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木然
1
人一生下來就掉進了一個局裡,而且一生都爬不上來。不信大家聽我好好的分析:
當我們開始呀呀學話,就要去上學。上學的目的不是為了激發和喚醒我們,反而是為了束縛我們。我們被教化成一個老實聽話的人,天賦和特長反而被磨平了,當我們畢業,我們成了一個平庸的人。
畢業之後,我們就要去工作,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成為社會大機器的一個零件,我們要不斷的重複某個動作,不斷的加班,消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目的也是為了換一份報酬,時間久了我們真的成了社會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搬。
當我們工作到一定時間,有了一定的積蓄,你會發現社會各方都會催促我們買房,我們掏空了家裡和自己的積蓄,終於湊足了首付,然後開始了30年的還貸生活,從此只能更加安分守己,不敢再有任何非分之想。
然後,我們在家人的催促之下,又得找一個人結婚。匆匆忙忙的,終於找到了一個白頭偕老的人,卻發現婚姻又是一個牢籠,兩個人互相磨合,磨著磨著激情沒有了,只剩下搭夥過日子,彼此成了室友。
後來孩子出生了,你會催促他們讀書、找工作、買房,然後結婚、生子,孩子又會重複以上的輪迴,一代又一代,在這個圈裡輪迴打轉。
當我們老去,身體就開始出現問題,我們會把自己為數不多的積蓄給醫院做貢獻,三天兩頭往醫院跑,儘可能去最好的醫院,看最好的醫生,吃最好的藥,因為我們總擔心自己白活一場,而事實上大部分人正是因為白活一場,所以才怕死。
直到生命最後那一刻,我們奄奄一息的躺到病床上思考一個問題: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我這一生有沒有白活?
水木然經常說:絕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沒有意義的,都是來湊數的,給這繁華的世界添一塊磚加一片瓦。但對這世界來說,多一個人少一個人真的無所謂。
這是人生最難破的棋局:前面二十年讀書,後面三十年還房貸,最後二十年為醫院做貢獻。
為什麼這個社會不能讓大多數人都能做自己呢?
請記住一句話:這個社會永遠只允許1%的人能覺醒,這1%的人覺醒之後就會防止剩下的99%的人覺醒。
從現在開始,我勸你能清醒清醒,因為你所看到的一切觀念,都是為了讓你失去自己。因為你只有失去了自我,才能為他人服務,才能成為一個零件,才能隨取隨用。
希望每一個看到這個影片的人,都能頓悟。你恍然大悟那一刻,就是你覺醒的那一刻。
人一旦覺醒就不會活在社會給你框定的框架裡,也不會活在別人的眼光裡,他會千方百計的找回自己的能量,然後好好做自己。
希望你能成為這1%的人!
2
讓每個人失去自我,是社會的根本需求。
社會就像一臺機器,這臺機器要想運轉效率最高,就必須實現批次化的生產和機械式的操作。每個人就好比一個零件,每個零件都只有一種功能,不上串下跳,或者想入非非,那麼社會的管理成本就太高,運轉起來就效率極低。
對於社會這臺機器來說,每一個人必須通用可替換的,而不是獨一無二的,這樣才能一個零件壞了馬上換一個,就可以繼續生產。如果每個零件都是特殊的,太容易有自己想法,那麼零件之間的協作成本就很高,社會這臺大機器就會無法運營。
而現代的教育目的,就是培養能夠滿足社會化大生產需求的人才,這就是通識教育,能成為一個聽話照做的人,就是最合格的人。所以很多人都搞錯了,以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獨立思考的人,其實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零件,也就是聽話照做的人。所以在考試中,所有的答案都是標準的,你只要默寫下來就可以了。

我們在學校裡學到的是知識,但絕不是智慧。佛曰:真相不可說,智慧不可傳。智慧是需要獨立思考能力的,而知識只需要背誦下來就可以了。因此成績好並不代表優秀,只能代表你很乖,很符合社會的需求。
所以很多名牌大學的學生畢業之後都是從事一份非常固化的工作,而那些成績一般的人,反而會去創業。因為他們是教育的漏網之魚,他們在知識的基礎上,還學會了獨立思考,還能發現自我,這種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才能有生命的覺醒。
我們要記住:社會對我們採取的一切措施,都是為了讓我們成為聽話照做的人,成為默默為我堅守崗位的人,成為整齊劃一可代替的人,社會是不負責讓我們生命覺醒的。
生命的覺醒和人生的意義,唯有靠我們自己,那是一種非常稀缺的能力,也只有那1%的人才能實現。如果大部分人都開始獨立思考,都想活出自我,那社會就沒法前行了。

因此,存在即合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切社會現狀都是合理的。一個理想的社會人,就是社會的一顆螺絲釘,讓幹活就幹活、讓休息就休息,該結婚的時候結婚、該生孩子的時候生孩子。這些不取決於你自己,完全取決於社會的需求。
自我意識,是一個必須被消滅的東西。就連我們的父母和老師也在努力幫我們瓦解這個東西,比如戀愛、結婚、生孩子都跟自我沒關係,都是父母、家庭、社會對我們提出的需求。
還有一點也非常值得深思,那就是每個人都在高喊要自由,其實不是每個人都真正渴望自由,因為自由背後意味著責任,自由的背後是自律。只有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人,才能享受自由,否則對社會和他人來說就是災難。
所以,水木然經常強調:生命的覺醒絕不是隻顧自己活的爽,不是為所欲為,而是在能盡到社會義務、並且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儘可能的活出自己。如果還能創造社會價值,那就是一個優秀的生命。
只有心性成熟的人,才有資格追求自由,才能真正的明白生命覺醒的意義,而絕大部分人都是心理不成熟的巨嬰,他們想要的就是不勞而獲、就是自私自利、就是各種短平快的享受,對待他們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成為一個螺絲釘。
儘管這些人整天也在高喊要自由,其實他們最想要的不是自由,而是被奴役,他們的最終的結局就是要麼被資本奴役,要麼被道德奴役。

什麼叫被資本奴役?舉個例子:西方資本主義社會都是主張性解放的,美其名曰解放天性,其實性解放就是為了消滅愛情的。當性行為這件事可以很隨意發生的時候,愛情這件事就沒了。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
因為愛情需要過程的,是長期主義。而性行為是短平快的刺激,是短期主義。人性的本能是拒絕長期主義的,我們都渴望尋找當下的、即時滿足的好處,一旦這種需求被滿足了,那麼長期主義的事就被我們拋棄了。
再比如,資本主義倡導的消費主義,也是為了瓦解自我的。消費主義讓我們陷入物質的追求裡,所謂豪車、豪宅、奢侈品等等都是為了讓我們外求的,自我意思是需要往內看才能看見的,就是往內審視自己,而我們都不再往內看了,外在的物質讓我們一時得到了滿足,但是長期的幸福感卻消失了。

有的人居無定所過著安寧的日子,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裡一輩子逃亡。現在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都被資本主導,物主義者讓人沉淪,絕大部分人都活的很迷茫、焦慮,這是必然的,也是很合理的。
什麼叫被道德奴役?道德是資本的對立面,但它的任務也是為了瓦解我們的“自我意識”,因為他們一直在用灌輸、約束、甚至道德綁架方式讓我們失去自己。
《道德經》裡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只有一社會失去大道了,才會強調道德,才會強調仁義禮。所以儒家強調的仁義禮,就是為了抑制自我意識的,讓我們成為社會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搬。
請關注水木然的直播
寫作是一種修行,度人度己
如果是有緣人,可以掃碼給個讚賞

水木然個人微信
可以長按下面二維碼新增

水木然有很多話,但是隻在這裡說!
歡迎加入水木然的知識星球
這裡是認知的情報局

1:長按圖中二維碼,付費後下載“知識星球”APP
2:搜“水木然學社”進入即可