻不幸,別傷春悲秋,找點你喜歡的小事情幹,最好是能長期專注的,幹得好的話,說不定你還能以此謀生甚至發家致富,最差,也能在小事中找到一點樂趣嘛。
這麼一說的話,我覺得,一個人不幸福,往往是因為他不會幸福,而婚姻幸不幸福,跟你自己幸不幸福,也沒有必然的關係。
陶淵明能在人生志向無法實現的情況下找到樂趣,我相信你我都可以。
老鐵~找點小事幹,咱們一起“採菊”吧。
——完——
  • 注:陶淵明採菊泡酒的事,可見陶詩《飲酒·其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碩博脫單,用理想島!
截至2023年11月,碩博相親平臺理想島VIP註冊使用者超12萬人!其中,來自985及全球百強高校使用者佔80%
理想島VIP核心功能是搜尋,想找什麼樣就找什麼樣。
關注公眾號後,可直接登陸↓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不是智商或財富,而是思考問題的層次。掃碼關注理想島,提升認知維度。
▼長按二維碼 關注理想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