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冬季“百毒出沒”!
11月又有新病毒加入混戰?
最近孩子發燒咳嗽,有家長擔心是肺炎支原體感染,就去醫院做了“呼吸道病毒五聯”檢測,結果發現:
肺炎支原體沒事,柯薩奇病毒卻陽了!

(注:柯薩奇病毒抗體陽性不代表一定感染,也可能是既往有感染情況或者病毒尚處在潛伏期)
前不久,江蘇疾控、人民日報也曾釋出了相關提醒:


那麼問題來了,
這個柯薩奇病毒是個啥?
之前怎麼沒聽說過,是新病毒嗎?
會傳染嗎?感染後有什麼症狀呢?
怎麼護理和預防?
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看完不慌,記得點贊分享哦。
01
柯薩奇病毒
是新病毒嗎?
雖然光聽名字,覺得挺陌生,但實際上這傢伙並不是新病毒。
手足口、皰疹性咽峽炎,都有柯薩奇的“功勞”。
柯薩奇病毒是腸道病毒的一種,有A組、B組兩大“家族”:
其中A組裡“子嗣較多”,有24個血清型,代號為A1-A24;B組“人丁稀少”,有6個血清型,代號為B1-B6。
各病毒組和各型號之間,不能交叉免疫,也就是說,感染過A1,還可能再感染A2、B1等其他型號的柯薩奇病毒。
透過什麼傳播?
柯薩奇病毒,主要透過消化道和呼吸道傳播。
比如下面3種情況:
-
和病毒攜帶者直接接觸 -
接觸被病毒汙染過的衣服等物品 -
吃了或喝了被病毒汙染過的食物或水
對於免疫力薄弱的特殊群體來說,普遍易感。比如:
-
15歲以下兒童易感,5歲以下發病居多;
-
孕婦和老年人也易感染,而且併發症的發生率相對較高。
敲重點:準媽媽在孕期要做好自我保護哦。
因為如果孕期感染,可引起非麻痺性脊髓灰質炎性病變,並致胎兒宮內感染和致畸。
04
柯薩奇病毒
感染後有什麼症狀
感染柯薩奇病毒後,有人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更多的通常會出現發熱、打噴嚏、咳嗽等感冒症狀。
同時,根據柯薩奇病毒不同的型別,感染部位有差異,會引起不同的疾病,比如:
腦膜炎、皰疹性咽頰炎、呼吸性疾病、結膜炎以及手足口病,或可能出現輕度麻痺、胸膜痛、肋間痛等症狀。
下面,以我們常見的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為例,說說感染後的症狀。
皰疹性咽峽炎:以發熱、咽痛、咽峽部皰疹和潰瘍為主。
手足口:也會發熱、咽痛、口腔起皰疹,同時在手、腳、肛門周圍,也長皰疹,有時膝蓋和手肘也會有皮疹。
更多不同的戳👇下方 看大圖

05
柯薩奇病毒
如何護理和預防?
柯薩奇病毒目前沒有特效治療方法,主要以對症治療為主。
以手足口為例,可以從下面3個方面做好護理。
1、發熱護理
手足口引起的發熱一般會持續2~3天,家長要注意觀察:
如果孩子體溫高於38.5℃,或有明顯不適,可以服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熱。且這兩種藥物有一定的止痛效果,也能一定程度上緩解皰疹和潰瘍造成的疼痛。

2、口腔護理
因為口腔內的皰疹會疼痛難忍,所以在飲食上,家長要注意儘量餵食烹飪軟爛或流質、半流質的食物,且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為主,避免過鹹、過酸等刺激性較強的食物,刺激傷口。

3、皮疹護理
如果孩子身上的皰疹未破潰,可以選擇塗抹爐甘石;
如果皰疹破潰,也以塗刺激性小的碘伏,並注意保持區域性清潔乾燥。
可以接種手足口疫苗,雖然對柯薩奇病毒不免疫,但能夠預防由腸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減少重症發生的機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6月齡~5歲兒童接種手足口病毒疫苗。越早接種越好,並鼓勵在12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式。

同時,良好的衛生習慣很重要 。家長外出回家一定要洗手,疾病流行的季節,少帶孩子去人多通風又差的地方,家裡也要勤開窗換氣。
平時也要多教育孩子勤洗手,不要吃手,不要亂舔玩具。要是家裡有二寶,就更得注意隔離了,照顧完生病的孩子,一定要先洗手。
如果孩子已經得了皰疹性咽峽炎或者手足口,要注意在家休息,儘量少出門。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啦。
歡迎大家一起點亮【在看】和【點贊】,轉發這篇文章提醒身邊人吧。
[1]支原體肺炎感染量下降,兒童發燒還可能是這種病毒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2023-11-05
[2]支原體肺炎感染量下降,但這種病毒也能引起發燒……江蘇疾控 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